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美术自三国始至隋统一(220~589年),民族融合,外来输入和国有科学文化充分发展,文艺不依附于权势而进入自觉的时代,体现了文艺本身的特征,增强了艺术的独立性,开辟了艺术的新领域。山水诗和山水画随隐居之风而发展,艺术作为礼教的辅助作用减退,突出了作为陶冶情操的功能。山水画开始独立发展,人物画从重外形转变为重神韵。(一)佛教美术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美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而兴起。佛教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间,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随着佛教的输入,佛教艺术也在我国迅速展开,并于公元四世纪东渐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和百济国,再东传日本。一、寺院建筑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修建应时而兴,南北朝时期最盛。1、南朝佛寺:刘宋时全国有佛寺1930所,建康寺院59所;萧齐24年,全国佛寺2015所,建康新建寺院26所;萧梁(503~557年)进入南朝佛教发展的鼎盛期,梵宇琳宫,遍布江南,盛造佛像,50余年间,寺院数量已达2846所。2、北朝伽蓝:《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名寺43座,东汉明帝初建白马寺,至北魏迁都洛阳之前,洛阳寺院不过42座。北魏正光(520∼524)年间,全国寺院达3万所,洛阳城1367所。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文帝为天竺僧人佛陀(一称跋陀)所建禅院。建筑壮观,气派宏大。进入山门,有天王殿、大雄殿、跋陀殿、阎王殿、钟楼、鼓楼等建筑群。保存自唐以来的众多碑碣石刻,如唐王知敬书写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以及《太宗文皇帝御书》,宋代米元章书写的《第一山》、《宜山画竹》等。少林寺河南嵩山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灵隐寺杭州始建于东晋二、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1、神性与人性的融合;2、环境与心境的结合;3、严格按照佛门等级进行艺术处理,突出佛的主尊地位,与其弟子主次分明,动静相间,取得感化人心的效果,最终达到宣传佛教教义的目的。三、我国的石窟艺术:1、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约10公里的戈壁山崖下,南临木扎提河。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红色的意思,原指泥沙俱下的红色的河水,石窟因此而得名。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分东西两区,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沟东区有110多个,沟西区有120多个。只有75个洞窟的窟形完整,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和残存的佛像。克孜尔石窟谷西区外景《天宫伎乐》:克孜尔石窟第77窟《伎乐》:克孜尔石窟第77窟后室窟顶《萨缚燃臂当炬》克孜尔石窟第17窟券顶东侧壁《菱格本生和因缘故事画》克孜尔石窟第38窟券顶东侧壁《听法菩萨》:克孜尔石窟第38窟前壁上方右侧2、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的鸣沙山下,前临宕泉河,面对三危山。开凿于晋永和九年(353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现存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身,壁画45000余平方米。藏经洞:敦煌莫高窟第17窟内洞窟一角: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南角(西魏)《坐佛像》第432窟中心柱东向龛彩塑(西魏)《菩萨》45窟西龛内北侧(盛唐)高185厘米《割肉贸鸽》第254窟北壁中部北魏纵165厘米横横168厘米《菩萨》290窟中心柱南向龛外西侧北周高122厘米《菩萨》四二0窟西龛内南侧(隋)高二四三厘米《沙弥守戒自杀》第257窟南壁中层(北魏)纵100厘米横570厘米《萨埵本生》第254窟南壁中部(北魏)纵165厘米横172厘米《涅槃图》第428窟(北周)纵210厘米横235厘米《维摩诘经变》第103窟(盛唐)纵75厘米横74厘米维3、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初年(公元460年)至正光末年(公元524年),位于大同之西三十里、面临武州川的云冈堡武州山。云冈石窟沿武州山南麓,自东向西绵延一公里,全部编号为43个洞窟,其形制较大的洞窟(长宽超过五、六米)约20余个,造像51000余尊,是由皇家经营的第一所大型石窟。云冈石窟: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460~465年高1400厘米云冈石窟第16窟主佛460~465年高1350厘米《释迦如来立像》云冈石窟第26窟5~6世纪砂石129×40.5厘米法国国立东洋美术馆藏。4、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伊水两岸,太和17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此开凿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由皇家直接经营,用工80几万。现存石窟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1)宾阳洞:四面都雕得密不透风,没有空地,正壁中间排列着以释迦牟尼为中心的五尊雕像。(2)奉先寺:始修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四月一日,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十二月三十日毕功,只费时三年九个月,用皇后武则天施助宫中脂粉钱二万贯修凿。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宾阳中洞西壁造像北魏高842厘米奉先寺庐舍那佛龛龙门石窟西山中段唐代高2200厘米。