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研究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研究闵行三中高一(5)班顾宇迪汤云磊吴雨农张意梅背景分工及计划实施阶段调查数据我们的想法及感受目录背景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有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尚不考虑1992年起将立案标准上调的因素)(1),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5%左右。(2)这中间,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我们在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其中不少是骇人听闻的重大恶性案件。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得到了我国有关部门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3),我国也已颁布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可以说,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结合新的社会实际,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进一步深入探析预防对策,仍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摘自()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地提升,犯罪年龄不断下降,很多曾经无法想象的事情都发生了。例如未成年孩子谋杀长辈等,随着各种令人痛心不已的案件发生,我们小组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产生了兴趣,希望能够通过调查研究,使更多的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有所了解,如若能够在研究过程中找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法,那是最让我们高兴的了。返回分工及计划分工:组长:顾宇迪资料收集负责人:吴雨农调查表负责人:张意梅汇总负责人:顾宇迪宣传负责人:汤云磊计划:用两星期进行资料收集用一星期整理资料,准备设计调查问卷用一星期设计调查问卷,试用并修改用二至四星期进行问卷调查用一星期统计问卷调查用两星期总结本次调查返回实施阶段首先,在资料收集负责人吴雨农地带领下,我们从各种途径(上网搜索,向专业人士请教等)初步了解了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信息。部分信息如下:(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这种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治的行为扩大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并将这个年龄段的下限予以降低。对这个下限存有不同意见。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犯罪研究。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笔者对此予以赞同。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有人类学家曾尖锐地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的可能就越大。“”任何一个国家既然以现代化为自己的社会目标,不管其社会个性如何,恐怕均不能幸免现代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犯罪的严峻态势并不奇怪。我们对待青少年犯罪亦是如此。除了前述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与青少年自身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点(如机体需要增多、性成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冲动、模仿、猎奇等),以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上偏年轻的客观情况,使得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率较高。我们应针对这一犯罪现象,探讨、总结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据报道,今年9月在安徽合肥市易山区法院不公开审理一抢劫案件,18个被告中,只有一个19岁,其他均为未成年,最小的才15岁。这是一群在城市游荡的孩子,一没钱就几个人凑在一起,窜到街上,见人峰拥而上,先打后抢。更有甚者,近几年来不断有青少年组成的带有封建帮会色彩和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净干些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抢劫、敲诈钱财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甚至称霸一方。2001年,在北方某城市公园发生了一桩血案,一年仅14岁的少年被捆绑双手,身上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此案告破后,挖出了一个犯罪团伙。这个团伙共有32人,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2岁,他们成立了“好汉帮”、“神龙教”,还有敢死队,其中有“老大”、“军师”、“打手”等。少年“黑社会”已露端倪!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比如,据报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岁的少女因母亲对其管教太严,竟用刀将其母亲砍杀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县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耐心规劝,居然动手“修理”了8名老师长达1小时,造成2名老师下鄂骨折,一名怀孕女教师险些流产。时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训斥,放学后用一把小刀连刺老师十刀,致老师惨死刀下。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笔者曾办理的一起郑××故意杀人被害人代理案(案发于1999年8月15日),仅仅是两人因打台球发生口角,郑××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将被害人连捅四刀而致人死亡。笔者还承办过一起李××抢劫案,李××是一个高中学生,平时在班上表现、学习都不错,在一天打台球时,仅仅是因跟随一个同学找另外一学校的学生出气,主犯在打人过程掏走了30多元钱,结果李××因构成抢劫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我们所曾办过一起强奸案,三个被告均为未成年人,一个才15岁,但在对付舞厅小姐实施强奸时,显得非常“老练”。另据报道,2001年2月8日,北京海淀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本市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报案,该公司在交纳上网费时,发现在北京电报局的163上网帐号被人盗用,累计损失达40余万元。经公安部门认真排查,终于将本市第一个黑客——年轻的在校大学生卢某抓获。实际上,现在很多制造病毒的“高手”都是青少年。再者,犯罪的低龄化也比较突出。13、14岁的小孩动辄拿刀伤人、杀人,犯罪的年龄越来越小。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然后,由此我们挑选了部分信息,加以筛选归纳,加入了我们自己的想法后,制造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因为是第一次制作,所以并不完善,调查问卷如下:关于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看法的调查问卷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从电视,电脑,报纸上看到越来越多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信息。对此,您有多少了解呢?注意:在“()”内填写A、B、C、D即可()1、您的年龄为:A、18以下B、18—25C、26—30D、30—45E、46—65F、66以上()2、您的职业:A、学生B、白领C、政府工作人员D、企业职员E、无职业F、其它()3、您了解多少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信息?A、很多B、较多C、很少(选C不用继续填写问卷)()4、您所知道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性别一般是多A、男B、女C、男女数量相差无几()5、您认为自己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了解多少?(可多选)A、打架斗殴B、寻衅滋事C、敲诈勒索盗窃D、诈骗E、抢劫F、性犯罪G、吸毒贩毒H、拉帮结伙,横行乡里I、其它()6、您认为自己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了解多少?A、很了解B、较了解C、不太了解D、不了解()7、您认为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A、钱(长期逃课,去网吧,游戏机房,父母不再给他们钱)B、与他人发生冲突C、患有心理疾病D、其它()8、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看法是;A、很可怜,一时冲动,可以理解B、很可恶,危害社会,不能原谅C、既有可恶之处,又有可怜之处D、无所谓()9、您对他们的期望是:A、希望他们能早日改邪归正投入社会B、最好待在少管所,永远别出来C、无所谓()10、您认为有效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式有:(可多选)A、邀请法律界人士进行专题讲座B、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C、在校园内进行有效地宣传D、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E、组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F、司法介入,严惩打击G、必要时劳改教育H、谨慎交友I、其它在调查问卷完成后,我们便进行了调查,因为时间不是十分充裕,所以调查对象不是很多,且有地区局域性,。经过两星期的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知道的并不太多,更有全然不知的人存在。对于当前各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人数普遍上升的趋势,我们应该对青少年为什么违法犯罪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次的调查从某一方面证明了我们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次调查带给我们许多的信息,如“对青少年违法犯罪之后的态度”,绝大多数人是持肯定的,积极的。也发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部分原因,其中包括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大多数人提倡在校法制教育。返回调查数据调查的年龄分布:13%10%36%8%8%25%18以下18-2526-3030-4546-6566以上职业分布:17%11%8%35%16%13%学生白领政府工作人员企业职工无职业其他了解的信息:6%58%36%很多较多很少罪犯的性别:84%2%14%男女男女数量相差无几犯罪的主要行为:0501001502002501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盗窃诈骗抢劫性犯罪吸毒贩毒拉帮结伙,横行乡里其他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了解:5%70%20%5%很了解较了解不太了解不了解违法犯罪的原因:0501001502002503001为钱与他人发生冲突患有心理疾病其他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看法:8%5%87%0%很可怜,一时冲动,可以理解很可恶,危害社会,不能原谅既有可恶之处,又有可怜之处无所谓对他们的期望;92%3%5%希望他们能早日改邪归正投入社会最好待在少管所无所谓你认为有效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式有:调查时的图片:返回我们的想法及感受我们的观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在很多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弊端,虽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中有自身原因,但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和司法原因占的比重更大。人是社会群居类的动物,受到他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标题: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6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