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鼎晖即将完成20亿美元资金募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太原学院管理系王鹭本章解决问题:①二战后日本为什么能迅速崛起?②读大学究竟值不值?③培训是福利吗?广岛——二战末,70%建筑物被炸毁,30%人口死亡。24小时之内,开始返回城市,三个月之内,三分之二幸存者返回。爆炸后24h电力恢复,48h铁路恢复,1w电话恢复。1m四分之三的工厂恢复。汉堡——1943盟军轰炸。一般建筑物被摧毁,3%人死亡。几天之后,电力、煤气、电报正常供应,一周银行开门。5个月之内生产力恢复80%。结论:物质资本与知识和技能表示的财富相比哪个更重要?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受了很大的创伤,但大约只用了15年,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就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国继续以强大的发展势头赶超美苏,并最终使经济实力上升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这其中的原因让许多人都迷惑不解,用传统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理论个国家根本无法解释,因为这些有形资本在战争中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它们不可能是促进经济恢复的力量。人们开始探究传统经济学的不足。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科学家里昂惕夫提出的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也使人们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怀疑。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以此来解释上述经济领域的疑难问题就很简单了。对德国、日本经济复苏的奇迹解释:他认为,两国战后之所以出现经济复兴的奇迹,最主要就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原因。战争虽然破坏了这两国的物质资本,但并未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再加上这两个国家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重视教育的现代国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使两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建立在高技术水平和高效益基础上。日本重视教育发展可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在1900年日本就开始实行免费教育,而在1908年后则实现了6年的免费教育。二战后,日本虽然受到重创,但还是从1949年毅然宣布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九个年级免费教育。此后,日本虽无明文规定,但事实上已经实现了12年的普及教育。日本政府每年用于教育支出都在国家当年预算总支出的20%以上,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英、美、法、德等国而居于世界首位。因为日本人信奉“教育拜物教”不遗余力兴办教育,投资教育,他们认为投资教育并不吃亏,相反却获利颇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光在二战后的近55年内,日本增加投入的教育资本近6倍,增加的劳动仅为0.7倍,然而,国民收入却增加了近71倍。另一方面,正是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大力普及,使得日本的文化程度大大提高,据资料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文盲率仅为0.7%,而美国为2.2%,意大利高达9.3%,日本的科学技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的比重超过美国,使日本的科技人才不断的充实,科研人员不断增多。比如高度的文化普及教育程度提高了日本国民素质,提高了日本企业、就业人员的平均文化程度。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美国虽然人口只有2亿多,但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很高,劳动者事实上从事的是单位时间内可以折合成多倍简单劳动的复杂劳动。以此角度来看,美国并不是一个劳动力缺乏的国家,而是一个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所以,对外贸易中,美国依然在遵循相对利益学说,出口自己资源优势比较大的产品。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和评价: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使其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研究。因此,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得出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的结论,这对整个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解开了战后日本、德国乃至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之谜。舒尔茨是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学者之一,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不一样,他在经济发展策略上强调的不是工业,而是农业。舒尔茨在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中,提出他的人力资本论,并用人力资本论的观点解析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改造的根本途径—引入新生产要素,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没有系统的进行微观分析,研究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的分配关系。2、相关概念资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构成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关系资本: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叫做资本。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构成:教育资本、知识与技术资本、健康资本、迁移与流动资本人力资源:是数量化概念,是一种自然资源,是全体人口或社会劳动者人数。同自然资源一样,有待于开发,没有涉及关于投资、资源配置、投资决策等经济关系。同时不反映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质量因素的稀缺性以及市场关系。人力资本:是质量概念,反映出个人或人口群体的生产能力或收入能力水平,反映他们之间素质差别。