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是指反映现实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与哲学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认为哲学与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一,哲学与科学之间是有区别的。(1)、哲学与科学对象不同。哲学以整体的世界作为对象,科学以某一领域作为自己的对象;(2)、方式不同。哲学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进行,具体科学以实证知识的方式来进行;(3)、哲学是一般的、普遍的方法论,而科学则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4)、哲学具有整体性,它致力于对科学的整体性和基础性的探讨;而科学是一些分门别类的研究,体现一种分析性。(5)、哲学追求真理性,而科学追求有效性。第二、哲学与科学的联系表现为:科学来源于哲学,哲学影响科学。一方面,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本源性作用。从历史上看,科学是哲学反思的内容之一,从广义上讲,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其他学科都是从哲学里不断分化出去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最上层。(1)、哲学对感性经验的理性加工所形成的确切性知识是具体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具体科学创造知识的理性思维方式是由哲学提供的,现代科学式的思维方式则是近代后期和现代哲学所提供的辨证的、系统的、历史性的思维方式。(3)、科学的许多规则也来自于哲学的孕育并且其合理性需要从哲学上加以论证,如科学中采用的逻辑的规则、实验的规则等等都是哲学的创造。(4)、科学的发展方向由哲学创造的价值坐标来确定。另一方面,哲学是科学的工具,哲学指导科学,但不能代替科学。科学的发展对哲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改造哲学,哲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科学影响哲学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力量。二,为什么牛顿晚年研究神学1、研究神学与研究科学目的并不冲突,研究科学是为了研究神学。牛顿一直是宗教徒,他认为要更好的研究神和自然界,不是去研究圣经,而是直接去研究自然,只有把自然现象真正研究透彻,才能更好的理解神传达的旨意,所以牛顿研究自然科学。2、牛顿晚年之所以研究神学,是因为他已经研究透彻了经典力学,认为自己的力学理论已经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其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设想宇宙诞生时,没有外力作用于宇宙内的物体,那宇宙内的物体只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何解释现今如此众多的非静止状态和非匀速直线运动?按牛顿的理论来说,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宇宙之外的某个力对宇宙之内的物体起作用了,宇宙之外的力来自哪里?只能是上帝,所以上帝之手至少给了宇宙“第一推动力”改变了宇宙的运动状态。三、万物有灵论是怎样产生的?早期人类在形成“灵魂”观念之后,常常把这种观念从人自身外推到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万物之上,想象他们也和人类一样有一个灵魂,支配着他们的活动。泛灵论发源并盛行于17世纪的哲学思想,后来则引用为宗教信仰种类之一。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控制影响其他自然现象。倡导此理论者,认为该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通过人性的外推与泛化,人把生命力或灵魂赋予外界事物,不仅赋予有生命力的动物和职务,也赋予本无生命的自然事物(日月星辰山水金火之类)和人工器物。于是,物质自然界变成了皆有生命和灵魂的万物有灵世界,变成了人性化的精灵世界。简言之,泛灵论支持者认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基于此理论,后来也被管饭扩充解释为泛神论。四、人为什么有灵魂的观点1、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的身体器官清晰而实在地感知和了解。而灵界是可以用人的灵魂功能感知了解的。2、物质世界是融合在灵界里面的,就象人在空气中一样。物质世界依赖于灵界而存在,并受到灵界的控制。3、灵界和物质世界是和谐的,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在表面上互不干涉。灵界的地位是统治性的。4、灵界和物质世界通过一些媒体相互联系作用。最重要的关键性媒体是人,圣经中创世纪篇称人为有灵的活人。其次,灵界和物质世界之间是这样相互联系作用的。这个问题讲起来很复杂,要学佛教的唯识才可以答得圆满。但佛教不叫灵魂,而叫神识,神是精神的神,与灵魂有本质的区别。所谓灵魂,应该讲源于阿赖耶识。也就是含藏识。它是最先住胎而最后离开躯体的。五、自然观的演变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在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1、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人要适应它。在此阶段许多自然现象还不能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论和对自然、图腾、灵魂、祖先的崇拜及巫术的发展。2、古代朴素自然观。其本质是对万物本原研究的探讨。古希腊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三位哲学家。他们思考的问题是: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米利都学派肯定了本原不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而且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继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将自然由什么构成转化为了自然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问题。随后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俩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论断,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真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促进了唯心主义的发展。3、中世纪神学自然观。自然界及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自然界存在着秩序,因为上帝是完美的而不是混乱的;对自然界进行研究,就是理解上帝的全知全能。哲学服务于神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基督教教义和教条做论证。神学统治时期,科学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但肯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法,运用逻辑方法推理,尊重理性。4、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整个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他们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空框架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运动定律,保持严格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的原因在物质的外部,牛顿经典力学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集大成者与根据。5、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伴随着星云假说、地质渐变论、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和原子论、元素周期律的确定而产生的。它从用机械运动的观点进入到了用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阶段,逐步解释了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承认了物质本原性,关注到了人的主体性因素在自然观中的地位,把自然界、人和社会看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的方法论。自然观演变意义及启示:自然观的演化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最终我们认识到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平常我们要从辩证法的角度思考问题,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及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现规律,发现真理,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六、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第一、整体协调性;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保持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控制人口增长以及消除贫困,它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第二、未来可续性;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永继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第三、公众的广泛参与性;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的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发展权,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向公平等。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大量地损害自然资源与环境,而应该留给子孙后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每一代人都必须坚持的,必须广泛参与的。第四、新的全球伙伴关系。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充分认清中国的国情,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这一切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第一、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量,提高人口素质,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若不重视社会文明程度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就会阻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二、发展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制约因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第三、实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这一切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可持续发展要逐步消除贫困和实现公平、平等原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区别就是最终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把现有的贫困与各种社会不公现象继续下去,只有消除贫困,实现真正的公平,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第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使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制止和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禁止盲目开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加快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把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八、科学实验的局限性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不能代替理论研究,有些时候理论是实验所无法实现的;实验总是特殊的,特殊的实验结果与普通的结论之间总有差距的;实验有范围局限性,只能用在有限的范围中,许多问题的研究是无法进行试验的。归结起来,实验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实验毕竟是局部的,个别的。1956年上市的新药“反应停”,作为镇静药用于孕妇的妊娠反应,结果在西欧造成8000~10000多例无臂畸形儿。第二,实验设计无法脱离当时技术和科学知识业已达到的水平,因而实验结果也会受条件的限制。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