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本研修绽放学校生命的光彩宁强县大安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实践与探索大安镇中心小学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外地外校成功经验,组织教师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以课改促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关注每位学生成功,师生共同成长的内涵发展之路。一、抓住推进校本研修的关键,强化管理1、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每年都把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校本研修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留出教师培训经费。实行领导分管教研组责任制,带头听课,学校要求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带头参加教研活动,每位中层领导包抓一个教研组,要求校领导在教研组内首先是带头学习,其次是服务,最后才是管理。2、构建好网络,重点发挥好教研组长的作用。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指导小组,全面策划、指导、调控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同时,学校构建了领导小组下的校本研修管理网络,分别管理指导教育技术研修、学科课程研修、教研组长研修、班务研修、校务研修与师德专题研修。3、建章立制过硬考核,努力建设制度化校本研修局面。学校制定了《大安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制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校本研修小组的设置,确定了领导联组研修机制,详细规定了常规校本研修的时间、地点及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要求、教研组长考核的时段、内容与方法,对师德专题研修、学校管理研修、校本研修教师读书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指导组的作用,拟订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规划表》的填写要求、评估细则、评估程序,规范了备课的管理,提出了外出培训“三个一”的管理要求,出台了优秀研修小组的评选条件和校本研修奖惩办法。为了使《大安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奖励制度》具有更有效的约束力和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在2012年4月的教师会上将《制度》分发到各研修小组进行讨论并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后正式执行。《校本研修制度》及《奖励制度》的出台,使学校的校本研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规范了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学校制定了必要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并将教师的研修活动的考核与年度考核、评选先进、晋级晋职挂钩,将教师研修学分转换成年度综合考核分,在《教师年度考核评分细则》、《学校常规管理考核评分细则》、《教育教学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研修活动。为教师研修、培训提供时间保障,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设备和资源。①建立学校四级研修模式;②各级研修活动教导处统一调课;③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及校园网。二、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支理念前卫,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在校本研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对各级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1、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如我校已经开展了两届的“青蓝双馨”工程,这项工程已为我校20余名青年教师找师傅、搭建成长的平台。还有我校实行的“导师制”,要求各级骨干教师传帮带一个新进教师,开学初为新进教师找好导师,新进教师在9月份先听“导师”课,然后请“导师”指导教学设计与试讲,先上一节汇报课,两个月后上一节“合格课”,学校评委组与其他老师听课评课,评定为合格为止。第二年的5月份上一节“展示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2、努力借助外部资源: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每年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费用都在3万元以上,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组织开展了学校的“外出学习模仿展示课”研讨活动,让他们在讲台上展露学习所得。三是有计划地请进来。有计划地邀请县内外各学科专家来校听课、评课与讲座,使“专家引领”在我校校本研修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四是给骨干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和外校参观研讨活动,促进教师观摩学习和承担各级各类“对外公开课”,“向下送课,向上献课”的活动。三、坚持“三一”,把研修基础打好校本研修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校本研修的实施靠教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因此,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我们在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培训上做了很多文章。1、用“三读一赛”,丰厚思想底蕴。“三读”即读中国古典教育名著、读外国教育名著、读中国现代教育家名著;“一赛”指教育思想观念辩论赛。老师往往会指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而要引导学生,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阅读者。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人人读书,要读教育名著,读教育家的原著;要求教师学习大教育家,接近大教育家,走进大教育家的思想宝库之中。目前我们已经学了《论语》《学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魏书生教育管理艺术》丛书,教师每学年要完成10万字的读书笔记。为了促进教师的学习,每学期我们还会举行一次教育思想观念辩论赛。我们发现通过学习,教师有文化底蕴了,有教育思想了,而且教学中也有了一定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艺术。2、“用三学一研”,把握学科前沿。“三学”即学名师的教育理念、学名师的教学风格、学名师的成长事迹;“一研”指研讨名师的著名课例。名师永远是站在学科前沿的人,所以大家都争相学名师。但很多老师以前学名师存在很大的误区,以为学名师就是照搬名师的教法、步骤,其实那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某种教法在名师的手里,能运用自如、如鱼得水、呼风唤雨,毕竟名师在课堂教学中加进了自己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如名师的阅历、情感、学识、性格特长等,而这些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能学到的。所以,我们引导老师们从名师的教学中着重领悟他们的教育理念,感受他们的教学风格,学习名师身上所具备的各种基质。而引导教师学习名师的成长过程更是我们的重头戏,老师们从各位名师的成长经历学习中感悟到,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有对职业价值的执着追求,有永不能“安分”的对教育的探索,有文化铺就的深厚底蕴,有因为长期思考而培养出来的敏锐、独特的见解。