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爱心专心-1-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明清时代我国边疆遭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入侵。经过雅克萨反击战后,中俄双方于1689年签订了________。答案:日本荷兰沙俄《尼布楚条约》2.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A.葡萄牙B.荷兰C.英国D.法国思路解析: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荷兰殖民者。答案:B3.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是A.戚继光B.朱棣C.郑和D.朱元璋思路解析: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是戚继光。答案:A4.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的时间是A.1685年B.1686年C.1688年D.1689年思路解析: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的时间是康熙皇帝在位时的1689年。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奸商勾结B.海防松弛C.军队腐败D.武器落后思路解析:明朝中期政治日益腐败,造成军备废弛,海防空虚。答案:B2.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思路解析:表达愿为保卫祖国海疆献身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答案:C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A.驱除了殖民势力B.加强了边疆管辖C.维护了国家主权D.巩固了清朝海防思路解析:两件事都是为了使祖国领土回到自己手中,并加以巩固,都起到维护主权作用。答案:C4.下列事件中,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有①明朝的北京保卫战②雅克萨之战③台州九捷④郾城大捷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思路解析:本题题干主要考查对“中华民族利益”概念的认识。明朝的北京保卫战是明军与蒙古军之间的战争,郾城之战是宋军与女真军队作战,都是国内民族间的争斗,谈不上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答案:C5.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中,用以确定两国边界的两条河流名称是A.黑龙江乌苏里江B.乌苏里江格尔必齐河用心爱心专心-2-C.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D.额尔古纳河乌苏里江思路解析:此题既考查基本的记忆能力,又考查运用课本地图的能力。在清的版图中,乌苏里江是我国的内河,所以不可能是两者边境的分界线,很容易排除A、B、D三个答案。答案:C●志鸿教育乐园老师的记性真好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用下面的话作结束语:“这一切都发生在400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吃惊地瞧着老师,他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说:“老师的记忆力真好。”●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戚继光消灭浙江倭寇的决定性战役是在A.杭州B.宁波C.台州D.余杭思路解析:戚继光消灭浙江倭寇的决定性战役是在浙江台州。答案:C2.“戚家军”和“岳家军”相似的地方是A.抗金B.平息倭患C.纪律严明,英勇善战D.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思路解析: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平息倭患是“戚家军”的战斗任务。抗金是“岳家军”的战斗任务。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是两支军队的共性。答案:C3.“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其中的“贵国”是指A.日本B.葡萄牙C.荷兰D.沙俄思路解析:通过解读“台湾者”“贵国所踞”可知这是反映荷兰殖民者强占我国台湾的史实。答案:C4.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C.从事反清复明大业D.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思路解析: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答案:B5.17世纪中期,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国家是A.沙俄B.日本C.荷兰D.英国思路解析:17世纪中期,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国家是与我国北部边境接壤的沙俄。答案:A6.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A.《瑷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思路解析: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答案:B7.16~17世纪入侵中国的外国侵略者有①荷兰②沙俄③日本④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用心爱心专心-3-思路解析:16~17世纪入侵中国的外国侵略者有荷兰、沙俄、日本三个国家,英国此时还没有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答案:A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材料三:如图3-4。图3-4完成(1)~(3)题:(1)图三中的人物是谁?(2)诗中的“海波平”是指什么?(3)从两句诗来看,作者的什么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学习?思路解析:通过这两段熟悉的诗句,可以判断出作者是戚继光,再结合课文的表述回答第(2)问,第(3)问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来回答。答案:(1)戚继光。(2)扫清倭寇,使海防得以巩固,沿海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3)“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9.自明朝中期以来世界和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这一阶段中国在抗击侵略方面还能够取得胜利?你从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中领悟到什么?思路解析:第一问对比中外变化,要抓住两者的最主要的差异,中国走向闭关,而西方却正在开放。第二问,任何事物从强大到腐朽都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中国当时只是相对落后,仍具有一定的势力,加上杰出人物的贡献等,使得这一时期的对外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第三问具有一定的理论含量,要从当时的战争能够取胜,而鸦片战争后中国却一败再败的历史教训中思考原因。任何历史事件的出现,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两大要素,分析历史事件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决定对外战争的胜负的根本因素是实力对比,其次还有国际因素,指挥艺术以及人民群众的动员程度等。答案:变化: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取胜原因:当时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强,东西方的差距刚刚被拉开;康熙、郑成功等杰出人物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率领军队和民众对侵略者进行坚决抵抗。领悟: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民族利益的关键;面对侵略,要敢于抗争。用心爱心专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