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家族本是爱尔兰人,祖辈曾活跃于爱尔兰的民族运动。他的父亲出生在马来西亚,后加入中国海关。本尼迪克特在中国(云南昆明)出生。抗日战争中期他迁到美国,并在先后在美国和英国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来为康乃尔大学长期在东南亚各国从事民族研究。他长期在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亲历了东南亚国家的民族运动和冲突,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因此被称为一个“入戏的观众”。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著作其他著作:《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全球》《革命时期的爪哇》《美国殖民时期的暹罗政治与文学》《语言与权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本书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20世纪末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作者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来探讨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本书影响所及几乎横贯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是在理解人类社会诸多现象时不可或缺的指引。本书结构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化根源第三章民族意识起源第四章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第五章旧语言,新模型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第七章最后一波第八章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第九章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第十章记忆与遗忘第一章导论研究起点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这些建构之所以在18世纪末被创造出来,其实是从种种各自独立的历史力量复杂的交汇过程中自发地萃取提炼出来的一个结果;然而,一旦被创造出来,它们就变得‘模式化’,在深浅不一的自觉状态下,它们可以被移植到许多形形色色的社会领域”什么是民族和民族主义?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历史根源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为何他们能够在今天掌握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当性?民族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这个主观主义的定义聪明地回避了寻找民族的客观特征的障碍,直指集体认同的认知面向——想象不是捏造,而是形成任何群体认同所不同或缺的认知过程,因此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称指涉的不是什么虚假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这个主观认知主义的定义界定了安德森以后整个认证的基调,也就是要探究民族这种特殊的政治想象认知成为可能的条件与历史过程。原因1民族是想象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尽管作者认为民族是想象的,但是他并不赞同将其视为捏造(如盖尔纳那样),因为捏造暗示了有“真实”的共同体的存在,而作者认为“区别不同的共同体的基础,并非他们的虚假/真实性,而是他们被想象的方式”。2民族被想象为有限的,因为即使是最大的民族,就算他们或许涵盖了十亿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边界,纵然是可变的,也还是有限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3民族被想象为拥有主权,因为在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背景下,随着宗教与王朝的衰微,“民族于是被梦想着成为自由的,并且,如果是在上帝管辖下,直接的自由。衡量这个自由的尺度与象征的就是主权国家”。4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因为“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这个有限的想象——去屠杀或从容赴死”。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种只有短暂历史(不超过两个世纪)的,缩小了的想象竟然能够激发起如此巨大的牺牲?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第二章文化根源一宗教共同体的式微在中世纪,宗教是人们生活和思考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的宗教世界观就体现在“他们对身处宇宙之内的人、人类作为物种的存在以及生命之偶然性的关心”。宗教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现象提供了解释,从而成为人们重要的心理依托。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世纪的到来,宗教信仰逐渐趋冷,但由于人们的苦难并未结束,所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信仰危机。在赖以思考的宗教基础被否定之后,重新寻找一个精神依托成为人们的诉求,而这时没有什么能比民族主义更能激发起人们的热情与信仰。两个因素1对欧洲以外的世界进行的探险让人们产生了“相对化”和“领土化”的观念。基督教不再是存在于世界的惟一真理,而欧洲也不再是整个世界的文化中心,人们的眼光开始逐渐“收缩”。2神圣语言自身地位的逐步衰退,拉丁文霸权消亡,丧失了作为全欧洲上层知识阶级的语言的地位。二王朝的式微中世纪的历史是基督教倡导的普世主义和封建制的地方主义相互交织的历史。王朝国家无固定的边界,民族从来不是王室或臣民的追求目标。但是随着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君主失去了原先君权神授的政治合法性,必须寻求新的合法性基础,而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就是民族。于是君主开始脱掉神圣的外衣,以全民族的代表的身份来实施统治。三对时间的理解在中世纪,人们对时间的看法是:一种过去和未来汇聚于瞬息即逝的现在的同时性”。中世纪只存在一种神与人之间的垂直关系,而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水平联系。报纸小说一种“同质的、空洞的时间”取代了中世纪“时间并进的同时性”的概念。“一个社会学的有机体遵循时历规定的节奏,穿越同质而空洞的时间的想法,恰恰是民族这一理念的准确类比,因为民族也是被设想成一个在历史中稳定地向下(或向上)运动的坚实的共同体”。小说和报纸的叙述结构既改变了人们理解时间的方式,也为人与人之间的想象并进一步成为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性手段,使一种“水平——世俗的、时间——横向的”共同体成为可能。神圣的、层级的、与时间终始的同时性世俗的、水平的、横向的旧世界观民族共同体第三章民族意识的起源消极因素1拉丁文自身的改变。