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则越容易恢复,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联系①一般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达到相对稳定时,生态系统就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或者当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能够恢复到原状,即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2.一般地说,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理可表示为:考点三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1.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2.实验步骤(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沙土层厚5~10cm。往缸内低处倒适量的水。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其中浮萍、水草与小乌龟放在水中,仙人掌或仙人球移植到沙土上,蕨类植物和杂草移植到花土上,蚯蚓与蜗牛也放置在花土上。(3)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4)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连续观察一星期。可将观察结果记录于下表。考点四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现状: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2)措施。①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工作。②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③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3)前景。①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②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6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3)环境污染加剧。3.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5)推进生态农业。考点五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环境污染的危害。(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①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SO2,其次是NO2。酸雨使土壤和河流、湖泊酸化,导致水生、湿生植物的死亡,威胁水生动物(如鱼、虾、贝类等)的生存,破坏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还能直接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作物和树木死亡。②有毒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化学杀虫剂污染环境。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造成危害。③重金属对生物的危害:有些重金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如Mn、Cu、Zn等。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Hg、Pb等,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毒害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发生富集效应。④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N和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过多,藻类等植物大量繁殖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富营养化的危害:一是藻类死亡后,遗体被细菌分解时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二是这些生物遗体被厌氧型微生物分解时,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华”是指淡水中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赤潮”是指海水中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2)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①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大气污染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SO2,还有氮氧化物和CO等。这些污染物进人体内后,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这种危害可分为三种类型: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②水污染与人体健康: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被人畜粪便和生物垃圾污染了的水体,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饮用被重金属污染的水后,容易诱发癌症。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固体废弃物中含对人类有害的物质。④噪声污染与人体健康: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损伤听力;第二干扰睡眠;第三诱发多种疾病,如心率加快、高血压、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第四影响心理健康等。环境污染的“三致作用”是指: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畸作用。考点六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1.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野生生物资源属于再生资源,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是组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而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生态环境就越优越,农牧业生产也就越稳定。但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的作用,使得野生生物资源大幅度衰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成为保护珍贵野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有效措施。而强调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遵循种群数量增长规律,兼顾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防治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不仅能够引起野生生物资源的衰减,而且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因此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即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生物净化来减轻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1)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指生物体通过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使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过程。在生物净化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绿色植物能够在一定浓度的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氧化物,如1公顷柳杉每个月可吸收60kgSO2;第二是绿色植物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第三是许多绿色植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如悬铃木(法国梧桐)和橙、圆柏等。微生物的净化作用是指微生物能够将许多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起到净化作用。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两个过程完成。物理沉降是利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去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个体比较大的污染物;微生物净化是利用污水中的多种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H2O以及含氮的和含磷的无机盐,使污水得到净化。(2)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和许可后,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包括产地的选择、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等一系列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便防止和减少污染。考点七保护生物多样性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层次: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不同层次。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合理利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3)多样性成因分析。①从分子水平看:DNA多样性――→转录翻译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即生物多样性)②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4)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5)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①占据空的生态位。②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如松树线虫等。③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④侵入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⑤缺少天敌的控制。考点八可持续发展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2.实施措施。(1)保护生物多样性。(2)保护环境和资源。(3)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解析农民在稻田中除草,体现了人的意志和作用,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表现。答案C解题技巧:该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力要求为Ⅱ。解题的关键是理清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原因。跟踪训练1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③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⑦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⑤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①②④⑤⑦【答案】A【解析】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比草原生态系统高;恢复力稳定性则较弱,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的高。考点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009·上海理综卷)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所以温室效应加剧是“牧童经济”模式的结果。答案B跟踪训练2下列哪一项是对我国人民不利的()A.植树种草B.防治沙漠化C.推进生态农业D.围湖造田【答案】D【解析】围湖造田虽然增加了土地的面积,但破坏了生态环境,从长远来说,是不利的。考点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提高现有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开发新的粮食资源和控制人口增长都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粮食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答案B解题技巧:本题考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能力要求为Ⅰ。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现象和治理等。跟踪训练3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