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复审传染病防控知识应知应会内容一、基础传染病知识1、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时间?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修订通过,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2、法定传染病分几类?各类传染病有多少病种?分甲、乙、丙类,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3、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哪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4、责任疫情报告人有哪些?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5、甲类传染病有哪两种?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哪些?甲类传染病为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疑似病人。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几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2小时内。7、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24小时。8、其它传染病的上报填卡方法?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结核性胸膜炎、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的疾病,也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栏内注明。9、对传染病人应做到哪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0、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结核病知识1、肺结核的诊断分类?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三类。2、肺结核的分型报告可分哪几类?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四类。3、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是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4、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诊断后应如何报告?门诊或病房医生对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做出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的诊断后,应在门诊日志或入/出院登记本上用红笔进行标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开具三联转诊单,应将其中的第一联交给病人;第二联和第三联交给预防保健科,并对病人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后,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5、怎样进行痰结核菌检查?痰中检出结核菌,可确诊结核,但痰涂片阳性还需考虑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一般3次痰结核菌检查可提高检出率。正确的留痰方法是:留痰之前用清水漱口数次,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部分杂菌。留取的痰应是用力咳嗽后自气管内咳出的痰,不要将唾液混入痰盒。初次就诊需查痰者,医生要求送三个痰标本:(1)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2)夜间痰:前一天晚间咳出的痰;(3)清晨谈:起床后咳出的痰,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6、我国现行的结核病防治政策?指定单位---结防所:提供免费的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提供免费的抗结核病药物治疗,提供报病补助和患者治疗管理补助。三、艾滋病知识1、艾滋病的全称是什么?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生存于人体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2、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经性传播:全世界的HIV感染约75%通过此途径传播的。性接触包括同性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播,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均可因接触而相互传染。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HIV病毒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期、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3、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应从哪些方面考虑?诊断主要从三方面考虑:(l)HIV抗体检测经确认试验阳性(本院初筛,CDC确认)。(2)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史。如配偶或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多性伴、静脉注射毒品,接受过HIV病毒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被HIV污染的利器刺破等。在三条中最主要的依据是:HIV抗体阳性。而某些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提示应考虑做HIV抗体检测。4、HIV感染分为那几期?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和艾滋病期。5、简述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有不规则低热在1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直径>lcm,慢性腹泻在4一5次/日以上,体重下降10%以上,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或进展迅速的肺结核、皮肤粘膜的卡波济氏(kaposi)肉瘤等,少数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6、什么叫HIV感染的“窗口期”?HlV感染后2一4周,机体HIV抗体出现阳转,这段从感染HlV病毒到血清HIV抗体阳转的时间,称为窗口期,其时间长短因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应答不同而异,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所采用检验方法的敏感度。7、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包括哪些?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有: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念珠菌性食管炎、神经系统疾病、卡波济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不分种族,年龄,男女均可感染,以中青年占多数。9、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的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0、艾滋病的治疗原则?目前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药物,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抗HIV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支持疗法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11、中国预防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四免”指的是:①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②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③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④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12、医院内发现HIV感染待确认病人的报告处理程序?①首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向病人收取身份证复印件1份,及时送交预防保健科(报告卡必须填写病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详细住址);②预防保健科人员对病人进行追踪、流调、咨询,将流调表送往检验科;③检验科负责将待确认病人的血样和流调表一同送往市CDC;④市CDC将确认检查结果直接通报病人(隐私保密权),不向医院反馈最终结果。备注:门诊医师对疑似病人开单时,必须在门诊日志上登记病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详细住址。13、HIV免费监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自2011年5月起对我院所有非手术住院病人实施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检测,上级要求检测率是多少?住院病人100%检测率。四、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知识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病例定义?(1)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2)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2、常见的AFP病例包括哪14种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3、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要求?医院相关科室承担住院患者AFP病例粪便标本的采集任务,专人负责,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粪便标本,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48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8克(约为标本盒的1/2)置专用粪便盒内,-20℃保存。采集齐后立即交市疾控中心,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伊犁州友谊医院传染病报告程序一、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二、其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或疾病)疫情报告程序:↓↓首诊医师诊断传染病或传染病疑似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对于甲类、甲类管理的疾病以及麻疹患者时,医师电话通知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收卡核对登记登陆国家CDC疾病检测信息网站进行网上直报首诊医师接诊不明原因传染病(或疾病)汇报科主任电话通知医院疫情报告人员预防保健科科长报告市CDC医务处处长报告院长、副院长上报州卫生局医政处、局办公室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进行网上直报组织院内大会诊组织州专家委员会讨论、决定、明确诊断诊断明确明确诊断不明确传染病的处置规范一、服务对象:医院内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即相关人群。二、服务内容:(一)发现、登记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二)报告1、报告程序与方式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3、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工作,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三)处理1、病人处置对经疾控中心确认的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①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对可疑病人的留验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均可强制执行。②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③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管理。2、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3、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州、市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工作。4、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州、市疾控中心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管理工作。(四)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8传染病的处置流程发现、登记报告处理1、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2、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1、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2、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或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4、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