由于人文主义者所热衷的拉丁文变得越来越带有西塞罗式雄辩的古典风格,内容也逐渐远离教会和日常生活,拉丁文因语言自身而变得神秘。2印刷资本主义宗教改革的影响。新教和印刷资本主义的结盟,通过廉价的普及版书籍,迅速地创造出为数众多的新的阅读群体。3方言被行政工具利用以摆脱教会控制。欧洲各地的行政组织采用方言作为宫廷和国会开会的语言,加速了“国家的”语言取代拉丁文成为权力语言的过程。积极因素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重合,为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社会结构上的先决条件。1它们在拉丁文之下,口语方言之上创造了统一的交流与传播的领域。2印刷资本主义赋予了语言一种新的固定性,这种固定性在经过长时间之后,为语言塑造出对“主观的民族理念”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古老形象。3印刷资本主义创造了和旧的行政方言不同的权力语言。以文化根源和民族意识的起源这两个先决条件为论证出发点,安德森接着一步步的建构了一个关于民族主义如何从美洲最先发生,再一波波向欧洲、亚洲等地逐步扩散的历史过程的扩散式论证。第四章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第一波:欧裔海外移民所创造的“美洲民族主义”(18世纪),这颠覆了“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的说法,是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评。美洲殖民母国对殖民地移民的制度性歧视是民族主义产生的深层根源:它使当地的欧裔移民的社会政治流动都被限定在殖民地的范围内,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是造成了殖民地欧裔海外移民共同拥有了一种“受到束缚的朝圣之旅”的经验,于是他们逐渐开始想象殖民地就是他们的祖国,而这些共同的“旅伴”则是他们的“民族”。这种“美洲模式”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不以语言为要素的民族主义。印刷品的传播,尤其是报纸的传播,被认为是“决定性的历史角色”。由于此类报纸的地方性,人们的视野更多的集中于本地事务,由此民族主义者们称呼自己“我们美洲人”,并将国家写成我们的美洲。从作者对于报纸的重要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民族意识开始发生和传播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带着“虚荣心”或者“不安全感”。民众总是需要一个社会性依赖,总是希望将自己寄赋于某种形式的组织,以获取“安全感”和“认同感”。早先,这一个组织是教会。教会解决了生死的问题,提供了终极关怀。在宗教共同体中并无外人的观念,有一种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味道。世界只有信徒和异教徒,或者文明和蛮夷两种,并无民族观念。在王朝社会中,君权神授的观念使得君王成为了人与上帝之间的沟通渠道,一切社会活动以君王为中心。君王中心是松散的,权力会被分解并颠覆,且各君主国、公国之间并无明显的分别。这些共同体是基于对世界有限的认识,各共同体都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在视野得到扩大,资本主义被发展,自由主义深得人心之后,原本的自我中心意识被颠覆,世界被想象成许多独立的小单位。小单位内部生活习惯趋同,语言文字相同,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物质和文化的交流要比单位间的交流更频繁,逐渐形成了一定区域式的共同体认识。我们将这种共同体的想象称作民族。第五章旧语言,新模型第二波:诞生于欧洲,它受到了“美洲模式”和法国的独立运动的启发,是一种群众性的语言民族主义。“19世纪是方言化的词典编撰者、文法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的黄金时代。这些专业知识分子精力充沛的活动是形塑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的关键。”他们并不是居于神坛之上,而是紧紧和消费大众相联系,将阅读阶级的成员拓展到平民。多重因素汇聚:美洲和法国民族独立运动、地理大发现促成的文化多元论在欧洲的兴起、拉丁文等古老的所谓“神圣语言”的衰落、印刷资本主义造成的民族语言、印刷出版业的大发展,以及新的大众阅读阶级的适时出现。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第三波:19世纪中叶出现在欧洲的“官方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浪潮威胁着这些王朝的存在,君主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合法性,于是王室纷纷贴上民族的标签,标榜自己是民族的代表。他们不得不在不违背旧王朝原则的基础上对民族主义原则主动“收编”,掌握对“民族想象”的话语权,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同化策略,使群众效忠王室,巩固统治。这是一种民族与王朝制帝国的刻意融合,是一种试图掩盖民族与王朝矛盾的应对策略。官方民族主义有成功的(统治阶级获得了最大好处),以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为例。也有磕磕碰碰的,以奥匈帝国为例。官方民族主义首先尽可能地以各种手段将帝国臣民都归入到一个范畴之中,如俄罗斯民族、大和民族等;其次则以给民族争取利益为借口,向外行帝国主义扩张之能事。第七章最后一波第四波:“殖民地的民族主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袭取了前几波的民族主义:既有“美洲模式”的朝圣之旅,也有欧洲“语言民族主义”的“民粹主义性格”,同时,还有“官方民族主义”的政策取向。1有识字能力和双语能力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亚洲殖民地民族主义兴起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双语的能力则意味着可以经由欧洲语言接触到其他地方产生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类型。这些通晓双语的精英就是潜在的最初的殖民地民族主义者。220世纪的殖民地学校体系孕育了类似官员仕途之旅的朝圣之旅,在来自殖民地全境各地的旅伴汇聚到一起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被赋予了一种关于某一特定领土的想象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歧视性的殖民地行政体系与教育体系同时将殖民地民众的社会政治流动限定在殖民地范围内,类似于美洲“受束缚的朝圣之旅”,为被殖民者创造了想象民族的领土基础。3“印刷资本主义”在此得到了升级。也就是说,不仅只是报纸,如今无线电广播成了更有力的共同体的想象媒介。第八章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爱国主义1在民族主义的宣传和文学中,很少见到有对民族主义的厌恶的话语。因为“民族属性”是人出生以后不能改变的,也是不带有什么利害关系的,各阶层、各阶级都能在“民族”的旗帜下站在一起,为之牺牲。2语言与爱国情感的关系A没有人能确定任何一种语言的诞生日期,每一种语言都是从漫无边际的过去悄然浮现的,故而语言几乎比当代社会里任何其它事物都显得根深蒂固。而且,没有任何事物像语言一样有效的在情感上将我们和死者联系在一起。B有一种同时代,完全凭借语言—特别是以诗歌的形式—来暗示其存在的特殊类型的共同体,例如国歌。将大家连接起来的是想象的声音。C语言可以被学习——是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