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末端电动机起动电压的计算采用接触器控制的电动机由于起动时线路压降大,末端电压低于接触器释放电压,接触器自动释放。电动机停电后,末端电压迅即恢复,在起动按钮尚未复位前,接触器又再次吸合,所以就出现了接触器急剧跳动的险象。由此可知,在输电线路较长时,用接触器起动的电动机,有必要预算它的起动电压,以免发生上述后果。现介绍两种计算方法,供参考。一、图解法以末端电压U2做横坐标,起动电流ID作纵坐标。根据U2与ID的关系式,可以作出两条直线,见附图。附图1、就电动机本身而言,起动电流必须与机端电压成正比,即:ID=U2/ZD(1)式中ZD为电动机静止的阻抗,与给定的电动机有关。在(1)式中可视为不变值。令U2=0,则ID-0,得坐标原点O。令U2=Ue=380V,则ID=KI2,得A点。式中:Ue——电动机额定电压Ie——电动机额定电流K——起动电流倍数,取K=7,连接OA直线,即表示(1)式。2、U2、ID同时与线路电阻有关,并忽略ID与U2的微小相位差,则有U2φ=U1φ-IDRU2=√3U2φ=U1-√3IDR(2)式中:U1φ——线路始端相电压;U2φ——线路末端相电压;U1——线路始端线电压;U2——线路末端线电压;R——单根输电线电阻;令ID=0,则U2=U1=380V,得B点。令ID=kIe,U2按(2)式计算,得C点。连接BC直线,即表示(2)式。U2与ID的变化关系,应同时满足(1)式和(2)式。故交点D就是实际起动I的况点,与D点对应的U'2和I'D就是起动时的实际电压和电流。二、解析法ID=U2/ZD(1)U2=U1-√3IDR(2)得ID=U1/(ZD+√3R)(3)式中:U1——以380V或实际值代入;ZD——380/7Ie,计算代入;R——线路长×导线单位长度电阻,求得ID后,再计算U2=IDZD。两种方法原理相同,结果也一样。图解法直观形象。解析法简便实用。三、计算实例某装机容量为2×11KW,电动机为380V,22.6A。两机组分先后延时自动起动。架空线长300米,LGJ-25导线。进户线长50米,BLV-16导线。现计算第二台机组起动时的机端电压。第二台机组起动时,第一台机组已工作,故线路电流在全压起动时应为:I'D=(7+1)×22.6=181(A)等效阻抗Z′D=Ue/I′D=380/181=2.1(Ω)查导线规格:LGJ-25为1.38Ω/km;BLV-16为1.98Ω/km。R=1.38×0.3+1.98×0.05=0.513(Ω)按(3)式ID=U1/(ZD+√3R)=380/(2.1+√3×0.513)=127(A)U2=IDZ′D=127×2.1=266.7(V)按接触器释放电压以60%额定电压计算,即为226V,少于U2。故机组能顺利起动。若两台机组同时起动,则可能U2=218V,就难以满足自动起动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