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要历程概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地位一、春秋时期创立:孔子二、战国初步发展(蔚然大宗、冷落):孟子、荀子三、秦朝沉重打击:焚书坑儒三、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董仲舒、汉武帝四、东汉、魏晋南北朝受到挑战(佛道),出现危机(仍是正统思想)三教融合五、隋唐:三教合一、三教并立六、宋明继续发展成理学(官方哲学):程朱、陆王七、明清之际批判继承中发展: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意义2、儒墨道法代表的阶级或阶层利益4、董仲舒新儒学成为主流的原因、内容及影响7、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及对他们思想评价5、春秋战国到武帝时期统治思想变化及原因3、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8、为何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启蒙运动那样深远影响?6、理学产生的背景及评价9、全面评价儒学及现代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变革或社会转型)经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新兴封建制度逐渐确立。思想:文化繁荣、思想解放,百家争鸣局面出现阶级:士阶层崛起,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原因春秋战国: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秦朝:尊法抑儒(如焚书坑儒)法家汉初:无为而治(道家)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的评价:1、消极影响: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维护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作用: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明末清初基本特征: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②阶级(阶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不能说资产阶级)③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黑暗(封建制度衰落)④思想文化:理学僵化;科举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性,摧残思想;出现了抨击封建礼教和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有利于思想解放⑤外交:“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出现西学东渐,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6)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经济:明清之际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而封建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思想文化:理学僵化,科举八股取士,压制人性,限制思想3、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强化阻碍思想进步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儒学评价积极(消极):思想:政治:经济: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③教育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教育事业;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1、他们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2、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3、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理学与心学的比较学派相同点不同点世界本原修养方法理学1、(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继承“仁”“礼”的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2、(影响)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理”是世界本原格物致知心学“心即理也”致良知孔子与苏格拉底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是什么?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东西方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影响?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对儒家思想的综合认识现实意义:(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意义。(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消极方面: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促使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7)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8)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抨击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原因: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这些主张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式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地位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革新,增添了“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4)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再度官学化。(5)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形成,“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权威。(6)明清:继承与批判时期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主观:儒家思想与时俱进,自我创新,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迎合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客观:历代统治者大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儒学地位.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