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说明第一章概论第十一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第二章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第十二章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规划第三章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第十三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第四章兰州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第十四章城市绿化规划第五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十五章城市环境保护及环卫规划第六章规划期限和城市规划区范围第十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七章城市性质第十七章城市风貌与景观建设规划第八章城市发展规模的确定第十八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第九章城市功能分区与发展方向第十九章兰州市远景展望第十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第二十章实施总体规划的措施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历史简述兰州,历史悠久,早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沿黄河两岸依山而筑,临水而居,从事采集和狩猎劳作,留得遗址、遗迹和遗物无数,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化。兰州古属禹贡雍州地方,西周为羌、戎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今东岗镇地区设榆中县,属陇西郡,为兰州最早之行政建置。汉昭帝始元年间(公元前86—81年)先后设置金城县、金城郡,兰州始有金城之古称。十六国时期(314年)前凉张实在今兰州西固地区开始围垣筑城。东晋太元十年(385年)鲜卑族乞伏氏建西秦国都于兰州。随文帝开皇元年(581年)置兰州总管府,遂有“兰州”之名沿用于今。自汉至宋凡千余年间,兰州城以“屏障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之势成丝路重镇,为兵家必争。明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朱瑛)府迁兰,扩城池,兴建宫殿,辟筑园林,兰州始呈藩都之兴旺。清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移甘肃巡抚于兰州,始为省会。左宗棠督甘期间,扩城廓、办洋务、兴文教、利经济,创办了兰州第一批工业,盛甘肃之都会,显封建之回光,促进了兰州古城发展。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始设兰州市,并勘定了市界,然终民国之世,国民党统治日愈腐败,竟致城市殊破,经济凋敝,人民困苦,至解放前夕,兰州还只是一个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9.5万人的消费小城市。1949年8月26日兰州获得解放,从此兰州进入崭新时代。第二节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一、自然条件兰州市位于我国西北部黄河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带,市区海拔l520米,与皋兰山最高峰相对高差约600米。黄河水系自西向东纵贯城区,形成了兰州市两山夹一川沿河带状组团式的地形特征。兰州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雨量少而集中,年变化率大,年均降雨量仅324.85毫米左右,年蒸发量却达1486毫米,为降雨量的4.5倍,干旱现象突出。兰州年均气温9.3℃,绝对最高温度39.9OC,绝对最低温度-23.1℃,年平均日照时数2446.6小时,无霜期180天。兰州市区沿河谷分布展开,常年多偏东风,但风速小,静风天数达50%以上,导致逆温层天数多,冬季尤为严重,最高逆温层天数达280天/年,造成烟尘废气不易扩散,紫外线辐射减少70%,对大气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二、工程地质兰州市大地结构属秦祁中间隆起带的一部分,兰州盆地的地质构造判定是由几次大的造山运动和小曲挠作用造成的。海西宁运动造成了榆中——兰州——永登的凹陷带,堆积成白垩系内陆盆地积地层,其层厚超过172米;造山运动又使上述内陆积地层发生褶皱,形成了白塔山南麓大断层,并在桑园峡附近有岗岩侵入体;第三系末期的陇山运动,又使第三系红色地层发生轻度褶皱和曲挠,在此基础上堆积了第四系地层;上新晚期随着黄河的发育相继形成了兰州地区水系,奠定了兰州市地质地貌的基本骨架。兰州市区最古老的地层为太古代皋兰的变质岩、片岩、石英岩;次为白垩系砂页岩及第三系红色地层构成的各区基岩,其上部为第四系地层,在市区内分布广泛。此类地层一般底部为砂砾石层,上部为风化黄土盖层,且此盖层又多系钙质硬性土,其土粒极细而呈竖劈开状,故易被水灌入而具有黄土湿陷性能,除沿河滩地及河心滩等低洼地段湿陷量较小或不具湿陷性外,二级阶地湿陷等级一般为I—II级,高级地段为II—III级,甚至超过III级。市区四周的黄土梁峁和各级阶地还由于黄河的摆移和人类活动等因素而产生的滑坡、泥石流、黄土喀斯特、掏沙井、人工杂填土及淤泥层等不利的地层地质结构,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隐患,本次规划应十分重视。兰州市区工程地质依据岩(土)体的稳定性差异划分为稳定性好、中等和稳定性差的I、II、III级分区和按工程地质特征及施工条件的差别划分为条件好、较好和条件差的I1、I2、I3;=2\*ROMANII1、=2\*ROMANII2、II3和III1、III2、III3等三级种亚区。岩(土)体稳定性好和较好的I、II类分区及施工、地质条件好和较好的I1、I2和II1、II2类亚区地段,适宜安排城市各类建设用地,而对其余III类分区及I3、=2\*ROMANII3等稳定性差的地区在安排建设项目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地质处理措施,以安排中、低层及抗震结构建筑为宜,并严禁在构造带上修筑建筑物。同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市区范围内的滑坡、泥石流、黄土喀斯特、掏沙井、淤泥层及人工杂填土层等不利的地质因素,杜绝各种隐患发生,确保城市安全。第三节行政区划兰州地处甘肃中部,位于东径102°36'——104°34',北纬35°34'——37°07'。东部和南部与定西地区接壤,西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毗连,西与青海省为邻,北与白银市和武威地区相通。兰州市现辖五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三县(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十七镇,七十四个乡。兰州市域总面积13086平方公里。第二章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第一节原总体规划实施概况一、l954年国家批准实施的兰州市总体规划,是在原苏联专家参与下编制的,规划成果在苏联展出后,曾受到国内外好评。该规划原则确定了兰州的城市性质、规模、用地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为兰州市自“一五”以后二十年内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二、1979年国家批准实施的第二版兰州市总体规划,是一版比较切合兰州实际的城市总休规划,主要体现是:1.功能分区明确,用地布局合理。原规划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兰州市地形和用地条件的基本特征,紧密结合市区用地实践,采取带状分区组团式的用地布局结构形式,形成了明确的城市功能区划和合理的用地布局结构,为城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对城市基础设施,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给水、排水、供电、通讯、防洪等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分析和研究,其规划方案是基本可行的。3.自80年代以后又相继制定了兰州市各区的分区规划、重点地段的控详规划、近期开发小区详细规划和12项城市专业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因而,近十多年来对兰州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原规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4.