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赵怀全来源:《绿色科技》2010年第05期摘要: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基础。针对近些年表现出来的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综合分析,以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城市生态问题为理论背景,提出了系统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46-04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许多城市陷入了交通阻塞、住房短缺、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等困境,其中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走上生态发展之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2生态安全的内涵“生态安全(ecologicalsecurity)”一词于1989年最早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提出,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2000年11月26日我国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指出:国家生态安全是指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所需的生态环境少遭或免遭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时,其生态经济系统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生态安全分类见图1。近几年提出的城市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一个分支。目前城市生态安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城市生态安全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状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而且组成部分也处于安全状态[1]。笔者认为,城市生态安全以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和谐、社会稳定及经济良性发展的状态。龙源期刊网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若干问题当前,我国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和经济生态安全等方面问题。3.1自然生态安全方面问题3.1.1水资源缺乏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2/3,其中40~5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如天津、大连等,80年代就已缺水,需要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解决。而且,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导致一些水资源丰富地区面临污染型缺水问题。3.1.2大气污染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仍属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近年城市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使一些特大城市中氮氧化物污染分担率迅速攀升,在个别城市的一定时期氮氧化物污染已经上升为首要的大气污染。3.1.3水污染我国城市的水质污染普遍严重。城市河流的污染程度北方重于南方,工业较发达的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明显,污染型缺水的城市数目上升。随着我国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却呈上升之势。3.1.4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染我国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排放量在大幅增长,而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相应的处理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几百座城市处于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3.1.5噪声污染城市噪声污染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和区域噪声污染两部分。国家环保总局近几年的检测数据表明,我国重点城市的噪声状况基本属于轻度污染,大部分被监测城市的噪声状况属于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而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所占比例较低。3.2社会生态安全方面问题3.2.1文化和知识结构的变化龙源期刊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的渗入越来越多,中国传统的城市文化格局被打破。新型文化的兴起和新老文化的交替组合等都影响到文化的结构。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人口的知识结构。3.2.2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我国城市化过程存在以下问题:①社会道德观念的淡薄,犯罪类型的多元化;②新老城区的交错、老城区的改造和一些新兴城市的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的混乱;③道路秩序每况愈下,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提高;④部分城市还存在人才竞争不公平、社会管理混乱等问题。3.2.3食品的安全问题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目前关注比较多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②伪劣食物的出现[2];③转基因食品的增多。3.2.4人类疾病的增多现代城市中疑难杂症增加。另外各种传染性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的蔓延比以前严重,自1985年在中国发现第一个艾滋病病人后,截止到2004年9月,中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9067例,其中艾滋病病例20786例[3]。3.3经济生态安全方面问题经济生态安全方面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旅游、贸易、金融、建筑、通讯和科技等方面。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这些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大城市在此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4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对策4.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类在城市生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3],人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市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从而提高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只有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才能使城市生态安全得到根治。4.2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规划龙源期刊网加快城市生态产业的发展,顺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速工业结构生态化建设,促使城市经济走向生态经济的道路。生态经济不仅能够减少污染排放,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城市规划应按照城市各个不同区域功能要求进行区划,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同时在新城区建设中要引入景观生态学方法来规划设计城市建筑,要坚持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5]:①自然优先原则[6];②可持续性原则;③针对性原则;④多样性原则;⑤生态最适性原则[7];⑥文化叠加和美化原则。要与自然协调,减少生态景观破碎化,做好廊道(道路网络)、植被、建筑、文化的景观规划[8]。4.3优化能源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或者传统能源受到清洁利用的城市能源体系,是实现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最根本措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先进的经济形态,目前还存在许多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4.4建设功能齐全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2010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置厂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和垃圾的收集系统,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逐步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4.5加强环境治理,控制污染解决城市污染关键是要控制源头。提倡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的最小排放或者零排放。推广生态建筑,如浙江金华市的生态厕所[9]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不能避免的污染排放要引进最新的、更有效的处理技术,使排污量降至最低。对那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应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1]。引入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系统,结合生态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修复。4.6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龙源期刊网根据城市自身特点,规划和建设从市区到城郊完整的城市绿化植被体系,合理确定绿化用地和规模,加强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搞好城市绿化应加强如下三方面的建设。(1)“森林”入城。把“树木”引入城市中心区,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的根本途径。将林业和园林融为一体,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树木及其中的建筑设施。(2)“绿肺”建设。位于市中心的绿地,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化城市大气质量,并能吸纳噪声和部分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其功能犹如肺脏,因此被称为“绿肺”。(3)“生态墙”建设。“生态墙”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是城市的“立体草坪”。这种墙有美化城市、减少光污染、制氧、除尘、杀菌和消音的功能与作用。4.7建立良好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建设素质良好的环境监督管理队伍和比较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同时,要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觉地改进自身的环境管理,使其达到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快立法速度,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以便有法可依。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分工明确,并采取一个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助、责任定位的方法。管理过程中要有监督体制,加大管理力度。4.8构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RadialBasisFunctionNeutralNetwork)三层前馈网络模型[10],依据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和经济根源,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城市决策者和生态系统管理者提供比较全面的生态安全信息,为建立综合保障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措施及有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5结语城市生态安全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的兴起也必须首先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对不同的城市要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将会是在控制管理单因素的同时如何协调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生态系统各部分和谐,从而达到整体的、稳定的、快速的发展。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陈国阶.论生态安全[J].重庆环境科学,2002(6):1~3.[2]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生态安全敲警钟环境保护刻不容缓[EB/OL].[3]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价报告[EB/OL].=3603,2004-12-01.[4]RachelMay.Ontheroleofthehumanitiesinurbanecology,Thecaseof[5]汪敏,胡聃,王如松,等.扬州生态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2):175~176.[6]OdumEP.Fundamentalsofecology[M].Philadephi:WBSaundersCompan,1971.23.[7]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28.[8]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299~306.[9]张跃西,钟章成,徐俊,等.金华生态城市动力机制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2):37~38.[10]MoodyJ,DarkenC.FastLearninginNetworksofLocally-tunedprocessingDiscussiontheExistentProblemandtheCounterplanoftheEcosystemSafetyofCityZhaoHuaiquanAbstract:TheecosystemsafetyofCityisthecitysociety-economy-thenaturalcompoundecosystemsystemofthecoordinationdevelopoffoun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