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一、单项选择题(20题)1.旗袍是以下民族的传统服饰BA.汉族B.满族C.蒙古族D.瑶族2.《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是以下民族的古代文化巨著A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羌族D.乌孜别克族3.《阿诗玛》是以下民族的民间长诗DA.傣族B.苗族C.白族D.彝族4.《召树屯》是以下民族的叙事诗AA.傣族B.苗族C.白族D.彝族5.好来宝是以下民族的民间曲艺DA.哈萨克族B.朝鲜族C.撒拉族D.蒙古族6.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种类总数CA.70种以上B.60种以上C.80种以上D.50种以上7.我国各民族语言大体可归入的语系AA.5个语系B.10个语系C.15个语系D.20个语系8.东巴文是以下民族的文字DA.水族B.佤族C.拉祜族D.纳西族9.泼水节是以下民族的传统节日CA.京族B.壮族C.傣族D.苗族10.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包括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国家级政府奖是AA.骏马奖B.孔雀奖C.茅盾文学奖D.中国广播文艺奖11.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包括少数民族声乐、舞蹈和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的国家级政府奖是BA.骏马奖B.孔雀奖C.茅盾文学奖D.中国广播文艺奖12.“阿注婚”曾流行于以下民族AA.纳西族B.拉祜族C.侗族D.毛南族13.“姑娘追”是以下民族的节日内容CA.回族B.蒙古族C.哈萨克族D.藏族14、“那达慕大会”是以下民族的节庆活动DA.柯尔克孜族B.俄罗斯族C.塔塔尔族D.蒙古族15.“鱼皮文化”是以下民族的生活智慧BA.傈僳族B.赫哲族C.京族D.怒族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情节严重的,承担以下责任CA.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4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7.我国在天津举办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具体时间是CA.1949年B.1957年C.1953年D.1978年18.孔雀舞是以下民族的民间舞蹈CA.白族B.哈尼族C.傣族D.瑶族19.1983年被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的土家族民间礼俗歌曲是BA.哭嫁歌B.龙船调C.六口茶D.黄四姐20.“三月三歌圩”是以下民族的重要节日CA.侗族B.白族C.壮族D.黎族二、多项选择题(10题)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现有国家民委直属高等院校6所,即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ABCA.中央民族大学B.中南民族大学C.大连民族学院D.云南民族大学2.在世界享有很高荣誉,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是我国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的ABCA.《格萨尔王》B.《江格尔》C.《玛纳斯》D.《四部医典》3.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途径有ABDA.发展民族经济B.加强精神文明建设C.坚持群众自愿D.坚持改革开放4.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唐宋时期。我国共有10个民族中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是东乡族、保安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回族和ABCA.撒拉族B.维吾尔族C.哈萨克族D.土族5.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完成了五种少数民族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这五种少数民族丛书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和BCDA、《中国民族理论新编》B.《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C.《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D.《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6.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活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是增强各族群众体质的重要内容。如:ABCDA.抢花炮B.珍珠球C.毽球D.摔跤7.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地区种植的瓜果蔬菜有芝麻、石榴、黄瓜、大蒜、胡椒和ABCDA.葡萄B.胡萝卜C.菠菜D.蚕豆8.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中,民族成分是少数民族的专家ABA.苏荣扎布B.强巴赤列C.班秀文D.唐由之9.民族风俗习惯改革坚持以下原则ABCDA.坚持群众自愿B.注意调查研究C.循序渐进D.尊重客观规律10.火把节是以下民族的共同节日ABCDA.彝族B.纳西族C.哈尼族D.白族三、判断正误题(10题,A代表判断正确,B代表判断错误)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A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A3.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共有12.4亿多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少数民族人口共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有两个:壮族和满族。A4.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A5.我国坚持宗教与国民教育相分离的政策。A6.任何民族都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A7.宗教信仰自由,但宗教只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不得干预国民教育,不得在学校传播宗教和进行宗教活动。8.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A9.《格萨尔》是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A10.教育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A四、材料题(1题,每题5小题)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珞巴、纳西、普米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西藏地区,经过与当地传统的原始多神教——本教的长期斗争与融合,约在公元10世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傣、阿昌、佤、拉祜、布朗等民族信仰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大约在公元7世纪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公元1569年,缅甸金莲公主嫁给傣族宣慰使,缅甸国王派僧团随之来传教。该教在傣族地区广泛传播,随后又传到其他少数民族中。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等10个民族中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唐宋时期,中西交流畅通,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来到中国经商贸易,建立清真寺,开始传教活动。公元13世纪随着蒙古军队的三次西征和元朝的建立,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军士、工匠、商人、官员来到中国。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地区,经过几百年的传播后,伊斯兰教在新疆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近代,基督教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传入中国。17世纪,基督教首先传入台湾少数民族地区。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和沙俄等国的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南北各少数民族地区,以开医院、办学校、建教堂等各种手段传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傈僳、怒、布依、京、朝鲜、苗、拉祜、景颇、阿昌、独龙、彝等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另外,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拉祜族中也有信仰佛教的,在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满、达斡尔族中有部分人信仰萨满教,在京、瑶、畲、仫佬、白、彝等族中有人信仰道教。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有的还保留着原始的多神教信仰。1.我国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特点是群众性和ABCDA.民族性B.国际性C.长期性D.复杂性2.中国各民族信仰的宗教主要有原始宗教和ABCD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3.中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BA.宗教信仰应当受到限制B.保障宗教信仰自由C.宗教信仰要消灭D.无条件保护任何宗教活动4.处理好宗教问题应注意ABCDA.宗教与民族的关系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C.正确认识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5.以上材料能够说明:ABCDA.民族是宗教的载体B.宗教对民族生活具有影响C.中国是宗教多元化的国家D.宗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五、阅读分析题(1题,每题5小题)《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为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制订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切入点,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二)总体目标。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有较大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紧密,实现少数民族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三)2010年主要预期指标。1.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保持现有水平。2.民族自治地方“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3.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4.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种数比2005年增长20%,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印数比2005年增长25%。5.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占在业人口比重比2005年提高0.5%,基本接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6.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5%。二、主要任务(一)大力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优先安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田水利、草场围栏、人畜饮水、电力、通信、乡村道路、广播电视、贸易集市、清洁能源、民房改造等中小型公益型项目。优先在条件具备的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扶持开发能源、矿产、农牧、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当地配套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支持、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资源就地加工水平和产品增值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治理风沙源、石漠化和荒漠化,妥善解决群众生存环境问题。(二)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和特需问题。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加大安居温饱、易地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推动各项扶贫开发措施进乡、入村、到户。优先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全部纳入国家扶贫整村推进规划实施范围,强化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直接帮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特困少数民族群众,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继续执行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税收、金融、财政等优惠政策,建立必要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国家储备制度。建设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流通交易市场,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重点生产企业,对少数民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