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习题一:1.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点:法律上,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学术上,指组织或个人在原定计划之外或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的一切事件。特点:突发性、威胁性、扩散性、不确定性、双重效果性。2.应急管理的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二)以人为本,生命第一;(三)第一时间原则;(四)依靠科学,快速反应;(五)社会动员,全民参与。3.减缓的主要措施:(一)风险减缓的项目与措施;(二)组织建立制度措施:一方面,管理者必须在突发事件之前就创建相应的减缓风险的组织机构;另一方面,制定规则。(三)自然规划措施:突发事件与灾害通常发生的地域,人类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回避。(四)设计和工程措施:改良建筑基础设施及其硬件的设施和质量,建设用于抵御灾害的硬件设施。(五)经济性措施: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利用信贷、税收、补助金等措施,鼓励人们实施减缓工作;积累充足资金,以支持整个应急管理。(六)社会性措施:推进社会公众参与危机舒缓过程;公众的教育、训练及安全文化;保险措施。4.应急管理准备的内容:(一)规则准备:由规划委员会准备相应规则等。(二)组织准备:应急管理常设机构、应急管理指挥机构、专业救助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三)资源准备:经济方面来源准备: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其他资源:实物储备、社会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四)知识准备: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社会公众的知识。(五)行动规划5.应急管理的流程: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决策指挥→危机沟通→社会动员→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应急保障(贯穿于整个应急管理的过程中)事前: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事发:信息报告、决策指挥事中:危机沟通、社会动员、恢复重建事后:调查评估6.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1.预测与预警:预警级别和发布: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3.恢复与重建:(1)善后处置(2)调查与评估(3)恢复重建4.信息发布7.应急保障有哪些内容?1.人力资源;2.财力保障;3.物资保障;4.基本生活保障;5.医疗卫生保障;6.交通运输保障;7.治安维护;8.人员防护;9.通信保障;10.公共设施;11.科技支撑8.应急响应的原则:(一)以人为本,减轻危害;(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基层负责为主,上级负责为辅;以属地为主,行业管理为辅;(三)社会动员,协调联动;(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五)依靠科学,专业处置;(六)鼓励创新,迅速高效。9.应急处置自然灾害措施:1.救助性措施(1)疏散:是将人们从威胁区域撤离出来。a.作出疏散决定b.通知c.提供疏散指导d.解决交通工具问题(2)搜救: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搜寻受害者,将其从危险中解救出来。考虑事宜:a.工具和设备b.搜救的情境c.人员安排d.时间(3)医疗救助:存在的困难:a.道路堵塞b.缺乏药品和医疗设备c.患者众多d.救护人员存在沟通困难2.控制性措施:(1)控制危险源(2)标明危险区域(3)封锁危险场所(4)划定警戒区(5)实行交通管制3.保障性措施:(1)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2)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3)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4.保护性措施:(1)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2)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3)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5.动员性措施:(1)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2)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6.稳定性措施:(1)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2)稳定市场价格;(3)维护市场秩序;(4)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5)维护社会治安。10.应急处置的流程:(一)接警与初步研判;(二)先期处置;(三)启动应急预案;(四)现场指挥;(五)抢险救援;(六)扩大应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超出其应急救助能力时,即时报警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施。(七)临时恢复:突发事件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八)应急救援行动结束;(九)调查评估。11.应急决策模式:(一)识别问题:对问题进行量化,涉及到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处理此问题的成本、不处理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专家咨询法、智囊团、模型库、方法库(三)选择方案:可牺牲长远目标和局部利益。(四)实施方案(五)评估情境:对整个进程进行监控,是否需要改进、矫正、增加新资源,是否起到作用,有什么样的经验。12.恢复重建的主要内容:(一)善后恢复:1.应急结束2.事后评估:灾害造成的影响、灾区灾民的需求3.治安秩序恢复4.公共设施修复:供水、供电、照明等。(二)救助补偿:1.补偿赔偿2.事后安置3.心理救助(三)调查评估:1.事件调查:主要是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调查。2.责任追究3.整改学习:变少数人的经历为全社会的财富。(四)规划重建:1.成立恢复小组2.确定恢复目标3.制定恢复计划4.寻求恢复援助:国家的援助(主要)、呼吁社会救助、地区优惠政策、对口支援。13.应急恢复的原则:(一)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二)全面恢复,突出重点;(三)公平公正,关注弱者;(四)生产自救,多样补偿;(五)防灾减灾,寻求发展;(六)保护民间文化,注重文化传承。14.如何加强对捐赠的管理?1.加强规划,合理使用救灾捐赠款物。2.完善统计和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救灾捐赠工作的透明度。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3.加强对捐赠救灾工作的监督、检查。4.县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成为受赠人,但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5.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数量、用途和方式。