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一、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样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了的,教学的过程就是课程有效使用的过程。二、课程的涵义及其变化内涵: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在课程理与实践发展中,课程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主要包括: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三、课程的类型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综合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的固有属性划分)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四、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要4)课程理论五、主要课程理论流派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优点:①按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②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局限性:①以知识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②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又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优点:①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局限性:过分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大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知识水平。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优点:①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局限性:①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②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③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六、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目标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七、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八、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九、课程内容的三种观点:1)课程内容即教材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十、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十一、课程资源存的不同类型:1、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素材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条件性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对课程本质的认识状况3、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分: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物理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淅,生物课程资源,音乐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等4、按课程资源存在的方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活动隐性课程资源: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教师或学生经验,感受,困惑,意见5.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物质形态课程资源:教育机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广播电视,网络精神形态课程资源: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规范,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社会风气6.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区分:可预设的课程资源:教材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师生交往,经验,感受,情感,见解,智慧,问题,困惑,矛盾,冲突十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资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十三、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4)科学文化知识十四、课程组织的要素:从微观层次来看,课程共同的组织要素包括:1)主题和概念2)原理3)技能4)价值观从中观角度来看,所有的课程组织的要素都包括“范围”、“连续性”“序列”、“整合”四个方面。十五、课程组织的原则:1)连续性(指课程“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2)顺序性(指课程“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3)整合性十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直线式与螺旋式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十七、课程设计模式1、目标模式(泰勒)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课程评价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该模式体现四个特征:即人文主义的知识观、“研”“学”一体的教师角色观、合作探究式学习观和发展性评价观。十八、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和基本途径。十九、实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二十、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1、改革的本身的因素2、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教师)3、学校外部的因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二十一、成功的课程实施有效的课程实施具有以下特征:①课程实施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含教材的改变,也包含组织的革新、角色或行为的变化,实施者对实施的课程也应有理解并持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新课程有关的知识②课程实施需要周祥的计划,对于实施目标、实施策略、调适的设计及实施的评价,都应有妥善的安排。再者,实施计划不只针对所有学校的整体来设计,还应针对个别学校的实施来设计③课程实施应当更重视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扮演共同决定者的角色。④课程实施应安排足够的时间,以便让可能的效果显示出来。⑤影响课程实施成败的因素很多,实施者应周全地加以剖析,努力促使这些因素成为助力而非阻力。⑥课程设计是生长发展的过程,课程实施不是因定方案的实现,而是新课程方案再产生的基础。二十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总体目标:2、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二十三、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课程结构的变革2、课程标准的变革3、教师角色的变革4、学习方式的变革5、课程评价的变革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②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6、课程管理的变革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二十四、教学的基本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十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好三个计划。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①目的明确②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③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④语言艺术⑤教学进程组积严密、结构紧凑⑥板书规整⑦态度从容自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意义: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③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④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二十六、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二十七、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7)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十八:教学方法的特征①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②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③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指导④注重学生的心理及其学习动机的激发⑤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平台的运用⑥继承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二十九、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4演示法5参观法6实验法7练习法8实习法9讨论法10发现法三十、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①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②教学内容的特点③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④教师本身的素养⑤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⑥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三十一、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三十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③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三十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三十四、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3、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三十五、教学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基本特点:1)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的活动单位。2)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3)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优越性: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4)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