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生的个体差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学生的个体差异讨论理解个体差异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吗?为什么?因材施教教育名言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3.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4.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5.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李老师一边喝着茶一边批改卷子。像往常一样,每次考得好的都是同样的几个学生,而有一拨学生总是垫底。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补课、附加的家庭作业等等,总之几乎他能想到的都做了,不管李老师怎样努力,他们总是不能达到他的期望。[案例]李老师的惊喜一天,李老师的思维方式突然改变了,因为前些天他读了一些关于评价某些活动价值的文章,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于是李老师决定在他的代数和几何课上增加一个新的要求,即出一道数学题,并解决它。题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同学们能够将课堂上所教的概念和知识用于这个课题之中就行:学生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可以提出创造性的证据,可以写数学史方面的论文,或者其他选择。令李老师感到惊奇的是,一些有创造性地、激动人心的作品出自那些平常被认为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的作品表明他们不仅理解了概念,而且还会以创造性的方式加以应用。李老师发现,应该通过更宽泛的方式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不能仅仅只看数学考试成绩的高低。第三章学生的个体差异个别差异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第一节个体的智力差异第二节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第一节个体的智力差异智力是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经验看法1.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桑代克)专家观点2.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这是智力的三要素(比纳)33.获得或占有知识的能力(亨曼)4.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林崇德)一、什么是智力2.处理抽象事物(如观念、符号、关系、概念、原理)的能力而不是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智力的核心成分瑞文智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1938年设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属于渐近性矩阵图,整个测验一共有60张图组成,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该测验旨在测试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尤其可以测量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息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学习能力微软公司应聘者的测试题:情境:有两个房间,一间房里有三盏灯,另一间房有控制着三盏灯的三个开关,这两个房间是分割开的,从一间里不能看到另一间的情况。问题:要求应聘者分别进这两房间一次,然后判断出这三盏灯分别是由哪个开关控制的。3.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处理新情境的能力,而不是对熟悉情境作单纯熟练反应的能力。智力的核心成分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与个体差异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二因素论,认为智力包含两种潜在的因素,◆第一种是单一的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人的所有智力活动,如掌握知识、制定计划、完成作业等,都依赖于g因素,即每一项智力活动中都蕴含着这种普通因素。谁的g因素数量高,他就聪明;如果一个人的g因素极少,那他肯定愚笨。◆第二种是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他发现有五类特殊因素:①口头能力,②数算能力,③机械能力,④注意力,⑤想象力。他认为可能还有第六种因素,即智力速度。心理学家后来采用标准化的试题和严格的测试方法来测查个体的g因素,并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智商就是IQ,是心理学智力测验术语: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智力商数如一个8岁小儿,经智力测查,其智力水平相当于常模中10岁小儿,因而,此小儿的IQ=10/8×100=125。智商是200分制,90~110分者属正常智力范围,120~140分者为聪明人,140分以上者称天才。分数越低表示智力越差,70分以下者为智力低下,其中50~70分者属愚笨,25~50分者为痴呆,0~25分者为白痴。斯皮尔曼的这一理论是最早的智力理论之一,对智力落后教育的一种鼓舞,智力落后儿童的一般智力低于正常儿童是绝对的,但是也有些特殊儿童拥有一些特殊的能力,因此对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给予了支持。2、美国心里测量学家卡特尔和霍恩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主要和神经生理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很少受社会教育影响,它与个体通过遗传获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联系。例如,瞬时记忆、思维敏捷性、反应速度、知觉的整合能力等。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晶体智力:主要是后天获得的,受文化背景影响很大,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是流体智力运用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产物。例如,知识、词汇、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它包括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流体智力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晶体智力代表了知识的积累,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意义:把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与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区分开来,不仅在智力研究中给了人们很大启示,对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1、多元智力理论三、智利的系统理论与个体差异光芒四射的各类名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肢体-动觉智力人有七种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二)多元智力理论言语智力: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代表人物:诗人,小说家,演讲者,雄辩家。训练活动:阅读,词汇量,正式发言,写日记,创造性写作,作诗,辩论,即席演讲,幽默和开玩笑,讲故事。数学-逻辑智力: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代表人物:侦探、律师、科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统计学家。训练活动:对符号和公式抽象,编写大纲,图形组织,数量顺序,计算,译解代码,表达关系,演绎推力,问题解决,游戏模仿。音乐智力: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代表人物:音乐家,作曲家,乐队指挥,录音工程师乐器调音师。训练活动:节奏练习,发音练习,打击乐器,环境声音的辨别,乐器声音的辨别,唱歌,音调模仿练习,音乐表演。肢体—动觉智力: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代表人物: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杂技艺人。训练活动:舞蹈训练,角色扮演,身体姿势训练,戏剧演出,武术,身体语言模仿,运动和游戏。训练活动:肖像指导,想象训练,配色训练,构图和设计,着色练习,素描练习,异想天开,雕刻练习,摄影欣赏。空间智力: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代表人物:水手,飞行员,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训练活动:反馈发出训练,反馈接受训练,直觉他人感情,合作学习,人际沟通,移情训练,他人动机觉察训练。人际智力: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代表人物:教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训练活动:沉思方法,元认知技术,思维策略,心理聚焦技巧训练,复杂的自我表象,自我中心训练。内省智力: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代表人物:心理学家,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禅师。在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自然智力: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如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地质特征和气候。代表人物: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农民、人类学家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启示一:教师应该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在加德纳看来,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儿童的智能都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面开发儿童的潜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此,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是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启示二:教师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存在许多不同的、相互独立的能力,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强调教师应该给每个儿童均等的发展机会。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启示三:教育应该促进儿童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教育并不是让儿童片面地发展,而是在发展儿童智能强项的同时,引导他们将自己从事智能强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以及意志品质迁移到其他弱项领域中去。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启示四: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培养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教育要由“发现和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变为“创造适合每一名儿童的教育”。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2、三元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斯滕博格1985年在《超越智商》一书中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加工过程。智力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思维、信息处理的能力;语言能力。如推类、学习词语创造能力:阐明新思想、联合非相关事实的能力;处理新异情境以及自动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创新能力。如为新方案找到解决方法实践能力:适应改变了的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以最大限度利用机会的能力;在特殊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时避免干扰。斯滕博格认为智力的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这不同的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情境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其响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得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作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解释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经验关联起来,解释与信息加工成分相关的不同水平的先前经验。三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教师需要关注每一种学习行为对发展智力三个方面的作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第二节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