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一、总体目标按照学院确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应岗位任职要求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建成一支“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团队;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到2010年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级精品专业。二、建设项目(一)、专业建设措施1、建设目标建立行政与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建筑工程技术省级精品专业建设有序进行,措施得力,经费到位。2、建设内容与措施1-1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与精品专业建设规划1)健全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现场办公,及时为专业建设解决实际问题,为专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2)为保证建筑工程技术精品专业项目顺利实施,严格执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确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完善管理,保证专业教学运行稳定。1-2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作为省级改革试点专业、院级精品专业,学院为本专业设立了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建设期为三年,并制定了年度使用计划,此项2经费由财务统一监管,并严格做到专款专用。经费使用计划性强、监控性好,效益高,不仅提高了本专业的师资素质,而且建起了能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的场所,引进了配套的仪器设备和相关教学软件。精品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年度计划汇总表表1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年度投入(万元)经费小计(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市场调研0.80.80.84.2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0.60.60.6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0.60.60.612.6构建“专业+公司+师生员工+基地”专业建设模式0.60.60.6构建“T-P-T-P”循环教学模式332课程体系建设职业能力调研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1143.2课程重构和课程标准建设研究11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5.88.421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43327培养“双师型”教师34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32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情景教学区建设100457实训室建设、实训场地改扩建30020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22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111010专业研究科研课题12219科研论文111学术讲座0.50.50.53材料检测中心建设121工程造价咨询中心建设230.5专业管理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建设0.50.50.53.3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0.50.50.5教学档案与教学文件建设0.10.10.1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基本素质建设0.50.50.53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建设0.50.50.5合计345148.675.7569.3(二)、专业培养目标1、建设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市场,面向一线,为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理公司等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能在建筑工地进行具有一线施工作业管理的施工技术人员、安全技术人员、资料员、材料员等高技能性人才。2、建设内容与措施2-1职业岗位1)与合作企业共同探讨,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按对应的专业方向培养。2)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定期了解企业的发展、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情况,为确保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定位提供修订依据。3)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认真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职业岗位群定位准确性的意见。2-2人才培养规格1)通过下企业调研,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且为人才培养规格的修订提供依据。4)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4定与专业的职业岗位方向对应的能力要求。(三)、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行“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T-P-T-P”循环教学模式;加大“订单式”培养的比例,由本专业领导和教师主动出击找“订单”,使“订单式”培养的比例超过本专业同届在校生的40%。与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等单位进行联合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建设内容与措施1)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根据行业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并对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建设性意见。2)产学研结合开办与本专业相关的产业,如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最终形成“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建设模式。激励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升专业品味。(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建设目标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紧跟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打好专业基础,理论、实践相融,突出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职业岗位的不同,制定基于“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高技能性人才。2、建设内容与措施4-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51)通过调研和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派专业教师,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群和专业特点,到建筑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职业岗位与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专家对建筑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群进行专业技能分析与修订,并与企业行家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实施“T—P—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T-Thoery(理论),P-Practice(实践))根据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市场调研和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调查,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讨论,我们制定了符合现阶段施工企业人才要求、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方案——“T—P—T—P循环”。“T—P—T—P循环”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初步实践能力,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四个阶段,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升,并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4-2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本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教学内容改革。1)课程体系构建建设目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提高模块和专业核心模块4个模块模块的课程体系。6课程模块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初级阶段提升阶段建筑施工技术概论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装饰工程施工地基基础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基础模块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用基础体育思想道德素质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提高模块建筑结构建筑CAD建筑供水与供电建筑机械建设工程法规工程力学建筑材料主干课程课堂教学7建设内容及措施学院设立课程开发经费,用于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和精品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教改;组建由课程带头人任组长,有企业工程师参与,骨干老师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通过培训、参与课程开发等方式,提高教师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针对建筑工程专业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打破学科体系结构,形成以技能培养为目的,以岗位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提高模块和专业核心模块4个模块,突出核心模块的主导地位。将核心模块里的主干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分两阶段教学,即初级阶段和提升阶段,“先总后分”,初级阶段讲授“建筑施工技术概论”自编教材,安排在第二学期上课,提升阶段将该课程划分为“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地基基础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和“防水工程施工”。两阶段中间穿插一个学期的施工实习,以提高提升阶段的教学效果。课程设置表表2学期课程备注第一学期高等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与识图、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体育第二学期毛邓三概论、大学英语、建筑施工概论、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建筑CAD第三学期建筑施工技术、顶岗实习第四学期地基基础施工、砌体结构施工、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防水工程施工、工程建设法规、实训同步进行第五学期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经济实训同步进行第六学期毕业设计、顶岗实习82)核心课程建设建设目标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体现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10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2门、院级精品课程2~3门。建设内容与措施重点加强“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装饰装修施工”、“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制造与安装”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计划见表2课程建设计划一览表表33)实践性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围绕“专业技能”中心,加大实践时间比例,构建“模块式+理论实践阶段化”新型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以适合学生就业后主要岗位要求的任务和项目为基础的基本实训或综合实训,实践性教学内容达到总课时的60%以上。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要获得施工员、年度建设目标数量资金投入(万元)2008院级精品课程11核心课程10.8主干课程84职业能力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课程重构和课程标准建设22009院级精品课程1~22核心课程86.4职业能力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课程重构和课程标准建设22010省级精品课程1~210院级精品课程1~26优质核心课程55职业能力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课程重构和课程标准建设2合计26~2943.29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资格证书。通过第一、二学期的专业教学,使学生具备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专业知识;为了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直观认识,第三学期先进行为期8周的建筑施工技术理论学习,后10周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熟悉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了解资料管理、质量检验和安全管理等相关知识;第四、五学期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提升,重点放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上,理论与实训同步进行;第六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教学进程表表44-4教学方法1)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实物教学”、“现场教学”法,大力提高教学效果。2)编撰自主创新、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文件和教材。教材建设一览表表5年度教材名称建设目标资金投入(万元)2008建筑构造与识图公开出版1混凝土结构施工校本教材0.5地基基础施工校本教材0.5砌体结构施工实训指导校本教材0.52009建筑施工组织公开出版1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实训指导校本教材0.5计量与计价实训指导校本教材0.5力学实验指导书校本教材0.52010建筑施工技术公开出版1建筑工种实训指导校本教材0.5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校本教材0.5施工组织设计实训指导校本教材0.5合计127.5学期阶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理论初步实践初步理论提升实践强化104-5毕业实践环节毕业实践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系部组织学生在第六学期开展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实习过程由“指导教师团队”共同指导完成,其中专业教师对工作中涉及的理论环节加以指导,特邀实习或顶岗单位的现场专业传授并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学生最终作品以其实习或顶岗从事的工作内容为主,以实习报告、毕业涉及、论文为辅全面考核。4-6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资源。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重点加强课程网页、网络教学课件、网络虚拟实训、实践录像片、网络自测题库等建设。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指导方法、学习评价方法等,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4-7职业能力考核和
本文标题: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