但是,鉴于原总体规划形成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70年代末,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对于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无法做出充分的估计和科学的预测,以致规划尚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确定过低;对兰州市经济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研究不够,就小兰州规划兰州,不能充分发挥大兰州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缺乏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够,没有重点突出兰州高原山水城市的特色风貌。为适应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需要,对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第二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任何城市的总体规划,都是为实施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服务的,规划不能一成不变,必须紧紧跟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不失时机地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和发展完善,才不至于失去规划本身的意义。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发展,客观要求加快兰州市的发展。目前,随着国际局势缓和,欧亚大陆桥的贯通以及我国对外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特别是加快对西部周边国家的开放)形势的出现,加快西北地区的开发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重要区位点的区域中心城市,必须进一步发挥和加强兰州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作用。特别是90年代末,国家明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兰州的经济战略地位、城市发展形态和总体布局结构早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为此,对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再次修编已是势在必行。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需求,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随之变动以适应发展要求。鉴于兰州市原城市总体规划均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虽起到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变革的形势无法进行充分的估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也不可能做出科学的预测,(目前城市的用地和人口规模已突破了原规划控制指标),这就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原来由计划经济项目导向的城市发展格局,已由市场经济项目导向的格局所取代,这就需要城市的总体规划从思想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以市场经济、开放竞争为出发点,增强动态应变和综合超前的意识;在规划内容和深度上更要有所创新和发展,使城市总体规划在战略上对城市发展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在战术上则更具备适应滚动发展的伸缩性和便于操作实施的灵活性。所以,在继承和发扬原规划优点的基础上,切实做好跨世纪新兰州的总体规划修编,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三、国家、省、市政府对兰州市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客观需要尽快修编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兰州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也是最大的石化、炼油综合工业基地。近年来,新疆油田开采取得重大进展,青海天然气资源的发现,特别是通过兰州的中亚至我国西部输油管道的铺设及新亚欧大陆桥贯通等均为兰州的石化工业基地的再度振兴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另外国家、省、市政府对兰州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制定了新计划。早在1987年国家计委编制上报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草案)中,就将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地区列为全国l9个近期国土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并将兰州市定为全国7个跨省区作用的中心城市。按照1995年建设部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布置“九五”城市规划工作时指出:“要做好跨世纪总体规划的修订,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问基本完成此项工作。要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发展方向、城镇的相互关系、完成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依托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要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坚决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原则”的要求,修编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也是形势所迫。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兰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思路的安排,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是本规划最根本的宗旨。第三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坚持国家实施两部大开发战略和兰州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以强市富民为根本目标,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经济结构调整为关键,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超常规促进兰州大发展。2.继承和发扬原规划的优点和特色,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积极探索当代城市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征,切实做好既体现兰州山水城市特色风貌,又代表时代发展新水平的城市总体规划。3.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原则。加速城市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轴线,突出强市富民根本目标,切实安排和协调好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关系,达到三者效益最佳组合和统一的效果。4.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逐步改善和优化用地结构,切实安排好各类建设用地,创建良好的生态和人类生存空间环境。5.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结构,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和加强辐射能力,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二、本次修编规划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5.《兰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发展规划》第三章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新世纪开始,兰州市将在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在国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