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入门培训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艾灸养生入门培训资料A,什么是艾灸?艾----即艾草,是一种草本药用植物。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既可驱蚊蝇净化空气,又可以防病治病。灸----是拿易燃的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直接或间接地刺激穴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的目的。这种以艾草为原料的灸法-----叫艾灸B,艾灸的作用:艾草被誉为百草之王。《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神灸经纶》中说:“。。。。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艾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一、通经活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二、行气活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三、祛湿散寒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能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四、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具有调节阴阳及补益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艾草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所以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五、回阳救逆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六、防病保健(艾灸的现代研究证实):1,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2,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3,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有利于治疗作用的近红外线。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的较高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4,近红外线,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荷尔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5,艾叶主要含挥发油(艾叶油)。艾叶油主要成分为苦艾醇和苦艾酮,有解热、镇痛、止血、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6,艾叶中硒含量很高,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的功效,含有一种鞣质成分---卡泰新,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也很显著。7,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及抗菌抑菌作用。总之,艾灸疗法可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对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C,艾灸的种类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艾炷灸--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点燃施灸的方法。标准艾炷,其艾的直径为0.8厘米,柱高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约为0.1克,可燃烧3—5分钟。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因直接灸对皮肤的刺激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古代的间接灸法种类很多,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疾病。●艾条灸艾条灸-----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隔物灸三种。(1).悬起灸---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2).实按灸---施用药物艾条点然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到穴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组织的一种施灸方法。(3).隔物灸---是在穴位或部位上覆盖某些物品,将艾条点燃后悬灸隔物的一种灸法,常用的有隔姜灸。●温灸温灸--分为温灸器灸,蒸气灸及铺灸等。(1).温灸器灸,又叫灸疗器,使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2).蒸气灸,将艾叶或艾绒放入容器内煎煮,用蒸气熏灸。(3).铺灸,是将艾绒铺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种灸法。D,艾灸禁忌和注意事项一,艾灸禁忌:1.面部痤疮、急性湿疹、局部皮肤溃疡处、颜面部、大血管处亦不宜施灸。2,怀孕和经期,绝对不能使用艾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不宜灸。4,凡属实热症,高热、或易于阴虚火旺、血燥生热的体质者不宜用艾灸,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晕灸5,容易皮肤过敏者,宜先少量试用,观察其反应,如有痒、肿、红、痛等现象时应禁用。6.感觉障碍、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二,艾灸注意事项:1.客人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2.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3.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4.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5.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6.一般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擦干、休息片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7.一般客人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8,艾灸操作技巧:○1、开始时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艾灸时宜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2、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如果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3、艾灸时出现了痒、发热、痛感,可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4、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5、温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并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以帮助器官排出体内的毒素。○6、施灸时要注意防止落火,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烫伤。○7、注意室内的适当通风,以免产生头晕、头痛等缺氧现象。○8、晕灸者不多见,一般会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汗出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赶紧平卧,一般没什么危险。三,出现晕灸了怎么办?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汗出,甚至晕倒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病人平卧,喝一杯白糖开水,休息片刻,一般无什么危险。但应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预防工作,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经灸一二次后,情况就会好转。四,出现“灸花”是怎么回事?灸花是什么?就是做艾灸是有时会出现的气泡甚至化脓现象,是邪气外排的表现。古代中医应用瘢痕灸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用艾绒做成米粒大小的锭上尖下圆,直接在皮肤上烧,快烧没时熄灭,为一炷,反复灸多炷,病痛全无。有“灸疮若发,去病似把抓”之说。灸疮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祛除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古代的瘢痕灸出现灸疮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现代艾灸多用的是温灸和悬灸,和原来的疤痕灸不同,灸花是温灸和悬灸是可能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排毒反映。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量脓液。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灸花和烫伤是不同的。灸花是由于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当然,我们在做灸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免灸花的出现,毕竟在现代来说,忙碌的生活中出现灸花会带来一些不便。灸花处理:很小的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烫伤膏即可。五,艾灸后上火反应很多人艾灸后出现所谓的“上火”:如发热,高烧,口干舌燥,便秘便结,眼屎多,黄鼻涕,黄痰,晚上精神亢奋,心烦不安夜不能眠,鼻腔发干或流鼻血,血压升高,脾气暴躁,皮肤发痒疹等类似“上火”的现象,虽说不排除有真是热性体质而出现此现象的,不过极少遇见;更多的人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艾灸补充阳气后,与体内病邪进行正邪相争的表现,即是好转发应。艾灸后很容易出现“上火”反应的这些人的体质,大多平时是阳虚体弱体质的人,特别是那些脾肾虚寒,严重气血两虚的人,在艾灸初期多出现这种虚不受补的现象,可以采取上下左右平衡的灸法或专艾灸某些降热特效穴;若平时胃寒兼手脚冰凉的话,最好艾灸前后喝一杯姜枣红糖热茶,也可以减低发热和眩晕的现象。要先解决一艾灸就“上火”这种反应。1,是灸法或配穴的问题外;2,主要是灸量未达量变至质变的程度,气血升降不和;此时可以调整灸的穴位和方法来先降热后才能继续艾灸不上火;3,加灸涌泉30分钟~1小时,百会,中脘或神阙各10分钟将身体上中下的经气平衡一下,这样不容易上火;4,在《灸绳》里提到灸大椎泻火有特效:退热穴的选用,《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二十九灸,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再依次灸其余各穴。经验证明,用大椎熏灸,其退热作用,确是迅速而神奇。2)临床验证,风门穴也是艾灸退热的特效穴:可以加灸大椎或风门30分钟泻火降热,再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冲等穴各10分钟引火下行;三关定位(即颈、上背、腰)灸法,灸不易上火,灸后也很舒服。配合食疗如红枣水、核桃准山糊等。E,灸法的补泄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一,灸法补泻的渊源《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灵枢?背腧》篇:“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丹溪心法?拾遗杂论》“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明代《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经纶》:“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如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泻法:《备急千金要方》:“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艾灸泻法----------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艾灸补法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