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泳作者:毛泽东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新中国成立时,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则作出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面临严峻经济形势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材料二: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被炸毁的广州海珠桥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③多年战争破坏一、经济建设的起步1、面临严峻经济形势2、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4668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49年1952年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9%91%重工业其它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比例中国美国印度钢产量2.37公斤538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一、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1、面临严峻经济形势2、国民经济的恢复3、一五计划的实行(1953-1957)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基础薄弱;国防的需要;工业化的需要)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成就示意图特点:②集中在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煤铁资源丰富;临近苏联)一、经济建设的起步1、面临严峻经济形势2、1952年国民经济好转3、一五计划的实行4、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底)3、三大改造⑴农业⑵手工业⑶资本主义工商业——参加合作社——参加合作社——全行业公私合营(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内容(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组织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全行业公私合营问题探究假设你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公民,你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情有哪些判断?对国内主要矛盾会作出怎样的分析?认为党和国家应如何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探索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问题1:八大对当时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怎样的判断?问题2:八大对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怎样的判断?问题3:这对主要矛盾的实质是什么?问题4: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中共八大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刘少奇在八大上作政治报告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二、探索与失误主要矛盾主要任务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总路线现代化炼钢思考:你认为这样炼出的钢质量会如何?这样炼钢你认为有什么影响?信息:58年全国生产钢1080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2)大跃进(1958)全民大炼钢(2)“大跃进”全国各地竞相以虚假的纪录夸耀2)大跃进(1958)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教训: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对马克思合作制的错误认识: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按劳分配。3)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特点: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平均主义分配教训: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4)三年经济困难(59-61)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同,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二、探索与失误主要矛盾主要任务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3、国民经济的调整(1)原因:(2)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趋势是:A、经济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59-61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中你得出哪些经验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2、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有计划进行,不能急于求成。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66-1968)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文革”时期经济形势怎样?“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2、“文革”时期哪两个时间段经济形较好?为什么?工农业总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加9.2%国家财政总收入809.7亿元比上年增加5.6%国民收入2318亿元比上年增加8.3%材料一: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的情况工农业工业农业总产值或收入4504亿元3219亿元1285亿元比上年增加11.9%15.1%4.6%1、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66-1968)三、国民经济的劫难2、国民经济复苏(1973)原因: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恢复调整1、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66-1968)三、国民经济的劫难2、国民经济复苏(1973)3、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5)原因: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实质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1、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66-1968)三、国民经济的劫难2、国民经济复苏(1973)3、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5)①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必须坚持民主与法制,反对个人崇拜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4、教训: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国民经济的调整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探索与失误中共八大三面红旗国民经济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劫难经济状况较好的两年经验与教训课堂小结1949~19561956~19661966~1976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不断前进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历史再次雄辩的证明: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唯有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开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