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第四单元“江山多娇”的第二篇写景佳作,写于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这篇文言小品文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传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受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文章紧跟在上篇《小石潭记》后,不仅承接了上篇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同时将两者置于一前一后位置,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了鲜明对比,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意。结构上,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内心感慨。二、说学情学生在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积累后,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借景抒情的方法;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培养语感;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闲人”的含义;赏析本文优美的意蕴。2、教学难点:感受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五、说教法采用“三疑三探”法教学六、说学法采用“自探、合探、质疑、练习”法学习七、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古人颂月佳作说起,由复习导入。设计目的:在于展示孩子们的诗句积累,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出示学习目标:1、小组合作,扫除生字词,结合课文注释把握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通过反复诵读赏析本文优美的意蕴。3、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4、带着学习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文章,做好圈点批注。设计目的:明确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课堂上学什么,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三)走进作者1、背景简介元丰二年(1079)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来由于范缜、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也就是做着有权无职的官。苏轼因无公事,再加上门庭冷落,才得以精心赏月。2、了解苏轼北宋文学家,著名词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属豪放派,作品《东陂诗集》,代表作《水调歌头》等。设计目的:让学生对作者有整体感知,为下文的感情理解奠定基础。(四)预习检测1、我会拼读遂____藻荇____交横____寝____2、我会解释念_____遂_____寻_____寝____步_____但_____耳_____3、我会整理(1)一词多义寻:寻张怀民______步:相与步与庭中______未果,寻病终____西行百二十步______(2)古今异义念:古________盖:古________今________今________4、我会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设计目的:检查预习情况,掌握基本字词的读音和含义,逐层深入,为下文理解文意打基础。(五)设疑自探1、结合学习目标和自读情况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主探究题。(1)文中写了什么事?描绘了怎样的景?(2)本文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加以分析(3)本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凝练,饶有余味,请结合具体语句品味赏析。3、结合探究提纲再读文章,自己独立解决以上问题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有利于下一环节的进行。(六)解疑合探对于在上一环节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1、生以书面和口头形式展示问题答案2、生以口头形式和打分制度来评价展示成果。3、生以口头形式来补充问题答案,4、教师加以评价、补充、归纳(1)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句写月光月影却不见“月光月影”的字眼,非常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写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态”,交错纵横的样子;也写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态”,像积水那样空灵。读者初一看,还以为是写水中景物,卒句显志,令读者倍觉妙不可言。(2)理解“闲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连用两个疑问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概括整个社会,从而强调”闲人少”这个中心。“闲人”在这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暗示自己被贬黄州,有职无权;三是表达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此,既是以“闲人”自喻,又是以“闲人”自慰。设计目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生成果,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并补充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点(七)质疑再探学生自己学习中还有的疑问,和通过以上学习所产生的新疑问,在此环节提出来。设计目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归纳,并进行思考。(八)拓展延伸1、比较《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和本文中苏轼心境的异同。2、你赞同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吗?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3、用“减字法”理解并背诵全文(1)事:元丰六年,_______,夜,______,月色入户,______。念无与乐者,_______,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景:庭下如_______,水中________,盖_______。情:何夜无月?_______?但少闲人_________。(2)事:元______,十_________,夜,_______,月________,欣_______。念_______,遂_______,寻______。怀_______,相______。景:庭_______,水________,盖_______。情:何______?何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设计目的: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和事,利用这个练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意见,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向苏轼提出建议。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本文的背诵任务。(九)板书设计:乐观豁达借景抒宁情静淡泊八、说课综述:总结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符,通过这一课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月夜美景,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分析过程中,学生愉快的合作学习,多角度的展开思维活动,并且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发展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