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摘要: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打门被打开后,中国一直受西方强国的侵略被其瓜分,其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为严重,《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叙述了抗战的史实,叙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过程,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战过程。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各族各界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惨烈的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发生的。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几个帝国主义大国都想瓜分中国,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立即开始了新的争夺霸权的斗争。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在战争造成的新的格局的基础上,经过激烈斗争,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国际关系体系,实现了对全球利益的再分割。但是这个体系并不稳定,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矛盾重重,战胜国语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应当指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苏联。苏联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或加强。它们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重新尖锐起来。日本早在明治中期,就形成了以中国为主要扩张目标的大陆政策。在明治维新以后的70多年内,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有10次是对华侵略。经过甲午和日俄两次战争,后进的日本不仅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列,而且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势地位。为了独霸中国,日本利用列强准备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扶植奉系军阀张作霖,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并利用袁世凯称帝的机会,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随着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日本的侵华活动更加猖獗。日本加紧了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在侵略中国时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掠夺,日本的对华经济掠夺实际上已达到疯狂的程度,随着战局的发展,对民众生活更加紧了压迫,逐渐出现了各种困难问题。日军通过《剿共指针》等各种文件,强调“取得对华所需物资”,要求事项有:“一、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要求中国提供大量的各种物资,将对民生发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考虑努力贯彻中国参战的意义,并根据对华处理根本方针的精神,由中国方面负责设法保证供应所需的物资。二、要求中国提供的物资,区分为:在中国取得的陆军军需;由陆军运回日本的物资(陆军供给日本的军需物资);在中国取得的国家短缺物资(供日本的一般物资,以及在中国取得供当地军用的陆军军需物资)。三、日本要求提供的主要物资为:煤、矾土、萤石等地下资源及普通生铁、氧化铝、盐等工业品以及棉花、麻、油料资源等土产物资,要依靠各种机构进行开发和收购。四、要求中国供应的物资,为了完成大东亚战争,必须绝对予以确保,而且应看到,随着战局的激化,所需数量必将逐渐增大。五、粮食、棉花是华北土产物资中最重要的物资,其收购的成败,直接对完成战争及重要产业的生产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军队对此等物资的收购政策,必须经常给以强有力的妥善的支援。”随着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艰难的时期,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国的抗日事业处于劣势,国共合作的实现,逐渐的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配合,逐渐逆转了抗战形势,中国人民凭借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凭借勇于亮剑的精神,面对敌人不屈服,军民配合积极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史》一书使我了解了抗战的史情。中国的抗战靠的就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中国人民的不懈坚持,用于战斗保家卫国的精神。
本文标题:《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8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