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摘要: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关键词:产业组织产业经济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组织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对产业经济学的探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其中,产业组织理论被认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上世纪80年代,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引人中国大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专业研究领域,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潮。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一、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起源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久远。柏拉图(前427—347年)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经济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柏拉图认为专业化会增加生产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思想的一粒种子。17—18世纪,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经济学的研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各种经济学理论学说和经济学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由竞争机制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他同时指出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商人们的利益,在商业或制造业的任何特定的分支机构里都总是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甚至对立于公共利益。拓宽市场和减少竞争,总是商人们的利益所在”。可以说,亚当·斯密是最早认识到产业组织核心研究问题的经济学家。但是,亚当·斯密在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填补这一空缺的是产业经济学的先驱马歇尔。在他的成本分析理论中,他分析到企业在成本递减的条件下运营,就会趋向于无限增长,最后变成垄断。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后来,马歇尔在《产业贸易》中指出,几乎所有的竞争性市场都有垄断性因素,并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起作用。这一观点影响到了哈佛的张伯伦和剑桥的罗宾逊夫人等人。张伯伦在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他书中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同年,罗宾逊夫人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她探讨了垄断市场需求特征、垄断企业的成本、垄断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以及多厂垄断和双边垄断等。罗宾逊和张伯伦为分析产业组织提供了实践模拟基础,直接推动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方向发展,尤其是张伯伦在其上述著作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观点,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发展与主要内容1.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源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1930—1970年。以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贝恩为主要代表,形成了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简称SCP范式。贝恩在1959年出版的铲业组缈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贝恩在《产业组擎劝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他在本书中还明确地阐述了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同时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把这三个范畴和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共政策联系起来,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继贝恩之后,经济学家凯森和法学家特纳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体系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谢勒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完整的SCP范式,从而将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经济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第二阶段:1970年至今。由于哈佛学派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从而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针对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存在的缺陷,从60年代末起,一些经济学家在不放弃SCP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在80年代发展形成新产业组织理论。新的产业组织理论从重视市场结构转向更重视企业行为的分析。其代表学派有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这些行为主义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强调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反作用和经济绩效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以芝加哥大学教授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在对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分析和与哈佛学派的论战中,提出了独立的竞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公共政策主张,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1968年,施蒂格勒的代表著作《产业组织》一书问世,代表了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形成。芝加哥学派研究产业组织问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以经验实证为主,而是强调理论分析,重视根据逻辑和理论来应用价格理论,认为产业组织理论是价格理论的逻辑扩展。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是70年代后期在与哈佛学派的争论中崛起的又一个颇具影响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其理论基础是奈特的不确定性概念。新奥学派从主观主义的立场出发,把经济学看作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领域。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其独特的观点是认为唯一成为进人壁垒的是政府的进入管制政策和行政垄断;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即新产品、技术的引人)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产品差别化实际上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8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之为“后SCP时代”。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视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将研究重点深人到企业内部,研究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2.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今后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实践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最主要的产业组织理论观点集中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l)按照哈佛传统,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单向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产生市场绩效。按照这一范式,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SCP范式构成了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主体内容。在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市场为中心的理论研究对于说明企业组织的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意义。但是,哈佛学派的理论强调经验性研究,缺少深厚而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分析。另外,在政策主张上,该理论赞成政府对产业组织的行为实施干预。(2)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同时,芝加哥学派开始崛起,向传统的SCP范式提出挑战。注重用严格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强调对理论的经验证明,反对“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强调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对市场行为持自由放任主义观点,反对政府对产业组织实施干预。在芝加哥学派中,斯蒂格勒对产业组织理论贡献最大。这一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反映在:探索了企业兼并的动因和根源,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深人研究了“进入壁垒”问题,创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并运用它来解释市场组织问题。在芝加哥学派中,德姆塞茨也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深人的探索。(3)新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20世纪70年代起,新产业组织理论兴起,突破传统的分析理念,重点研究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寻求将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和博弈方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探索企业行为的合理性;并且强调经济福利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企业行为给予特别重视,将市场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一种外生变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而且彼此之间不存在反馈线路。这些可视为是对传统的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新产业组织理论还对一些具体的产业组织问题做了新的探索(洪银兴,1998)。(4)新制度经济学:“后SCP”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年来崛起的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思(North)、威廉姆斯和阿尔钦等人。新制度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深人到产业组织内部,从企业“黑箱”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以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深化起了直接的催化作用。综上所述,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和一门国际公认的经济学课程。一直以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对西方国家产业政策的制订都有着深远地影响。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增多,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并在西方社会以外得到新的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发展成果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时代背景和研究特点产业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第三阶段从2001年加人场WTO到现在。1.第一阶段(1980—1990年)在该阶段,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的引进和学习阶段,同时中国的学者也开始尝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中国的一些产业组织问题。1985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经济管理讲习班,编印了《产业组织经济学》,比较系统地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介绍。1988年,卢东斌译的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虽然篇幅不到万字,但结构框架比较完整。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克拉克森和米勒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1989)、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1989)。上述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产业组织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起到了很大作用1988年出版的胡汝银的专著《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完全以中国经济的竞争与垄断为研究对象,蒋学模评价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竞争和垄断的专著,填补了一个空白点”。1989年出版的邹东涛和杨秋宝的专著《经济竞争论》,系统论证了中国经济竞争模式问题。与此同时,《经济研究》1987年第10期发表了史正富的论文《产业组织的转换与产权制度的改革》;《经济研究》1988年第10期发表了陆德明的论文《改造产业组织,建立垄断竞争市场》;复旦大学课题组发表了《通过产业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垄断竞争市场》(《复旦学报》1989年第l期)。上述专著和论文开创了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范式对中国现实产业组织问题特别是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研
本文标题: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3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