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文学专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加强诵读,培养“文言语感”。•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文体知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传记文学作品的理解。•3、根据语境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过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通过比较阅读,学会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和人物的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4、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个人品质和创新思维。•5、通过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和作业完成中的选择空间,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恰当、简明、有感染力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的能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6、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的能力。•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库等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课外阅读篇目,以读后感、评论、人物传记等多种形式进行写作尝试,学会多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3)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史传文学作品中人和事,学习在历史中看文学,在文学中看历史,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中国史传文学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它具有历史文学的一般特性,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二种成分。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著作。•《二十四史》都属于史传文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除《史记》是通史且为个人写作外,其余都是断代史,•《左传》的文学色彩•《左传》虽是历史著作,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第一,文学的剪裁和历史的故事情节化。•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第三,生动的战争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第四,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思想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战国策》成语•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大庭广众——以敞大众。•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反璞归真——颜斶chu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春秋战国的名字•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常加一个“不”字,如韩不信、申不害、吕不韦等,这个习惯一直沿续到东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表明春秋战国时候,人们取名很随意。补充文章(选自《左传》《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选讲•《苏秦始将连横》——《战国策》选讲•《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选讲•《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选讲•《晋楚城濮之战》——《左传》选讲文学作品的阅读角度•1、阅读人物传记,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因素对人物成长历程的影响。2、评价人物的功过得失。•3、理解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4、在阅读中,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价。•5、体会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色。6、引导学生在阅读传记的同时,适当参考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三”的艺术•不管是邹忌的发问思考、类比联想,还是妻妾客人的察言观色、随机应答,也不管是齐王的悬赏纳谏,还是诏令下达后的进谏效果,这些描写、议论都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三叠法”,使文章的整体结构呈现出一种匀整对称、浑然一体的圆满隽美。抓住“三”字作文章。•“三问”“三答”见性情•对妻子的发问是在“朝服衣冠,窥镜自视”之后,颇有几分自光彩照人、自鸣得意的意味;对妾的发问是在“忌不自信”,稍作思考之后发出的,有一种反复印证的意味,口吻和感情是严肃庄重的;对客的发问是邹忌与客人闲聊的发问,语气比较平淡。再三地发问,勾画出邹忌对自己的美丽形象由自信得意到将信将疑再到不太自信的微妙的心态变化。“三思”“三比”见智慧•邹忌“三思”的描写从行为情态到语言心理,充分表现出邹忌遇美不惊,头脑冷静,求真务实,注重反思的良好品质。•“三比”的描述不但凸现了邹忌的巧比妙喻,联想推理的过人智慧,也体现了他深谋远虑,忠君爱国的良好品性,“三赏”“三谏”见胸怀•“三赏”表现了齐王的海阔天空的胸怀气度和治国有为的眼光气魄。•“三谏”的描写就是间接表现齐王的气度品格。也说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齐王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三”使一则简单的大臣劝谏君王故事曲折有趣、摇曳生姿。