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稿》王成礼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课。《纲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另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一起构成高校思政课的完整课程体系。《纲要》科目的增加,是2010年考研内容上的重大变革,其分值为%,《纲要》占总分的比例是相当高的,这也是广大考生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广大考生中,有一部人(往届考研)感到焦虑不安,因为以前没学过这门课,不知从哪里下手,对这部分考生来说,这次辅导课实际上就是门新课,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基础知识学起,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来说,学得也不怎样,因为,这门课的内容相当丰富,10章3篇(共13章),课时仅有32学时,掐头去尾,中间再加上实践课,大部分学校能讲到抗日战争就不错了,有的学校仅讲到上篇就结束了,所以许多应届毕业生学得知识并不扎实。另一部分考生,对这门课不以为然,认为,初中、高中都学过《中国近现代史》,确实大家翻开这本书,看一看都不陌生,几乎每个内容都熟悉,如果有这样想法,你将会误入企图,对你本门课的考试极为不利。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以为,首先要准确把握要《纲要》课的性质,它到底是历史课,还是政治理论课。尽管考生知道是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复习时,把它作为历史课来学,来复习。《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这一文件)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2007年1月11日,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教师培训班的讲话中指出:“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我认为,《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政治理论课。尽管“纲要”是思政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实质上讲,“纲要”课并没有超越“历史”学科的范畴,它仍然具有历史学科借鉴性或服务性的基本特点或功能。“纲要”首先是一门历史学科,要体现历史学科借鉴性或服务性特征或功能,同时,“纲要”还是一门政治理论课,还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效用。也就是说“纲要”课扮演着双重身份,承载着双重功能,即“纲要”的史学功能,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讲授,论证“三个选择”的必然性、科学性与进步性;“纲领”的思政功能,是通过对“三个选择”论证,坚定大学生在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精彩一课”获奖说明。我曾前后参加了三次教育部组织的《纲要》专家教材讨论会)其次,要把握这门学科设置目的,这决定了你复习的方向。《大纲》明确强调“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可简称为“二个了解”、“三个选择”。“二个了解”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三个选择”,“三个选择”是用史实论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及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再次,把握《纲要》课的逻辑结构。本门课由三编组成。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前面主要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后面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仍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但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2006)。这个时期,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我把整个教材内容作如下概括:一个主题。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作了总结:“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二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同时,帝国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这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条线索是: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最终使中国富强起来,进行了不断地斗争和探索三次巨变。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三次巨变是中国人民为完成二大任务,在探索救国救民和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所取得的三大成果,也是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的三个里程碑。四大环节。四大环节主要指:第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旧民主义革命转折点,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第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点。第三,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第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起点。五种结合:一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这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产生了二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是国共合作。在近代中国,存在着二次国共合作。四是工农联盟,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根本保证,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力量。五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六次挫折。一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二是洋务运动失败。三是资产阶级维新改良与革命的失败,这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造成的。四是大革命的失败。五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这是教条主义导致的恶果。六是“文化大革命”十年,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的错误。七大问题。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的情况、“纲要”的特点及现实问题,重点讲授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什么;二是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什么找不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三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地位;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六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七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下面让大家思考(表述):1.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2.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本章重点把握: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和特征。3.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实际是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国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源远流长。约在五六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四千多年前,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时代。公元前21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早期的王朝是夏、商、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经历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夏辽金、元、明、清等朝代。两千多年来,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交流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惟一持久的国家,征服无从影响这样的一个帝国。二是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闻名世界。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大运河等宏伟工程,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高峰迭起,美不胜收。如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神秘精美的石窟雕塑,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还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三是影响深远。唐朝时期,各国派至长安来学习和经商的人数很多,日本曾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每次都有留学生,最多一次达651人。元朝来中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去后写了一本游记,介绍中国风土人情,令欧洲人羡慕不已。中华文明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使这个文明既有刚性又有韧性,能够适应内外条件的变化,兼容各种不同的文明,不断丰富自己,顽强地生存发展。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但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了,所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了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主旋律。(只要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勤劳的民族,中国古代文明非常丰富多彩,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内容不需要把握,不会考)(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自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2300多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所谓“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1662年康熙继位—1795年乾隆统治)等。清朝中叶,即康乾与嘉庆年间,中国封建社会走向了下坡的不归路。这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决定的:1.经济上,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地主制经济(经济制度)。清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者没有土地。乾隆、嘉庆年间大学士和珅占有土地达80多万亩,甚至他的两个管家也各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的大臣琦善一家,占有土地竟达256万亩。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的地租。大地主往往利用政治特权和通过暴力手段兼并土地。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经济生产形式)。农民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收取的地租也主要用于自己享用,而不是作为商品用于交换。这种保守、封闭、僵化的经济结构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但又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加上古代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尽管明末清初,中国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蓝牙,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可以预期的是,如果没有外部世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直接冲击,这个“可延长微乎其微”的“蓝牙”其自然成型、成熟的过程将遥不可期。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商人不仅没有像欧洲封建社会中的城市市民那样成为对抗封建生产关系的独立力量,反而常常把财富转向购买土地,从事风险更小的地租剥削。而地主除对农民收取高额地租外,也常常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