正是这样长时间的历练,他们才能掌握教育发展方向,才能引领教育改革。有了正确的的学习名师的观念,我们还进行了名师著名课例的研讨,大家都能认真消化名师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内涵,根据个人理解整合,上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课来。虽然,我们有失败,但谁能说失败不是更有价值的收获呢!3、用“三写一评”激发教研热情。“三写”即写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一评”指征文竞赛。校本研修需要研究型的人才,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就必须让教师思考起来。“三写”就是我们为了带动教师思考创设的一个载体。这“三写”纳入每月的常规检查,除了每课教案后的随堂反思以外,每月任课教师必须完成一份质量较高的月教学反思,学校组织评委进行评比,并对获奖教师进行公示表彰及物质奖励,做到好的及时鼓励,差的全校通报,促使教师认真对待,以达到我们训练的最终目的。每学期举行一次的“征文竞赛”已举行了六届,从征文的质量上、选材上我们发现老师们在一点一点进步。此外,我们还长期抓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夯实教师内功;还开展了各科教师全能竞赛,全面的对教师素质进行考核评估。四、着力“三合”,把科研课题做实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连的方式,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也让学校工作充满活力与创造力。1、着力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的结合。我们申报的“小学中段作文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这两项课题,前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习作水平,后者在于引导学生找方法、巧记概念,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这两个课题都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为了抓好这两项课题,我们专门开设了“佳作赏析”和“学算”这两门课程,并编写了校本教材,指导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上好这两门课,每学期还专门进行课例研讨。这样做就让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融为一体,不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任何负担。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参与了课题研究,而学生在这些课中也吸纳了很多知识。同时学校还开发了剪纸课、手工课、舞蹈课以及跳绳课,并印制了这些课的校本教材,让这些课的开展向规范性、系统性深入,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2、着力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目前已经结题的市级“十一五”课题《小学中段作文资源建设》,我们就是采取的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这个课题与学科联系很紧密,所以我们让课题教师在上好自己的课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形成资料。教学中老师就掌握了大量案例,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为课题的研究与发展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所以在结题汇报中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该课题于2011年9月通过结题,被评定为“良好”。3、着力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融合。我校申请的“十一五”省级课题《目前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能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相结合,开展起来十分便利。围绕课题的开展我们推出了中低高三个段学生口语测试与试卷考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使各年级的语文学习评价更科学、更客观。课题研究对校本研修的重要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012年6月又申报了“听课、评课、议课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英语单词记忆方法研究”三个“十二五”省级课题。围绕着学校的课题,我们逐渐明晰了研究的范围和内涵,切入点放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各教研组、备课组围绕这个主题,梳理本学科或者本备课组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本组内的研究专题,目前,学校共有16个备课组确立了研究专题,并积极申报县、校级微型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教师53人,参与率82%。各学科课题组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指导下,开展了实质性的研究工作。五、做实常规研修,积极创新渠道1、学校校本研修包括全体集中研修(由行政办公室主持,校长、副校长轮流进行专题讲座或辅导,每周例会时进行)、教研组长集中研修(由教科室组织、每周三下午进行)、学科组集中研修(由备课组组长组织,每周一进行)、教育技术研修(由教导主任组织,每周四下午进行)、班务研修(由德育主任组织,每周二上午进行)、校务研修(由校长室组织,每周五上午进行)等多种层次,根据各自实际在学期初拟订相应的研修专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各研修组采用问题式专题研修、教学诊断式研修、案例研修及以实验课题为导引进行的研修等多种模式,其形式呈现为讲座式、中心发言人式、讨论交流式、个案评析式等多种形式。这些常规研修我校一直坚持扎扎实实开展,形成了我校务实的校本研修氛围。2、在做实常规研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上学期,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每位教师都制定了自我发展规划,根据各自实际确立自己的近期规划和中长远目标。学校有联网的电子备课室,每天向教师开放并定期进行教育技术培训。2012年2月,学校部分教师自发建立了“大安小学群英会”同事交流群,随着校本研修的开展与不断深入,“群英会”已转换成“大安小学校本研修讨论群”,其讨论主题与交流内容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群管理员这样号召:“这里是大小教师的天地,是大小校本研修交流的茶座!欢迎大家在此对大小的校本研修畅所欲言!”六、坚持“三主”,把研修效应放大在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注重了校本研修成果的转化,放大校本研修效应,让校本研修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成为学生受惠的主渠道。1、让校本研修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经过几年校本研修的探索,我校已发展到19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的规模,在我县同类学校中,规模位居第三,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乡镇小学。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素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先后被授予“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示范家长学校”“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汉中市教育局命名为“文明校园”,2010年被汉中市教育局命名为“汉中市先进教研组”。2011年被县教体局命名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先进单位”,2011年被文明办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