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奠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的著作是(A.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B.冯特的《教育心理学》D.斯金纳的《学与教的心理学》C.布鲁纳的《学与教的心理学》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斯金·纳)。B.1898年C.卢梭D.华生3.教育心理学诞生年代是(A.1879年C.1903年D.1902年二、多项选择题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三、判断题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四、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2.1924年,____________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他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型2.以下不属于自我意识构成的是(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B.冲动型C.发散型D.沉思型)。C.自我控制D.自我评价3.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A.关键期B.发展期4.问一名四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是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C.转折期D.潜伏期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说明儿童思维的(A.直观性B.不可逆性)。C.泛灵性D.抽象逻辑5.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第1页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6.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A.认知策略B.学习策略C.认知方式D.认知技能)。D.自我同一性8.个性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性D.沉思性9.妈妈带小明去了“儿童活动中心”,小明就能画出“儿童活动中心”的线路布局图了,这说明小明的认知发展达到了()。A.形式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10.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信任感B.自主性C.勤奋感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D.斯滕伯格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二、判断题1.维果斯基的理论揭示了教学和发展之间的关系。()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适应性。()3.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力只停留在动作水平。()三、填空题1.奥地利生态学家________________最早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2.________________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从学习意识水平来说,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D.言语学习和技能学习)。2.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A.获得B.消退C.分化3.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4.下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的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会跑得很快,这是()。A.条件反射B.逃避条件作用5.()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泛化)。D.替代强化C.回避条件作用D.顿悟第2页A.科学家搞研究发明B.通过编歌谣背圆周率D.儿童尝试走迷宫C.通过听课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6.(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A.程序教学B.组织教学)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学内容进行积极C.个别化教学D.指导教学7.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遵循的学习理论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对以下选项中的哪一个情景最适宜教师每当有行为发生时便给予正强化?(A.小明开始学习了怎样正确地进行倒立)B.教师给三年级学生复习乘法的事实性知识C.小赵已养成了每天交作业的习惯D.小刚上课回答问题不举手9.下面哪种论述是学习与教学的认知观点的最佳例证?(A.学生对所学材料感兴趣是最重要的)B.学生能够得到对与错的即时反馈是最重要的C.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快乐最重要D.学生能够理解并储存所学知识最重要10.当学生改正错误行为时,教师不再限制课间自由活动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11.“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理论史()。D.负惩罚)。A.从众说B.认知失调论程D.观察学习理论C.经典条件反射理论12.学习前的状态对学习的影响是()。A.效果律1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A.发现学习B.个别化学系B.准备律C.练习律D.强化)。C.接受学习D.掌握学习14.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是()。A.福禄贝尔15.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B.班杜拉C.夸美纽斯D.桑代克)。A.替代B.消退C.泛化D.遗忘二、多项选择题1.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几个阶段组成。第3页A.注意B.观察C.保持)。C.效果律D.动作再现D.联想律2.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是(A.准备律B.练习律三、判断题1.学生张三因为上课打瞌睡而被老师用粉笔头打了两次,吓得李四再瞌睡也强打精神认真听课,这是班杜拉说的替代性强化作用。()2.学习的实质在于掌握系统的知识。()3.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四、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感情、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式,他主张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五、名词解释题逃避条件作用第四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是概念掌握的标志和根本目的。A.掌握概念的定义B.运用概念C.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D.比较两个概念的不同2.小明将黄瓜、白菜、胡萝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概念学习)。D.辨别学习3.小明经过思考后能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与日期匹配起来,按知识分类的类型,小明掌握了哪种知识()。A.陈述性知识4.小明阅读了10遍后将课文背诵了下来,按照适当过度的学习要求,要达到最佳记忆B.程序性知识C.符号性知识D.时间性知识效果,他需要再阅读()。A.2遍B.3遍C.5遍)。D.10遍5.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为(A.命题与命题网络B.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D.语义网络模型C.原型6.()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第4页A.迁移7.学习“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8.()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B.引导C.应用D.理解)。D.原理学习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二、多项选择题1.知识理解的标志是(A.知道“是什么”C.能举例复述)。B.知道“为什么”D.融会贯通2.小强平时读书很用功,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能够自觉复习,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不懈怠。背诵语文、数学等有关知识时,总是一字不漏。尽管学习很刻苦,所花时间比别人都多,但总是事倍功半,一到考试,该记得记不住,记得不准确,成绩不理想。针对小强的情况,应如何帮助小强提高记忆效果?()A.让小强再多背几遍,十遍不行就二十遍,二十遍不行就五十遍B.让家长多督促其反复背诵C.帮助小强全面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建立意义记忆D.根据小强的实际,教会他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记忆质量三、判断题相对于适度学习,学习程度超过百分之百则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是不必要的。(四、填空题)1.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理信息、词汇、图标等的学习属于________________学习。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可分为知识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三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阶段。五、简答题简述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第五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动作要领,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一任务在操作技能形成中的哪一阶段完成()。第5页A.操作熟练阶段C.操作模仿阶段2.技能形成的关键是(A.大量练习B.操作整合阶段D.操作定向阶段)。B.知识储备C.学习迁移D.及时反馈3.张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电脑打字时发现,学生练习电脑打字半个月以后,成绩一度停顿下来,虽有练习但成绩不见提高。这一现象证明了技能形成中的(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4.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A.活动技能B.学习技能C.一般技能5.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D.消退现象)。D.认知技能)。A.加里培林B.维果斯基C.布鲁纳D.贾德6.吹拉弹唱属于(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识记技能D.认识技能D.熟练阶段7.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联结阶段B.认知阶段C.自动化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阅读B.吹拉弹唱2.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有()。B.命题写作)。C.运算C.行走D.记忆A.写字D.踢球三、判断题操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和展开性的特点。(四、简答题)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刚上一年级的小刚,上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老师说:“你的话梅是哪儿的?”小刚说:“妈妈买的。”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小刚说:“用钱买的。”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的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第6页别。”你分析一下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小刚的(A.接受知识能力)。B.个性发展水平D.道德认知能力C.智力发展水平2.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前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准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3.在态度的形成过程中,个人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的现象叫()。A.从众B.服从4.提出儿童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教育家是(A.杜威B.皮亚杰C.科尔伯格C.认同D.内化)。D.班杜拉5.“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这一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6.在主题班会上,王老师与学生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形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共识,并要求大家互相监督。这种品德培养的方法是(A.树立榜样B.价值辨析)。C.群体约定D.有效说服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8.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行是基础,知是关键)。B.知是基础,行是关键D.意是基础,行是关键C.意是基础,情是关键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属于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B.树立良好的榜样D.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