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制冷及低温工程课程设置:
集美大学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生产方面的机械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和献身精神。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较强的计算机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进一步深造的学术基础和科研技能。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矿企业承担教学、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开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现代设计理论、方法与产品数字化设计本研究方向面向现代设计理论、方法与产品数字化开发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构与产品创新设计/分析理论与方法,测量技术与反求工程,CAD/CAM/CAE,逆向工程/快速原型/快速模具,产品数字化设计,拟实产品开发技术,设计过程的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机械CAD/CAM和专家系统,机器人及机电控制,机电系统故障诊断,机械振动噪声分析及智能控制等。2.先进机电产品/工艺/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本研究方向面向先进机械产品、工艺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复杂机械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开发,机电液系统及其元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先进制造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高效产品设计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先进塑性成形理论的研究,模具设计分析理论与开发技术的研究,先进材料制造工艺及应用研究,先进复合快速成形技术及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三、学习年限与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前二个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后四个学期主要进行学位课题研究、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整个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四年。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个别因培养条件或特殊情况,不能完成培养计划要求者,必须按规定提出延长时间的书面报告,经学院审核,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3至6个月。对少数学业优秀、研究工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0学分,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7学分。具体实施办法按《集美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四、课程设置(见附页)五、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由学院党政负责人、导师组成员和研究生秘书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及进展情况,合格者进入论文阶段。中期考核一年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考核工作按照《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六、学位论文1.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从事科研工作并撰写研究论文,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硕士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前景。硕士生一般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最迟于第四学期的第一个月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填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表》,向所在教研室或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送交研究生处,一份学院备案,一份个人保留。研究工作实施期间,研究生要按照开题报告的设计,在导师指导下科学严谨地进行每个内容的实验。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后,导师应对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仔细审阅,认真修改,经导师和指导小组认定合格后,按有关规定申请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2.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要聘请2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高级职称人员评阅论文(至少有1名是校外专家),研究生处根据要求提出双盲送审名单。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至7人(如果导师参加必须7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组成,委员会成员中至少须有外单位专家2人。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须由教授或相当职称(教授级高工、研究员)的专家担任。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2/3以上(含2/3)同意,方得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答辩者可获得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参见《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暂行)》。七、培养方式1.政治思想工作由校、院共同负责,学院指定一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研究生秘书或辅导员。2.指导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注重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3.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研究方向的需要,与导师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硕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一式四份,三份分别由研究生处、学院和指导教师存档,一份研究生自留。4.课程学习为使硕士研究生具有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必须学好学位课程,并根据研究方向需要和研究生基础条件选读几门选修课程。课程学习方式,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和讨论,或导师指导下的自学,阅读指定的书刊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何种方式,研究生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者(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选修课程成绩合格以上),方可获得学分。5.学术活动为培养研究生查阅中、外文献,掌握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提高其论文综述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术气氛,要求研究生从第3学期开始,参加学术会议、听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根据论文进度至少完成2次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每在学术活动中作一次专题报告计1学分,其余活动参加一次计0.1学分。在学期间,至少应作两次专题报告,总计5学分。6.科研活动学位论文答辩前,在CN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论文。6.实践活动本专业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依专业方向必要时可安排一定生产实践。实践活动从第二学年开始,包括专业课部分的课堂讲授、实验课指导、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等任务。实践教育环节合格记2学分。已有一年以上大学教学实践或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可免修,仍计2学分。课程设置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代码:080203)分类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学位课程公共课1自然辩证法7221社科部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12社科部3第一外国语14431,2外国语学院4专业外语3613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基础课5矩阵理论①3621理学院6数值分析①②3621理学院7数理统计②3621理学院8有限元方法①②3621机械工程学院9机械系统动力学①②3621机械工程学院10弹性力学②3621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课11机构分析与综合①3622机械工程学院12实用最优化方法①3622机械工程学院13表面工程学②3622机械工程学院14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理论基础①②3622机械工程学院非学位课程15第二外语7223外国语学院16虚拟现实技术3622机械工程学院17摩擦学3623机械工程学院18软件工程3623机械工程学院19计算机图形学3622机械工程学院20逆向工程/快速原型/快速模具3622机械工程学院21功能材料3623机械工程学院22先进制造技术3623机械工程学院23特种加工3623机械工程学院24切削磨削理论3623机械工程学院25数字信号处理3622机械工程学院26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623机械工程学院27学术活动5机械工程学院28实践活动2机械工程学院注:方向①:现代设计理论、方法与产品数字化设计;方向②:先进机电产品/工艺/装备的研究开发
本文标题:制冷及低温工程课程设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