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提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和议会立法。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与平衡;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代议制度是为了反对专制王权而出现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自17世纪后期起约两百年的时间里,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激烈异常,民主制度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和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议会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自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导致了他们所建立起来的代议制政府的模式也不一样。本专题涉及的英、美、法、德的代议制模式有很大差异,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四种模式,学习的时候应该从各自的历史背景的分析中找出这些差异的根源,避免那种贴标签的简单化做法。本专题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英国的《权利法案》及责任内阁制:结合法案制定的背景及内容来分析把握其重要意义;理顺内阁、国王、议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英国的内阁制。(2)美国《1787年宪法》:把握其内容内容、特点、评价等,进而比较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认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结合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来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比较,分析其异同及成因。【知识梳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代议制产生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过程:①内战时期:1640--1649②共和国时期:包括克伦威尔独裁(1649----1660)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1660—1688)④“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8)(3)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思考:“光荣革命”中,议会为什么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当英国国王?①玛丽和威廉有继承权。②信奉新教。③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④便于控制,是请来的客人。权力来源不是“神授”,而是议会,打破君权神授迷信。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过程)(1)限制王权法案的制定,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①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国王是议会请来的。目的:通过法案来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②法案:《权利法案》1689;《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概括起来包括两方面内容: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确立议会的权力。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议会主权)。法律至上,法治取代人治。标志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但国王仍掌握行政大权。《王位继承法》1701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小密室的演变)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革命后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并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②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内阁与议会的关系)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对议会负责,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③内阁制的影响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3)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权力的膨胀。(4)三次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内容影响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虚君);(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4)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两个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权力的三次转变()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1)结束专制制度,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权力互相制约和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3)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新的统治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概括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确立过程的特点。(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在此基础上通过议会立法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从发展方式看,采用渐进的温和变革。如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内阁制逐步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等。(3)民众斗争与政府妥协相结合。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1、背景:“邦联”制使美国陷入窘境(中央权力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项目联邦邦联组成单位州、邦主权国家本质主权国家国家联盟国家元首有无权力关系中央权高于地方权国家权利高于邦联权2、确立的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目的:直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保护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根本: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1)主要内容:①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孟德斯鸠):A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并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每届任期4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B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C最高司法机关是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③共和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2)特点: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3)原则:①分权制衡原则(最主要)(三权分立的原则,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代议共和制原则③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原则④“联邦与州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⑤法治原则⑥文官控制军队原则(4)评价作用: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联邦制使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有利于美国国家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发展;同时,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③三权分立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④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同: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相同;都是司法独立。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异:①国家元首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不同: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总揽军政大权;英国国王是世袭的,虚君,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没有实权。②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美国的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是制约与平衡的关系,总统对宪法负责;英国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掌握行政大权。③议会和议员产生方式: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下院议员民主选举产生。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④国家权力中心不同:美国是总统,英国是议会。(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不同点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府首脑首相总统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国王;世袭;终身制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国家元首地位国家象征,“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军权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政府产生方式首相提名,国王任命总统提名经参议院通过任命国家元首、议会、政府关系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首相可解散议会。议会也可辞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约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行政与立法地位平等,相互制约与监督相同点理论原则与经济基础三权分立;私有制国家性质(国体)资产阶级专政司法独立三、法国共和制的艰难确立1、背景:(此课外阅读内容)(1)法国近代政体演变:(1)1789--1870法国政治局势的基本特点:动荡不安、党派林立、斗争激烈(2)1789-1870年法国政治斗争的焦点:共和与帝制(2)艰难的原因:内因:第一: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9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第二: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第三: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第四: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同一时期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力量比较强大(保皇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所以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2)内容:①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a、b;②两院制议会,参议院权力更大,内阁对参议院负责;③确定国歌、国庆日、政体。(3)评价:①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确立了共和政体;②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共和制确立的原因:①人民长期追求民主的斗争②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根本原因)▲“一票共和”说明了什么?▲法国共和制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比较:相同:从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代议制的形式看,都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相同,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不同:①美国总统由选举人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故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在习惯上称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共和制。②美国内阁对总统负责,法国内阁对参议院负责;③两国总统在任期、权力等方面都有区别。四、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脆弱的德国民主)1、背景: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和德意志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容克贵族阶级(容克地主)发挥决定作用,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