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代保险业◎现代保险的起源1347年10月23日,意大利热那亚商人出立了一张契约,承保“圣·克勒拉”号商船从热那亚-马乔卡船舶航程风险。这是我们能见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单。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促就了现代保险业的诞生。17世纪英国海上贸易崛起,劳埃德咖啡馆临近航运管理机关,商人们常在这里交换航运贸易信息,保险商人也常聚于此。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劳埃德咖啡馆演变为在世界保险业具有领袖地位的劳合社。◎广州:中国保险业的发源地19世纪初,广州是中国唯一对外贸易通商口岸。其中,外商“十三行”最为活跃。1801年,广州还没有公开的保险机构,但已有一些私人临时组织在一起承保船只和货物,金额最高12000西班牙银元。随着港脚贸易的发展,很多加尔各答保险机关在广州设置了代理机构。由于在中国支付损失赔偿有很大的便利,于是在1805年英国商人成立了广州保险会社。(CantonInsuranceSociety,又称谏当保安行),标志着近代西方保险制度从此传入中国。1835年,英商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第二家保险公司----于仁洋面保安行(UnionInsuranceSocietyofCanton,Limited.,又称友宁保险行)。于仁大厦1887年香港维多利亚区全景◎保险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发达的商业环境受到外商的青睐。外国商船相继驶入上海滩,各国商人、传教士、外交官也接踵而至。从此,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保险业的中心。上海开埠后,怡和、宝顺、仁记、义记等英商洋行分别派出大班,随英国首任上海领事巴富尔赴沪履新,它们成为上海滩第一批洋行,其中怡和洋行最具影响。怡和洋行大楼美商旗昌洋行扬子保险公司•◎保险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鸦片战争前,中国除了古老的荒政思想及民间赈济、互助概念外,还未有现代保险的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大门,一批志士仁人开始放眼世界,寻求富国之路。第一个将西方保险思想介绍进来的是魏源,他在《海国图志》对保险做了基本描述。太平天国洪仁玕向洪秀全提交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也阐述了西方保险思想。•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里已有了保险课程的设置,京师大学堂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前身)开启了中国最早的保险专业教育。当时保险学门的课程包括:经济原论、商业数学、商业地理、商业簿记学、商业各论、财政原论、商业史、商品学、商业通论、商业经济学、保险通论、生命保险、损害保险、决疑数学、应用统计学、商业政策、统计学、民法概论、商法、破产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会计学、英语、第二外语和实地研究。•◎民族保险业的创办1805--1865.60年•1865年,上海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创办,成为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打破了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标志着中国民族保险业的诞生。不过规模不大,并未开展船舶保险业务,只经营船货保险。《申报》刊登的上海洋商保险公会和英商永福人寿广告•洋务派首领李鸿章意识到欲求富国自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以招商入股为目的,采取了西方股份制的公司制度,开国内股份制之先河。•真正成为中国民族保险业里程碑的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创办的保险招商局及其后的仁济和保险公司。首家国营保险公司——保险招商局•◎清末中国保险市场格局•从1865年义和公司保险行创办至辛亥革命前夜,约有35家民族保险公司创立,其中水火险公司约27家,寿险公司约8家。从数目上看,民族保险机构已有一定规模,但业务量不大,市场份额不足10%。•这一时期,外商在华创立的保险公司并不多,外商的保险业务主要通过洋行代理,但市场份额却超过了90%,业务主要为水险。公司产寿险蛋糕图中外保险公司市场份额蛋糕图第二篇民国保险业•◎民族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民国初期,民族保险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削弱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三是“五四”运动掀起的爱国热潮,赢得了整个民族对工商业的支持和对外商的抵制。•1912-1925年,陆续创设的民族保险公司超过了30家。郭乐、郭泉兄弟经营的永安资本于1915年投资75万元创办永安水火保险公司。上海永安水火保险公司同仁照金星人寿保险公司保险单1912年三月上海康年保寿公司成立,资本额为银元100万两。图为上海康年保寿公司保单。•◎民族寿险业兴起的标志——华安合群•“中华民国缔造之年,即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创设之岁。”1912年7月1日开业的华安合群保寿公司揭开了华商人寿保险业从无到有的序幕。•华安合群的一大特点是征得了当时政界要人、工商巨绅的支持和投资,这也是其今后业务发展的保证。该公司纯粹华股,以维护民族利益为宗旨。•黎元洪任名誉董事长,冯国璋任董事。两江总督端方建议当时在外商人寿保险公司任职的吕岳泉为华安合群创办人和总经理。华安合群董事冯国璋及其题词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名誉董事长黎元洪及其题词•◎外商保险公司•民国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外商保险公司是美商美亚和英商四海。•1916年,一位曾做过保险经纪人的美国青年来到中国,在上海他看到了新兴保险市场的潜力,于1919年12月在上海创立了美亚保险公司,他就是后来有“远东保险王”之称的史带。美亚保险专营中国的非寿险。1921年,史带又看上了中国寿险市场,利用美亚保险的赔款准备金,在上海注册了友邦人身保险公司。•友邦的业务在中国快速发展,从1921年到1931年的11年间,友邦人寿保险业务年均增长率高达44.43%,而同一时期的著名华商寿险公司华安合群的业务年均增长率仅为5.63%。史带在中国古庙向客户介绍保险业务30年代四海保险公司广告◎外商保险公司•◎抗战时期的保险业•这一时期最大的官办保险机构中央信托局保险部,特别是开办战时保险后,业务不断扩大,该局每年保费收入在大后方保险市场上占据第一位。抗战时期在日机轰炸下的重庆中央信托局保险部中央信托局上海办事处旧址中央信托局理事长孔祥熙•1938年5月,中共在上海创立了保险业最早的党组织。程恩树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林震峰任宣传委员。程恩树,1913年出生于上海浦东,15岁五金行学徒,17岁进入宁绍水火保险公司。1937年10月加入地下党,是中国保险业最早的共产党员和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第三篇新中国初期保险业•◎新中国保险业的筹备•1949年8月,陈云主持上海财经会议,提出了创建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设想。1949年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备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呈请核准设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9月21日,财委会向中央报告了此事。