庐舍那佛坐像龙门石窟奉先寺西壁中央唐代高1417厘米5、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40公里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坐西面东。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现存造像大小共776尊(其中石雕694尊、泥塑和石胎泥塑共82尊),佛像最高为2700厘米,最小仅25厘米。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83个,壁画900余平方米。169窟是历史最久、内容最多、价值最高的洞窟。在北壁上有西秦“建弘元年岁在玄号三月廿四日造”(公元420年)的墨书纪年。炳灵寺石窟:甘肃永靖县炳灵寺石窟169窟(西秦)炳灵寺石窟169窟(西秦)佛龛:第一六九窟第6龛(西秦)高一二三厘米6、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45公里处的秦岭山脉西端,创建于十六国的后秦时期(384~417年间)。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各代都有修凿或修缮。现存洞窟194个,泥塑像、石雕像70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第12窟正壁左胁侍菩萨泥塑(北周)高96厘米《交脚弥勒菩萨》第142窟右壁泥塑(北魏)高147厘米《胁侍菩萨与弟子》第121窟正壁右侧泥塑(北魏)菩萨高123厘米弟子高122厘米《维摩居士》第102窟右壁泥塑(西魏)高140厘米《造像碑》第133窟第10号造像碑花岗岩石刻(北魏)通高137厘米(二)绘画绘画史上非常活跃的时代,与两汉相比,作品产生了质的变化,其重要原因:1、书法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直接影响了绘画;2、文人正式登上画坛,书画的结合,使绘画迎来了新的局面。我国古代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的画家出在魏晋。一、三国两晋时期的著名画家:1、曹不兴(吴):主要画人物,也是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2、卫协(晋):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善于表达对象的内在气质,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3、陆探微: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4、张僧繇:萧梁时期最活跃的画家,有较高的写实能力,创立了佛像绘画及雕刻中的“张家样”。二、顾恺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书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1、顾恺之人物画的特点:(1)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2)注意细节的刻画,以微小的细节衬托人物的个性和风貌;(3)注意用背景烘托人物的性格;(4)把文人的审美趣味,带入宗教画。2、顾恺之的三篇画论:《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3、顾恺之流传下来的三件作品:(1)《女史箴图》:唐摹本,共九段,依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原件在英国伦敦博物馆。(2)《烈女传·仁智图》:宋摹本,根据《古烈女传·仁智传》所绘制。(3)《洛神赋图》:宋摹本,根据曹植《洛神赋》所作,分段将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三)绘画理论一、魏晋画论:1、曹植《画赞序》:提出绘画的教育作用。2、顾恺之的三篇画论:(1)《魏晋胜流画赞》:讲摹写要法,提出“以形写神”的论点。(2)《论画》:记述戴逵等魏晋时期名画家的21件作品,并评论优略。提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将山水排于第二位,说明山水画在东晋时已经很大的发展;迁想妙得:突出形象思维。(3)《画云台山记》:记录构思山水画的经过,描述《云台山图》山石涧流的险峭之势,山峰上的孤松,山中穿插着凤鸟“婆娑体仪,羽秀而祥轩尾翼”,白虎“匍石饮水”等。有助于了解早期山水画的内容和风格。二、南朝画论:1、宗炳《画山水序》: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著述,强调山水画的“畅神”作用。2、王微《叙画》:山水画论,提出书法与绘画的关系、用不同的笔法塑造不同的形象、作画时的感情活动等问题。3、谢赫《画品》:第一部系统品评绘画的重要著作。将三国时期曹不兴及其以后的画家27人分隶六品,评论优略。在序论中提出:“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临摹)是也。”4、萧绎《山水松石格》:提出三个问题(1)人品决定画品;(2)水墨和丹青;(3)色彩冷暖感觉。5、姚最《续画品》:续谢赫《画品》,记载20位画家,宋4人、南齐5人、梁8人、外国3人。谢赫《画品》:第一部系统品评绘画的重要著作。将三国时期曹不兴及其以后的画家27人分隶六品,评论优略。在序论中提出:“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临摹)是也。”“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临摹)是也。”三、北朝文献涉及到的画论:1、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述佛寺建筑园林风物的专著。2、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详述佛教在中国的流传。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魏之前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详细记述1252条水道流经地区的地理、历史及庙塔、碑刻、雕刻、绘画、故事、传说等。4、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及各种学问,包括书画理论。

1 / 1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