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城市群经济形态及发展规律 推动广佛成为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主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把握城市群经济形态及发展规律推动广佛成为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共佛山市委政研室“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组【编者按】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佛山调研时提出:佛山要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努力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探索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中共佛山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围绕“两转型一再造”进行了战略部署,全市干部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努力开创佛山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本刊组织了一些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最近,广东省委提出,要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建设亚洲的最发达经济区域,并通过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今年六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佛山考察时指出,佛山应着力推进“两转型一再造”即“产业发展转型、城市发展转型和环境再造”,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和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排头兵。这是省委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作出的事关广东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指明了目标方向。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集群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内在规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研究和把握城市群经济形态及其发展规律,对于促进广佛都市圈进一步融合,加快推进佛山的现代化大城市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城市群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城市群”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提出的,意指“巨大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其特征包括:(1)以2500万的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的庞大空间;(2)以国际化大城市为核心,沿轴线发展形成的枢纽;(3)职能分工合理的多中心城市网络;(4)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及其基础设施。当今世界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大纽约城市群、美加大湖城市群、大东京城市群、英国城市群、西北欧城市群),代表了其本国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巅峰力量。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成长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参与国际竞争新的地域单元,带动着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群经济是通过生产要素和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产业和人口在特定区位的双重极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化经济。城市群经济发展形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优越的经济地理空间。中外城市群拥有经济发展的优越地理位置,大都处于产业集中、居住集中、交通集中、人口集中、城市集中的平原地区或沿海地带。(二)支配的经济龙头地位。中外城市群拥有不可替代的经济发展地位,通常是对外贸易门户、现代化工业基地、商业金融中心,是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是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在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的支配作用。(三)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是一个一体化的整合体,其内部分为不同的层级,拥有数个大的中心城市和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其中,中心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引力中心,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二级城市与中心城市有着清晰的功能分工。世界上已形成的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都是由两个以上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组成,在全球城市中属于国际一二类都市。(四)发达的区域交通网络。国外城市群大多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城市群区域内除城市用地外,还有大片的农田、林地相间,作为获取新鲜农产品、提供游憩场所和改善环境的空间有机组成部分。(五)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外城市群在产业空间上表现为集群发展模式,以垂直和水平分工方式聚集发展产业集群,进而发展为若干个并相互交叠覆盖的产业聚集带和聚集区,逐步形成区域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竞争力。(六)高度的开放经济体系。城市群经济是一种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的经济。中外城市群大都濒临海洋,具有发展国际间联系的最佳区位、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是连接海内外市场的枢纽,参与国际分工的桥头堡。其拥有的强大内聚力和外张力,使城市群比起其他单独区域,具有更强的经济吸引辐射能力和更高的经济外向度。(七)密切的区域经济联系。中外城市群在地理空间选择上的高密度,以及在区域经济规模上的大容量,决定了城市群区域内城市和产业之间具有高度密切的经济联系,城市群内经济活动高度活跃,经济发展趋向一体化。(八)清晰的三次产业分工。专业分工、错位发展是城市群经济在产业空间布局上的一个明显特征。国外城市群的产业专业分工比较清晰,中心城市与二级城市、外围城镇在三次产业布局上呈现圈层化的逆序分布形态。(九)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城市群内的区域市场是一种地理形态邻近或产业链条完整的市场空间形态,其特点是以区域分工为基础,以其范围具有相对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统计性的地理空间为依托,以区域内的城市为市场节点或核心,拓展市场域面,联系全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开放性市场。城市群经济区域通常采取统一的市场开放政策,以加强区域经济的同质性和相互渗透融合,提高市场空间配置效率,实现市场资源共享和经济一体化。二、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和内在经验,从中可以发现和把握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集聚与扩散双重作用的产物。城市功能的集聚与扩散,导致了城市的发展、新城镇的出现乃至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城市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促进了城市间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多层次非实体融合,最终导致形成城市群经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体现在:(一)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的结果,是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与扩散,区域内城市的互为开放与关联,是城市群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规模经济的发展,包括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大城市流动和聚集,同时向大城市的周边城市扩散。在集聚经济的作用下,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在区域内大量集聚,逐渐形成城镇密集区,城市之间通过产业关联或其他方式建立密切联系,形成合理分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扩散效应作用下,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开始向城市外围扩散,逐渐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的产业关联密切的城市经济圈。