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提问方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诗中的某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这个字与另一个字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直接鉴赏找出关键词并鉴赏比较鉴赏[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模板这个字的意思是()(或用了什么手法),具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形象,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景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点情境)。典例示范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释含义),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描景象),“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后面“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点情境)。“失”字更好。“失”,消失,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典例示范三、四句描绘了愤怒的波涛顷刻席卷了沙滩,声音之大如同十万军马嘶吼一般的场景。“卷”是席卷的样子,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势汹涌的样子;“吼”是嘶吼,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声音之大,气势的宏伟,烘托出紧张雄浑的气势。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011天津卷现场纠错颈联运用比喻描绘风雨之势,暴雨像怒涛汹涌顷刻间席卷沙滩,风雨之声像十万军众发出的怒吼像瀑布轰鸣。“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两词渲染了农村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现场纠错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四句中的“轻”字别有一番意蕴,请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简要赏析。轻,文中指“轻快”,诗人遇赦,飞船东下。“轻”字联结虚实(或一语双关):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的心情轻快。形象表达了诗人遇赦后喜悦欢畅的心情。“轻”字一方面写出了船的小,反衬江阔山高的壮丽景象;另一方面也表达作者得到赦书的轻快和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浙江卷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课堂演练“空”字有白白、徒劳之意,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课堂演练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岑参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飘”“挂”用得好。“飘”,飘洒之意,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满天飞舞的情景描绘了出来,融情入景,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挂”,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绘了出来,生动传神地突出了诗人乡愁的浓烈。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课堂演练课堂演练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诗歌用两个叠音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写景抒情,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也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提问方式]试结合全诗赏析某词的妙处。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答题范式]描景象(把该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主旨或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示例一]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描景象);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析效果);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却表现了作者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点情境)。[示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村即事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同意。“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三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析效果)首句写渔翁夜钓归来,懒得系船;第二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疲倦想睡觉而懒得系船的心情。情景结合,表现了悠闲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语,一放一收,把诗歌的意思推进了一层,生动地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描景象、点情境)有人说“不系船”三字之意,在全诗中首尾相贯。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说明理由。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温馨提示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故而分析一词领全诗型题时,特别注意把握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与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主旨)。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结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课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2011重庆卷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提问方式]请结合全诗,对“某某句”进行简要赏析。[提问变体]某句在全诗中最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它妙在哪里。某句翻出新意,请略作分析。[答题范式]1、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3、分析诗人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内容方面形式方面(表达技巧或语言特点)示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描景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作简析)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点情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课堂演练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托物言志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