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现代建筑小高层楼房结构设计发布时间:2014-10-2115:46:15点击次数:12次来源:摘要:目前,短肢剪力墙正广泛应用于小高层住宅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既保留了异形柱不凸出墙面的优点,又克服了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不理想等缺点。如何在小高层住宅设计过程中使结构方案经济合理已成为我们结构设计者的当务之急。关键词:小高层住宅;短肢剪力墙;轴压比;结构布置现代住宅建筑要求大开间,平面及房间布置灵活、方便,室内不出现柱楞、不露梁等。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能较好地满足现代住宅建筑的要求,因而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1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短肢剪力墙可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以调整刚度和刚度中心的位置;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较易处理楼盖的支承;连结各墙的梁,亦随墙肢位置而位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属于隐蔽型;视建筑平面及抗侧力的需要,把中心竖向交通区处理成筒体或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短墙肢虽然同异形柱框轻结构体系的异形柱一样截面抗扭不利,但由于其墙肢较长,受力接近剪力墙的墙肢,结构体系趋于合理。此种体系同样适用于单元式高层住宅。由于上述特点,在结构布置方面灵活性及可调整性大,因此容易得出合理的结构方案。因此,由于它的灵活性较大,随之结构布置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导致有不同的结构设计效果。2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布置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一般布置原则:短肢墙的数量应当适中,满足竖向荷载和抗侧力需要即可;短肢墙应尽量均匀分布,其轴向应力不应相差悬殊;当有抗震要求或风力较大或平面凹凸较多时,在平面外边缘及角点处,特别是外凸部分,布置必要的短肢墙以加强其整体性和满足平面刚性的要求;各短肢墙应尽量对齐、拉直,使之与连梁一起构成较规整且连续跨数较多的抗侧力片,当不能完全做到时也允许局部互相错开;每道短肢墙宜与两个方向的梁连结,连梁尽可能布置在墙肢的竖平面内,连梁宽度一般宜与墙肢厚度相等;墙肢不宜过厚,尽量不凸出或少凸出间隔墙表面,但亦不应太薄以导致稳定性差和施工困难,以采用200,250或300为宜;可以混合布置部分较长的墙或矩形柱;在抗震设计中,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这类结构体系通常利用中部由楼梯、电梯及竖向管道等形成的竖向交通区设置较多的剪力墙,组成一个较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筒体(整幢建筑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的主要部分)。外围部分的竖向构件根据受力的需要和建筑平面布置,设置适量的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在各短肢剪力墙的墙肢间布置连系梁,把这些短肢墙以及核心筒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整幢建筑的结构体系。3短肢剪力墙的计算分析短肢剪力墙结构是适应建筑要求而形成的特殊的剪力墙结构。其计算模型、配筋方式和构造要求均同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在TAT、TBSA中,只需按剪力墙输入即可,而且TAT、TBSA更适合用来计算短肢剪力墙结构。TAT、TBSA所用的计算模型都是杆件、薄壁杆件模型,其中梁、柱为普通空间杆件,每端有6个自由度,墙视为薄壁杆件,每端有7个自由度(多一个截面翘曲角,即扭转角沿纵轴的导数),考虑了墙单元非平面变形的影响,按矩阵位移法由单元刚度矩阵形成总刚度矩阵,引入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假定减少部分未知量之后求解,它适用于各种平面布置,未知量少,精度较高。但是,薄壁杆件模型在分析剪力墙较为低宽、结构布置复杂(如有转换层)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薄壁杆件理论没有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当结构布置复杂时变形不协调。而短肢剪力墙结构由于肢长较短(一般为墙厚的5~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