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考情预测】年份地区题号·分值考点切入角度备注2014浙江19·4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当时的言论叙述江苏10·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者评论安徽18·4中国加入世贸图表材料四川2·4经济特区邓小平言论天津10·4经济特区文字材料北京19·4恢复高考制度报刊报道2013新课标全国Ⅰ35·4中国改革与新经济政策学者评论江苏1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图片山东基能2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粮票天津9·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达仁堂的变迁四川14·12改革开放后的教育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变化2012新课标全国3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海潮”现象安徽18·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表格江苏10·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同胞返乡江苏11·3改革开放思想观念变化福建38·6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邓小平的介绍天津6·4祖国统一大业澳门回归祖国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1.对这一时期政治史的考查,以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实践、新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表现等为重点,多以图片、漫画和时政资料等为载体,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尤其会以国内外社会热点为视角进行考查。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为重点,多以表格、图片和人物观点等为载体,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尤其会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考查点。3.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史的考查,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影响、新时期的教育和科技发展为重点,多以图片、表格和文献资料为载体,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尤其会以教育和科技发展作为考查点。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1.(2014·江苏单科,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真题演练】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四川农民于1978年底至1979年初率先实行的,在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下,这一制度迅速扩展到全国农村,使农民告别了人民公社制度,符合材料“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政府行为,不符合题意。【答案】D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2.(2014·浙江文综,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信息。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材料“公社体制改革后……农业经营承包到户”可知①正确;“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说明②正确;20世纪90年代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③错误;非公有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能起主导作用,排除④。【答案】A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3.(2014·四川文综,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与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等城市的经济基础相差很大,上海的经济基础更好,排除③。当时中国经济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尤其是来自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阻碍,排除②。故答案为D项。【答案】D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4.(2014·天津文综,10)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独立的管理体制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④市场调节为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根据史实可知,“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国家给予这些地区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但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前提是要坚持中央的领导,故②不符合史实,应排除,①③④表述正确。【答案】C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5.(2014·安徽文综,1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 (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材料中H点所对应的时间是2001年,因此可以运用排除法。A项是在1971年;B项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C项是在2001年;D项是在2010年。故C项正确。【答案】C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6.(2014·北京文综,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7年10月21日”,因此可以利用时间进行排除。B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C项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在1983年由邓小平提出;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高校招生改革的信息反映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A项正确。【答案】A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缺陷分析】类别具体内容知识方面对包产到户产生的背景掌握不准确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掌握不全面对经济特区内容和特征的理解不全面对科教兴国提出和实施的时间掌握不全面技能方面迁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第3题,对有关上海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知识迁移和运用不够如第4题,缺乏对经济特区相关优惠政策的迁移和运用对历史地理空间信息的掌握不全面如第3题,材料中“长江三角洲”的空间地理信息阅读材料并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如第1题,关键信息:“反道而行”所体现的对立性如第2题,关键信息:承包、活力等所体现的特征如第5题,关键信息:图表中H点所体现的时间如第6题,关键信息:“1977年和高等学校”所体现的时间和内容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命题视角】视角一从1989年《行政诉讼法》看民权保障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自古“民不告官”,而1989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的《行政诉讼法》破天荒地全面确立了“民告官”制度,这给数千年来信奉“民不可以告官”的中国人带来了心理冲击和思想震动。此后,《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等重要法律纷纷问世,这些“控权”行政法,不仅是现代法制的经典标志,也体现了现代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由材料可知,现代中国()。A.政府不再是法律的制定者B.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C.“民权”得到法制化保障D.民主政治进一步得到完善例题: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通过后,某报刊上发表评论说“这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材料中“行政诉讼法”的内容显示,此法使人民群众可以在受到行政侵害时进行“告官”,体现了“民权”受到法律的保护,C项正确;政府不能制定法律,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主题不符。【答案】C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视角二新中国成立后国共两党长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国民党政权与中国政府长期处于对抗分裂之中,但在蒋氏父子统治台湾时期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为原则与欲图分裂中国的西方势力进行了斗争,当1971年美国提出在联合国“一中一台”席位时,遭到蒋介石的拒绝。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例题: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A.都反映了国共关系的缓和B.都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C.都以“一个中国”为前提D.都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蒋介石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以武力反攻大陆,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要“和平统一”,尽管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以“一个中国”为前提,C项正确。【答案】C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视角三从户籍改革看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改革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在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称,中国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户籍改革一样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例题: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此规定()。A.加速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表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C.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D.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就业有利于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经商”“办服务业”等信息就体现了D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D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视角四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明确了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也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此次南方谈话在国外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英国《金融时报》将邓小平推选为“1992年风云人物”,并在评论中说:“邓小平赞扬经济特区取得的成绩,主张加快发展速度,结果使全国出现经济繁荣局面,几乎可以肯定,中国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是历年来最快的。”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例题:1992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华南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材料中“新浪潮”的实质是()。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入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历史(QG)【解析】1992年邓小平在经济特区视察时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材料中“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的实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开始打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