(二)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并伴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和制造业的发展而壮大。工业化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化进程中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城市群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缺的条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迅速集中,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城市密集地区,出现了城市群现象。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欧洲城市群。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美国从英国手中夺得了“世界工厂”称号,形成了美国的城市群。第三次技术革命,美国传统制造业转移到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到60年代初,日本替代美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以东京—大阪为轴线的庞大城市群。80年代初,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和中国的东南沿海转移,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和中国沿海城市群。全球产业中心的转移,加速了城市群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三)城市群经济的发展,缘自于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的牵动,沿交通轴线集聚与扩散成为城市群经济活动空间拓展最普遍的规律。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主要由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物质性网络,以及市场中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形成的非物质性网络构成,其中,交通网络和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群经济的产业空间演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交通运输业发达的港口城市凭借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如石油、化工、钢铁工业等相应的传统产业,大量的不同规模的产业包括其配套产业、前后相关联产业和服务产业受集聚效应的作用而在某一区域集聚,导致了区域大批城镇的迅速发展,这些城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经济联系而最终形成城市群经济。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内部向心集聚的同时,扩散辐射作用也不断强化,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群空间扩展并改变着城市外部形态,另一方面直接改变着城市群的区域条件和作用范围,产生新的交通优势区位、新城市或城市功能区,进而改变原有的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四)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企业区位选择行为驱使、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引导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群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是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以及政府有计划、分步骤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行为选择对城市人口分布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量企业向某一区域集聚,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提升城镇之间经济联系程度,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大批城镇在这一区域形成、发展、集聚,最终导致了城市群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主要是通过相关政策、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投资软硬环境的完善,对区位环境和城市发展施加影响;通过产业政策及其配套政策引导企业区位选择,共同制定相应的协调机制以协调城市之间的产业布局、城市布局、城市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网络建设活动,促使相邻城市在核心城市周边集结,进而促进城市群经济的形成。总之,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工业化进程和核心城市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内城市间存在的紧密经济联系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实现城市群区域内一体化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三、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广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从世界城市群的发展进程和演进规律分析,佛山和广州事实上已经在空间上形成一体化,正处在都市圈的发展阶段。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实施广佛同城化战略,是两地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都市圈内城市的同城化发展,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实现:一是快速交通网络的构建;二是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及环境资源的共同利用保护和治理修复;三是合理产业分工的形成;四是城市功能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根据这一规律,实施广佛同城化战略,其核心在于:以区域发展一体化为总目标,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为原则,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先导,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合理分工为主线,以整合城市资源为切入点,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实现广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最终走向统一的大都市区。实施这一战略,要研究和把握几个重大问题:(一)广佛都市圈要成为珠三角一体化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在推进珠三角一体化,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的进程中,广佛都市圈应当成为先行者和主力军,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打造成为珠三角城市群乃至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的核心区域。一是在粤港澳合作中,广佛地区的作用是任何地区都不能代替的。佛山与广州地域相连,同根同源,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同是我国改革开放核心地带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又与港澳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天然的、全方位的、其它地区又不可能代替的最广泛的联系。二是广佛地区的同城化水平、一体化水平与其它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相比是较高的。通过这几年的不断融合,广佛同城化一体化进程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三是广佛经济圈将成为推动粤港澳合作、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龙头。粤港澳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经济中心,离不开规模实力较强、产业水平较高的广佛都市圈的发展和贡献。广佛地区的产业优势明显,市场机制完善,已经形成一套对外经济贸易的体系和渠道。通过城市产业的整合、提升、优化,广佛地区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建立起一条比较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粤港澳合作区打造世界级经济中心的进程中发挥其核心龙头作用。三是广佛地区可以成为粤港澳合作区的交通枢纽。广佛地区处于粤港澳三角区A字型的顶端,面向港澳,辐射内陆地区。现有的大机场、大港口还有新的广州火车站,也是正在规划和建设的整个广东地区的大型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