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总经理南汉宸1949年9月25日-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薄一波亲笔函告南汉宸总经理——“中央同意搞保险公司。”•◎新中国保险市场改造•在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基本确立了对新中国保险市场改造的政策。对私营保险公司,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下允许其存在,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并视其性质分别对待:对生产有利的予以团结,必要时加以扶助;对买办性的也不是没收和消灭,而是断绝其依赖的外商关系,积极地改造和争取他们。对外商保险公司则实行严格管理政策,规定一般在华外国企业可由外国保险公司承保火险,但中国境内中国人开办的企业外商保险不得承保。•◎建国初期保险业务•人保初期保险业务,在发展自愿保险的同时,主要靠强制保险来推动。1950年9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依据苏联保险模式向中央提出实行强制保险建议。1951年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指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办理强制保险的法定机关。•1952年底,全国国营企业、县以上供销合作社的财产全部投保,县以上国家机关财产的绝大部分也都投保,财产及运输工具的强制保费收入达到7700亿元(旧币),赔款支出1200亿元。•◎国内保险业务停办•1958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下,人们日益感到公社的社会保险形式可以替代国家保险形式。于是,同年10月,西安财贸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人民公社化以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继续办理外,国内保险业务应即停办。”12月武汉全国财政会议作出决定——立即停办国内保险业务。1958年国内保险业务停办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公司大楼留下分别前的合影第四篇改革开放后保险业•◎国内保险业务恢复•1978年12月18日-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1979年2月在京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长会议作出了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同时,大会宣布成立中国保险学会。1979年薄一波副总理接见全保会代表198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写给国务院的报告•◎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1980年-1992年,是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准备阶段,许多外国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代表处。1992年-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前,是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试点阶段。1998年中国总理朱镕基会见AIG董事长格林伯格1984年5月,教育部同意南开大学设置保险学专业。在美籍华人段开龄先生不懈推动下,1987年11月北美精算协会与南开大学签署协议,开创保险精算教育先河,带动了国内保险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于2003年由保监会人教部、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发起,旨在加强学术交流,引领保险教育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1979年国内保险业恢复后,保险业和保险公司的规范主要依据《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83)。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这些法规已不适应保险市场经营管理的需要,1991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决定,成立保险法起草小组,该小组由10人组成。•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上通过,同年10月1日起实施。《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在中国保险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图为1995年中国保险报社在《保险法》颁布后举办的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介炎作主题演讲。•◎从保险弱国到保险大国•随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程,中国保险市场迸发出巨大发展活力,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1992年全国保费收入368亿元,2013年达到1.72万亿元,是1992年的46.7倍,年均增长20%,保险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3年中国保费世界排名第4位,比2000年上升12位。1999年—2013年中国保险密度变化趋势图•◎保险业进入大繁荣时期•保险业主动置身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潮流中,保险机构经营机制不断完善,经营理念明显转变,公司治理制度逐步建立,资本实力大大增强,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险业发展,2006年国务院发布23号文件《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力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交强险条例》,交强险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立法予以强制实施的险种,对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保险业管理经历了从手工处理到办公系统电子化,从数据分散存储到数据全国大集中的升级转变。保险销售、承保、理赔等业务环节引入了展业通、影像系统、车载移动查勘定损等一大批先进的技术手段。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监会建立了“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制度,率先在我国金融行业建立了市场风险自救机制。2006年2月,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负责对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2008年9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成立,保障基金参与行业救济与保险保障的能力逐步提升。•◎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