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案例分析060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商学院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巴林银行倒闭案专业:财务管理系别:财务管理系班级:财务11406班小组成员:02乌兰、指导教师:王明珠成绩:2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巴林银行成立于1763年的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并声明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1994年巴林银行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然而,在欧洲金融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它却因为内部控制原因最终倒闭。里森是巴林银行的一个区级职员,负责巴林银行在新加坡的工作他既是首席交易员,又是清算部经理。从1992年开始,他利用一个按巴林银行总部规定本该废止但他却私自保留的一个叫“88888”的账户进行不受任何约束的期货交易,结果造成高达1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最后透支的金额超出整个巴林银行几亿美元的资本,将整个巴林银行赔了精光,导致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轰然倒塌,最终走向坟墓。一、从内部控制分析其倒闭成因(一)、控制环境存在问题1、管理层对企业经营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这决定了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企业,经营中需要拥有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风险意识。而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业务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如果说银行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那么经营衍生金融工具需要更高的风险意识,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双刃剑”效应,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在巴林银行倒闭案中管理层只看到衍生金融工具的正面效应而忽视了负面效应,从而也就没有对负面效应可能产生的风险迸行控制和防范。2、管理层不重视历史经验的指示作用,突出表现是不重视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极其结构状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尽管资产负债表具有静态性,但它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及承担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它分析各种数据的正确性,检查内部是否存在做假账的问题。资产负债表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而巴林银行主管却对它置之不理。1994年7月,资产负债表明显记录了里森的损失已达5000万英镑,但巴林银行高层对此仍视而不见,且巴林董事长彼得巴林发表过一段评语“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管理高层的疏忽和监管不力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而且也使3名高管受到法律惩处。33、管理层没有应有的风险警觉意识在巴林银行倒闭案中,当交易员里森由于违规操作使亏损不断加大并且不能通过自身周转来掩饰亏损时,开始要求伦敦总部汇入大量资金。由于亏损不断加大,里森开始超常规的向总部索要资金,这种情况下巴林银行总部不但没警觉到风险的存在,而且违反英格兰银行的规定向里森输送资金。这些均说明巴林银行总部不但对里森非常规要求汇入资金毫无风险警觉意识,而且还一味的满足,暴露了总部在风险评估中的失误。4、不理智的人力资源政策尽管里森曾经为巴林银行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而巴林银行“用人不疑”的政策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用人政策走向了极端,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二)、信息和沟通存在问题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及时的信息和有效的沟通是实施控制的关键要素。通过信息传递和沟通管理者不仅可以了解业务的进展情况,而且可以掌握其中蕴藏的风险。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里森用于掩饰错误的“88888”账户始终没有被总部发现。“88888”账户的开立和消除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失误。首先,总部要求里森更改进行错误交易处理账户时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尽管错误记录处理账户己经由“99905”转为“88888”,但是这个信息只有开设账户的员工一个人知道,其他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均不知道该账户的存在。如此重要的业务信息管理者竟然不知道,可见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递效率差。其次,在总部恢复使用旧“99905”账户处理错误记录时,临时“88888”账户不但没有及时消除,而且该信息也没有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备案,从而使“88888”账户成为内部控制的“盲区”,成为各种内部控制措施难以触及的地方,直到最终巴林银行倒闭才知道该账户的存在。可以说正是“88888”账户这个关键控制点的失控导致了巴林银行悲剧的发生。(三)、控制活动存在问题控制活动是为了实现控制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最初的控制活动是职责分工和相互牵制,而这种最基本的控制原则在巴林银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按照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操作的风险特点,为了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交易员应当和清算员进行职责分离以便利用清算员的每日清算发现交易员存在的交易失误并及时制止。但是在巴林银行里森一个人既担任交易员又担任清算员,这为其进行违规操作和掩盖失误提供了方便,这种致命失误使针对衍生金融交易的风险控制彻底归于失败,导致悲剧的必然发生。4目前,在西方企业实行一种精明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强制休假制度。实施强制休假制度可以为实施检查留下足够的时间,并且在实施检查时不必与员工进行正面接触,不但顾及了员工的颜面和自尊心,而且可以发现员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意无意犯下的错误,及时发现其中蕴藏的隐患。如此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在巴林银行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里森自1992年到新加坡巴林银行分部至巴林银行破产倒闭,自始至终未进行任何强制休假,这使其犯下的错误日积月累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直接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崩溃。(四)、监督活动形同虚设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监督活动是对控制活动的一种再控制,是确保各项控制活动得以实现的一种措施。在巴林银行内部,对里森用于掩盖失误的“88888”账户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始终没有被内部审计部门发现,对于里森假造花旗银行5000万英镑存款,内部审计部门始终未向花旗银行进行函证以确认其真实性。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明显失误视而不见。因此,这一切均表明监督活动在巴林银行已经没有价值。从巴林银行的倒闭案例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在银行、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要以此为鉴,发展相关制度。但是,从9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计划经济体制下陋习的延续,使企业内部控制不受重视在90年代初期,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那个时候我国大多数企业刚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不够充实,实践经验也很少,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受到多大的重视。直到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开始,内部控制才得以在我国发展。(二)、企业的控制环境不理想在我国,作为控制环境重要环节的公司法人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对企业的改制过程中,运作不太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被扭曲。股东大会执于形式,监事会的权力虚置,董事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效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三)、信息流通不畅,缺少交流沟通5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责,即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有关方面,这些方面是如何生效及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既有自上向下又有自下向上,既有横向又有对外界的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而有些企业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盲区:谁都可以管,谁又都可以不管,结果出了问题后,要么无人承担责任,要么相互推卸责任,互相指责,制造出不必要的矛盾,最终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四)、风险意识较差,缺少内部动力当今社会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有些企业经营风险意识并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基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我国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发布了相关的文件,使企业有一个很好的理论模版,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力求更好的发展。2005年,证监会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国务院首次就上司公司工作批转发布文件。2006年,财政部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006年,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过程。2007年,深交所发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要求建立自查机制,由内部负责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委员会对内控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2010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三、对未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展望(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6企业控制环境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首先,必须完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是公司的强制治理机构,依法监督企业按章程规范化运作。如监督企业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制,明确职权,落实责任,监督企业将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并实行回避制,建立岗位轮换制度等。其次,完善人事政策和提高员工素质。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机制,发挥市场的评价与监督作用。(二)、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我国很多企业风险控制意识薄弱,风险控制机制缺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重视企业内外的各种风险。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市场、认清形势的前提下,认识和把握面临的各种风险,设置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增强避险和抗险能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证券市场效益的重要措施。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信息披露不真实:操纵利润、隐瞒资金去向、发布误导性信息等;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避重就轻、掩盖问题、渲染成绩、滞后反映等。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与我国信息披露监管不严、监管不及时是有很大关系的。为完善我国有关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必须完善我国有关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健全信息监管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加大信息违法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四)、完善内部审计职能,保持其独立性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人员数量质量以及职能发挥上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要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各部门中的地位,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予以高度重视;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内部审计队伍,以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新加坡曾被认为是金融监管很完善的国家,但是巴林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新加坡监管体系产生了疑问。现在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已将每份合约保证金由62.5万日元提高到135万日元,新加坡还将加强制度方面的监管。有关人士还提出了将交易合约数量与投资者的资金实力相挂钩,虽然这样可能使市场成交量受到影响,但市场的健康发展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向世人敲响了金融业内部控制的警钟。反思巴林银行倒闭的成因,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管理者7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巴林银行倒闭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运行是企业发现、纠正错误行为,防止财务造假的重要措施。建议企业要从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