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今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在感受着未来的冲击波;每一个国家也都在调整自己的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趋势。从8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旗帜下,也试图不断地建构与调整,并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趋势。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教育的发展将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以培养心理素质为主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规范,未来社会的冲击,首先会在教育目标上反映出来。如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曾规定日本的教育“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在1987年的教育改革的终结报告中又把这一日标具体化并调整为:培养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等。1988年9月美国发表的一篇题为《美国的潜能──人》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出厂面向未来的美国教育目标,即“面向2l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培养人们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中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未来教育的培养目标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总而言之,2l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这种人的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柯林博尔的说法,未来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三本“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性与开拓能力的。如果一个人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学术和职业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他还对持有“第二本教育护照”的人作了如下描述:“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的口。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意而不是总依赖着他人。”无疑,上述“第三本教育护照”也是未来中国教育所要孜孜以求的培养目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与深入,21世纪的中国教育,将在加强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注重效益观念、开拓意识、拼搏精神、国际视野,这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也是未来教育目标的重心所在。2.以加强基础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结构未来社会中各国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国际竞争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是由一个国家的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教育力、文化力、国防力、外交力、政治力等构成的。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成功地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大抓了普及教育,重视丁基础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为日本在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以及生产、服务过程中的高水平素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基础教育在构建综合国力中特有的功能,各国都把它作为调整教育结构的改革的关键。如美国“促进良好教育委员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教育基础正在被一批新生的平庸之辈所腐败。这批平庸之辈威胁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幸福》杂志撰文认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并超越美国,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而“现在日本人使用的武器不是坦克、大炮和战舰,这些都是昨天的武器。现在依靠的是智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口益变成智力较量的高技术时代,美国学校教出来的却是大批文盲(每年有30%中学生辍学).厂家雇不到足够数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因而,“要尽一切努力来拯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了满足这一“出于美国生存的需要”,1985年出台了所谓《2061计划》的改革方案,全面研究了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改革的设想、步骤、目标及依据等。在中国,加强基础教育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上与实践卜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加强基础教育的目的或出发点,一开始就是解决“公平”问题,即强调为最广泛的人提供教育机会,而不是或很少是从提高民族素质、加强综合国力出发的。这样,就必然陷入“公平”与“效益”的矛盾而难以自拔。如郝克明等在论述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诸多矛盾,如国际竞争和我国社会发展要求高质量的教育与我国教育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提高教育程度与普及教育之间的矛盾等等时指出:“解决这些矛盾必然要在效益与公平之间作出选择”。他们认为,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这种选择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要求教育机会更均等和人民文化水准更高,容易强调公平原则,不顾条件地勉强普及教育,急于构建一种形式上的全民教育体系,实际上会降低教育水准和教育的效益。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加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兴起,更加重了经济赶超的压力,急需拥有足够数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于是又很容易片面从效益出发,着眼于保证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和英才教育,甚至牺牲部分公民接受普及教育的权利。而这不仅与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相悖,还会由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加剧社会分层结构的不平等,重复一些发展中国家忽视基础教育的教训。因此,他们提出了建设未来教育体系的设想:“在保证全面质量的前提下,对公平和效益作出恰当的现实选择,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并据此筹划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形式和区域布局,提出符合21世纪国情的教育设想。”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技术员工的水平,关系到人们在牛产与服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不仅仅是一种机会与公平的问题,也直接是与效益相联系的问题,树立起基础教育的效益观,将是加强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也终究会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构建的趋势之一。由于理论上的这种认识,在实践上相对也容易忽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造成基础教育不基础的现象。据统计,以大学生人均经费为100元计算,高中生是5.8元,初中生是4.7元,小学生是1.8元。一个大学生花费的教育经费比50个小学生的经费还要多。基础教育经费的短缺和条件的落后,使得基础教育的水平停滞、下降,从而导致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的现象未有根本的好转。所以,人的素质如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必将拖现代化建设后腿。加强基础教育将是调整教育结构必须重点保证的方向。当然,未来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还必须注意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注意形成各类教育内部及内部与外部协调的动态结构,如高等与中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相适应等。3.以学会关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教育内容的改革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直接影响到未来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教育内容(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大致有现代化、地方化、综合化、活动化等基本特点,但也表现出以“学会关心”为基调的特色。如所周知,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委员会曾提出过著名的《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为了适应知识陈旧率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市场急剧变化等形势,仅靠年轻时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一个人要“学会生存”,就必须按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来安排自己的一生。但在80年代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面向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该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波尔却指出:终身教育理论提出的是经济和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巾场的波动对个人的挑战,而当前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挑战都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如大气变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来自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水污染,耕地减少,动植物种的绝火,森林被毁,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这一切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推行“全球合作精神”,也要求教育年青一代从只关心自我的小圈子中跳出来,学会关心超越自我的世界。这样,就引发了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的过渡。这次研讨会的报告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并认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在教育中需要学生关心的内容有:──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在“学会关心”这一主题之下,未来教育将会在以下诸方面进行课程的改革:一是加强道德教育的课程。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加需要呼唤道德、呼唤德育的社会。正如圆桌会议的报告所述,工业化导致了世界许多地方传统家庭的结束,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样,道德教育就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有的国家除开设公民课外,还开始在中学设立儒学伦理课。日本在1990年编写丁道德教育推进指导资料,强调根据学生道德性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实施道德教育,如对小学生在低年级着重进行基本生活习惯教育,中年级着重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高年级则进行公共心的教育等。在中国,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全球意识的教育,将是未来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二是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瑞典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钼织者胡森教授曾强调,对于体现本国文化传统的文学、历史等基本课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吸收最新科技成就,并使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未来的社会将是科技高度发达的国际化社会,正因为如此,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尤显重要。这种“壮根”的教育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也会被提到应有的地位。三是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在未来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整体化的特点,其结果是大量边缘学科、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纷纷出现。在教育上,也将逐步摒弃过去专门类别划分过细的格局,开设大量综合课程,使学生在综合的过程中学会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些国家已在教育改革的方案中考虑设置综合课程,如日本从1992年已开始把过去的“社会科”和“理科”合并为“生活科”,在小学开设。美国的《2061计划》把中小学13年所学的课程浓缩为12大类,即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以上属总论),自然界构成,生存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和思维习惯。由于综合化的趋势也在中国社会中初见端倪,教育改革中强调教育内容的渗透性与综合性,也将是势所必然。此外,在教育内容方面,重视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育,也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4.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体东在未来社会中,随着人们工作时间的减少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把人们的一生分为上学、工作、退休的观念将被淘汰。学校不再是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场所,教育已贯穿于人的一生。所以,有人认为,2l世纪的中国教育将是包括胎教、幼教、初教、中教、高教、职教、成教、老年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为人民提供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闲暇教育、转业教育、人生教育、保健与养生教育等内容的终身教育休系。也就是说,未来的教育将是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教育,是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的教育,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社会大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融合,构成了未来教育的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国的变化更加剧烈。自90年代以来,我国正在经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等几种态势并存。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进程加快,而全球化趋势口渐明显;但较诸既往的资本全球化,人类正在驶入的是一个新全球化的时代,它在性质、结构和趋向上出现重大转折,在产业轴心社会结构构成、内在张力、控制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发生重大转变。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今天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及各种教育机构中的受教育者,都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