是已经开发了的,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的过程。联系:包含与被包含3、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533.544.5020406080成人文盲率(%)人均GDP(对数)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2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报告称,世界各国中,除了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的中东国家外,大多数国家60%以上的社会财富是由人力资本构成的,足见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加拿大、新西兰、挪威、瑞典和美国等国的人力资本账户的分析一致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现有高等学校3800多所,在校学生1300多万人,研究生180多万人。教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使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也使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最优秀的科技队伍。据统计,1985年全美共有科学家和工程师350多万人,比起日本、德国和法国的总和还要多。还拥有技术人员136万多人。平均每万名劳动者中有72名科研人员。这一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另外,美国在大量培养本国科技人员的同时,还用高薪、优越的工作条件、简化入境手续等措施,从日本、西欧、前苏联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招聘“高精尖”科技人才。美国从1945年至1989年的44年间,先后引进科技人才达27万人,这些人才为美国创造财富超过1,000亿美元;80年代后,美国每年引进科技人才达6,000多人;1999年美国对外国科技人才发放的签证达11.5万人,进入21世纪,美国每年引进科技人才的数量猛增到20万人。“贫困陷阱”通常地讲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或单元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掉进这种“贫困陷阱”,要想从里边跳出来就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贫困陷阱”为什么能够相对地把人锁定在贫困中,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蹶不振而荒度人生。常识决定命运越穷责任就越多,在一些小事上会经常判断出错穷人缺少利润总处于不利地位,面对穷人的服务正减少或消失穷人企业家阿瓦学童:我们希望教室能结实点“要脱贫,优先发展教育”,这样的标语在沧源地区随处可见。记者在揭牌仪式上了解到,当地人均月收入不足70,虽然意识到教育对于脱贫的重要性,但教育的落后与薄弱的经济基础显然已成了恶性循环—用了几十年的残破桌椅,满布烂泥坑的草棚教室,以及教育器材的严重匮,试问这样的学校如何承担起脱贫的重任呢?班考小学负责人卫曙光介绍说,学校原来有五间砖瓦教室,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大山湿气的长期侵蚀早已摇摇欲坠,汶川地震影响更促使其成了危房,但这样的危房却是孩子们的最爱!“因为砖瓦教室明亮,下雨时漏雨也不严重”,去年随海尔集团“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计划”到这里实地考察时,一个叫卫红芳的女孩这样告诉记者。“这样的教室可能随时都会倒啊?”卫红芳似乎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默默的低下头。于是记者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问小红芳理想中的学校,她迟疑了一下说:“我不知道别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我觉得班考小学已经很好了,就是希望教室能结实点。”为了解决教室不够,以及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学校在一侧空地上用竹片和茅草搭建了几间被当地人称作“鸡笼”的教室,坑坑洼洼的教室地面因长期积水形成了很多烂泥坑,老师不断的提醒记者躲避陷阱,但她自己的佤族裹裙上却早已被溅上泥点。另外,考察期间给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几间像“鸡笼”教室紧挨着,由于不隔音导致了讲课读书声的互相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在四川省凉山州,不知道什么时候,百姓突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养育多年的儿子一个个的离自己而去,父母问自己,我的孩子怎么了,儿子一个个被夺去生命,谁给我养老一一一那就是可怕的毒品一一一海洛因。四川省凉山州地理位置偏僻的金三角,是西南地区毒品重灾区,对部分吸毒者进行调查,这些吸毒者有以下特征:吸毒者主要为男性,占88.2%,早在20世纪末就被引进凉山,吸毒者均为农村同时多数为无业待业人员,占到调查总人数的92%,法律意识淡薄,经济文化落后群体。同时染毒原因是自己好奇同时有误交社会不良朋友受其影响导致,出于无知/好奇的占57.1%。吸毒资金来源包括:偷抢骗等占40.0%。染毒地点:车站23.5%,旅馆21.2%,娱乐场所35.3%,自己家17.6%,朋友家48.2%,邻居,村民家8.2%,陌生人家9.4%;毒品来源:朋友72.9%。让我们假设有一个叫“诺苏”的彝区穷人,他之所以穷是因为所有的收入仅够维持生存所必须的营养水平,不被饿死。也就是说,诺苏买的食品仅够提供一定水平的卡路里,维持生命必须的热量a。还有一点点多余的热量b,也只能用于换取一点点的收入,而这个收入水平只能提供a加上b的热量,舍此之外,再无其他。这样诺苏就陷在了一个贫困陷阱里。此时政府补贴也好,NGO的捐助也罢,都能给诺苏带来脱困的希望。因为不管是政府补贴还是NGO的捐助,都可以在a加b的基础上,提供再多一点的c,而这个c才可以支撑诺苏去从事更多的劳动,或者从事其他的劳动,而获得额外的收入,从而脱离贫困。但前提是诺苏把政府补贴和NGO的捐助用在增加那一点点c上面去。但人性何其复杂。诺苏收到政府补贴和NGO的捐助后,不仅仅只有一种购买食品以便增加c的选择,而是受到其身处环境的影响,会用于其他的“显性”消费,比如说烟酒。这就是何以贫穷的农村里劣质烟酒的消费量并不低的原因所在。但消耗在烟酒上的捐赠和补贴,并不会带来c卡路里,甚至还可能有损b,这样就导致诺苏尽管有捐赠和补贴,也没有办法从贫困中脱离。那么为什么诺苏会选择烟酒,而不是选择能提高c卡路里的食品呢?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不好吃,例如粗粮制品能提供卡路里,但味道并不好吃。而烟酒类产品还有一层累积社会资本的效应,例如在彝区分发高档香烟,是一种地位高的象征,或者至少能给人一种“成功”的错觉。1980年代开始,外出闯荡的“诺苏们”带回来的消费品是“象征身份”的毒品。为什么凉山的年轻人吸毒?一开始就是追求新奇,接着上瘾,变相有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只有有钱人才能吸毒,之后就有需求,进一步催生了当地的贩毒业。给尊敬的人“德古”买毒,也不鲜见了。禁毒教育的落后,使得诺苏们吸毒的范围迅速扩展了。烟酒让位给毒品,但毒品不仅未能带来c,甚至也没有了b,更甚的也可能损及a。人力资本与社会收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来说失业率较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