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教学目标:理解孔子由凡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介绍相印证。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年代:国籍:简历:地位:孔子小档案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仁者爱人”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遵循“忠恕”之道“仁”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实质是什么?应该怎样看待?“礼”“克己复礼”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你怎样理解他的“敬鬼神而远之”?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人民。“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对待鬼神: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在他的故乡曲阜,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场面华丽,气势恢弘。而且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响深远。但是,他的生前是否真的如此风光呢?史书载,他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叶落归根周游列国叶落归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家庭伦理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企业管理学校教育国家管理孔子思想的影响年代:国籍:简历:地位:老子小档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些思想?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具体含义是什么?历史上哪个朝代应用最为明显?你如何看待这种治国方法?在今天有无借鉴意义?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些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而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这种思想在现实中有用吗?举例说明。思想:“仁”和“礼”政治:“为政以德”改良政治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温故知新、坚持不懈学思结合、当仁不让哲学:“道”辩证法思想政治:“无为而治”1.选择适当的角度,就自身体会,写一篇校园广播词《我与孔子(或老子)面对面》(散文、诗歌等形式均可)。2.某大导演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孔子周游列国》,请你以美工的身份,设计一下符合春秋时期时代背景的孔子服饰和室内环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