“三”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冯谖三弹剑铗•善于运用寓言故事阐述治国的深奥道理是《战国策》的特点,优点是能使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容易使人理解。本文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不是寓言故事。人物形象是“人”而不是动物。《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建议。•课堂提问:烛之武一番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分析的?•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亡郑利于晋——以害动秦;•存郑利于秦——以利诱秦;•晋无信贪婪——离间同盟。烛之武能够以言辞退秦的原因是什么?•认清形势——发现关键点:•分析利害——突破关键点:•渲染后果——强化关键点:•委婉言辞——服务关键点:•文章写烛之武在游说前对郑国国君的牢骚是否削弱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使人物形象丰满,有血有肉。(对《三国演义》鲁迅说:状诸葛多智近妖---人物形象太完美会令人敬畏难以亲近)•突出士人具有个性一面《殽之战》教学建议•分析人物形象•蹇叔:忠直耿介,见识深远。秦穆公收到杞子从郑国发出密报的时候,首先“访诸蹇叔”,可见蹇叔受到国君的信赖。但他并不是一个随风倒的人物,直言劝谏。他的分析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正确性。他的劝谏未获成功。儿子也战死了,表明他悲剧的特点。他的悲剧在于自我定位的不清。•秦穆公:在文章开头是个利令智昏、刚愎自用的统治者形象。他打定主意袭击郑国,可偏要征求老臣的意见,装样子。他对老臣的咒骂,暴露出他的蛮横霸道,粗鄙无礼的嘴脸。•失败之后穆公知错就改、吸取教训,勇于认错。表明他的英明。(不以一眚掩大德)文章用变化的观点、手法来刻画人物,在事件的发展中展示人物思想的多面性。先轸•先轸与栾枝的争论,表现出他的善辩能断,敢说敢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关心国事的精神。•“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隳军实而长寇讎,亡无日矣。不顾而唾”。这实在是绘声绘色的描写,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在“释囚”问题上,写他在君王面前有四敢:一敢问秦囚,二敢怒,三敢骂国君,四敢“不顾而唾”敢唾。先轸那耿直、暴烈、凛然正气和刚直倔强的性格显露无疑。•先轸(?-公元前627年),春秋晋国人。因食邑于原(河南济源北),以食邑为氏,故又名原轸。曾辅佐晋文公重耳在争取霸权的战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是我国春秋时期在战略战术上都有一定成就的著名军事将领。他知兵善谋,颇有军事才干,跟随重耳流亡列国。•春秋时军、政一体,文武不分,所以先轸又是正卿,成为晋国最高军政长官。他曾指挥晋军与楚军进行了春秋有名的城濮之战,取得了胜利,为晋文公建立霸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重耳去世,其子晋襄公即位。次年四月,先轸率军与秦在殽交战。崤之战,全歼秦军,俘其三帅。因文嬴将三帅释放回秦,先轸非常气愤,斥责了文嬴,并当晋襄公的面唾地。后即自悔对君无礼,在当年八月与敌军作战时,故意免去头盔,冲入敌阵,战死军中。弦高•弦高假装把自己做买卖的牛、熟牛皮,作为犒师之资,然后来一番颇为动听的、实际上含有警告之意的言辞拖延时间。同时派人“遽告于郑”,让国内知道情况,生动地再现出一个聪明机智、随机应变、胆大心细、长于言辞的爱国商人形象。“弦高犒师”也成为人们历来传颂的佳话孟明•孟明答谢孟明回答阳处父的一段话,锦里藏针,话中彬彬有礼,又体现了针锋相对。孟明一口一个“君之患”、“从君惠”,还说“三年将拜君赐”,貌似为这次未遭杀戮而感恩戴德。实际上,一方面点破了阳处父诱捕的阴谋,嘲笑晋君放虎归山的愚蠢;另一方面发下雪耻报仇的誓言。果然,不到三年,他终于统兵攻晋,以报殽地惨败之仇,晋人把这次秦的出师称为“拜赐之师”。•文赢:家庭亲情和国家利益之间矛盾纠葛左右为难的女子。她替三帅求情应该只是为了亲情,不使父亲太伤心。但是这样做却伤害了儿子国家利益。是她面对问题太单纯,还是政治利益太复杂、黑暗?文章作者对秦、晋、郑三国持怎样的态度?•①在秦偷袭郑这件事上,作者抑秦扬郑。秦潜师袭郑不义;郑国内部团结一致,并果断地采取措施,作好战备准备,使秦的野心未能得逞。•②在秦晋崤之战中,作者抑秦扬晋。秦“劳师以袭远”,给晋以可乘之机;晋能在经过激烈争论后作出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歼灭秦军。•③在秦晋崤之战后,作者抑晋扬秦。晋内部矛盾更加公开化,轻失战果,招致后患;秦能吸取教训,鼓舞士所,重整军威。•从以上分析可见,作者对为争霸而战的秦、晋两方均各有褒贬,唯对郑国始终赞扬。郑与秦、晋比较,属弱国,处于防卫地位,因而作者同情郑国,反对秦国恃强凌弱。冯谖客孟尝君•故事发生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盛行养士之风,他们的政治见解和办事才能,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若干影响,本文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养士、用士的社会风貌。士——知识分子阶层的通称,士成为当时社会上一种特殊势力。著名的养士者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以上号称战国四公子),秦国吕不韦等,都广招门客至数千人。战国时期“士”的世界•苏秦张仪•鲁仲连冯谖•范雎商鞅•吴起•《过秦论》中诸多士人的列数为什么冯谖一上场行为举止异于常人?•试探孟尝君。既有“士为知己者死”之规则,就要首先寻找“知己者”。•欲扬先抑,陡生波澜。•巧设冲突,凸现人物。•体现士的特点: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文章还写了冯谖哪些事情?•文章着重讲述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券”、“市义复命”、“复谋相位”以及“请立宗庙”几件事情。文中孟尝君是什么形象?•冯谖呈现出一种极端卑微无能的状态以体现孟尝君礼贤下士特点。•冯谖提出出门坐车、供养家口等要求,一次比一次升级,但孟尝君都一一满足了。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把孟尝君礼贤下士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三窟”指什么?•冯谖焚券市义,使孟尝君撤职就薛,得到百姓的拥戴,这是第一窟•冯谖西游于梁,借梁王虚位以待孟尝君为后者造势,助其恢复齐国相位之职,这是第二窟•冯谖劝诫孟尝君立先王宗庙于薛,帮助其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