15.应急沟通的作用:(一)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二)吸纳社会公众的经验和智慧;“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皆因好自用。”(三)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摩擦和阻力;(四)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五)可以增加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公关形象。16.应急沟通的原则:第一时间原则、新闻发言人。(案例分析)17.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原则: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履行信息发布的职责,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其次,新闻媒体可以按照新闻操作规则自行发布突发事件信息,但是新闻媒体必须对自己发布的新闻作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第三,如果新闻媒体或者其他个人发布虚假信息,从而造成社会危害,那么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应当及时介入,发布准确信息,并追究造谣惑众者的法律责任。18.信息沟通的策略及适用范围:内容策略实施方式适用范围诚意致歉公开表示组织将承担危机责任,呼吁利益相关者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当组织的错误行为导致危机时。改善行动宣布将尽最大努力弥补和消除危机带来的损害,采取措施预防危机再度发生。当组织的错误行为或偶发意外导致危机时。满足要求尝试顺应、迎合利益相关者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当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正当、合理,唯迎合方能应对的。行为正当化传播真实信息,证明自身行为的正当性,摆脱恶意的破坏和纠缠。当危机责任较小且主要由外部诱因引发时。辩解寻找可资辩解的理由,提供证据表明自己不必承担责任,或应承担较小责任。当危机责任较小却遭受牵连时。攻击谣言采取公告、论辩、戳穿或法律诉讼等手段,攻破谣言。当出现可指认并可驳斥的造谣者时。否认利用各种必要手段,及时告知利益和利益相关者危机并不存在,或者与己无关。当证实危机并不存在或与己无关时。19.哪些行为引起公关灾难:(一)回避媒体,封锁消息;(二)漠视沟通,导致谣言满天飞;(三)反应迟钝,以不变应万变;(四)硬抗到底,死不认账;(五)所谓行规也无法服众;(六)文化冲突,违反民意;(七)意外事件,连锁效应。20.危机管理的6个阶段:第一阶段:危机的避免第二阶段:危机管理的准备第三阶段:危机的确认第四阶段:危机的控制第五阶段:危机的解决第六阶段:从危机中获利21.舆情的概念及要素: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要素:舆情的主体;舆情的客体;舆情的内容(显性的、隐性的、行为);舆情的载体;舆情的空间(软空间、硬空间);中介性事件。22.应急预案的六要素:主体(组织管理机构、个人)、客体(预案所要实施的灾害对象)、目标、情景、措施、管理方法。23.社会安全事件处置措施有哪些?1.强制隔离措施;2.保护控制措施;3.封锁限制措施;4.重点保护措施;5.其他合法措施。24.国外应急社会动员的经验及做法:1.动员社区参与应急管理;2.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保险企业的重要作用;3.利用社会组织的资源;4.调动志愿者组织的积极性;5.将公共安全纳入学校教育体系;6.增强社会公众自救、互救的意识与能力;7.提高家庭与个人的应急能力;8.借助军事资源应急。25.如何理解事实与价值?应急管理中的沟通,通过事实层面的应对、救困、化解矛盾、补偿损失和革故鼎新;通过价值层面的理解协商、悲悯关爱、道德救赎和信念再造。应急沟通存在两个基本导向:事实导向和价值导向。26.应急资源储备体系的构建:(一)建立中央级物资储备体系:储备内容:帐篷、衣被、冲锋艇、净化水器、药品等。(二)建设省市地区级物资储备基地:(根据当地情况)(三)遵循“化整为零,分级代储你,保障供给”原则;(四)加强整个应急资源储备体系建设:1、建立应急资源管理综合协调体系;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仓储网络体系;3、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资金管理体系建设;4、建立动态升级的突发事件应急科技储备体系;5、加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习题二:1.什么是致灾因子?致灾因子就是一个自然、技术或社会现象,它对人们及周围的环境构成了威胁。有人又将致灾因子称为危险源或风险源。2.应急管理的概念:应急管理是指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应对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带来严重财产损失、扰乱社会生活秩序的极端(突发)事件。3.危机疏缓的概念:是指减少影响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或人为风险,其目的主要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限制突发事件的影响。4.应急准备的概念:是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的各种有效行动和措施,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减缓、回应和恢复的能力。5.应急规划的概念:应急规划是对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修改的一系列活动,即是应急准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急活动准备的基础。6.桌面演练的概念: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运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是应采取行动的演习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对演习情景进行口头演习,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非正式的活动;主要作用是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演习人员检查和解决应急预案的同时,获得一些建设性的讨论结果;主要目的是在友好、较小压力的情况下,以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7.应急预案的概念:是为应对紧急状态才被激活的一种行动方案,是一个政府或组织针对紧急事态所采取的全部行动的方案,它要规定政府或管理部门在紧急事态前、中、后的工作内容。8.应急响应的概念: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状况迅速作出分析判断,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害的一系列行为。人们在确定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所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一系列活动。9.快速评估的概念:快速评估是一种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非常普遍的评估类别,是在主要问题还不清楚,同时又缺乏充足时间和资源以进行长期且详尽评估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方法和程序对复杂情景进行调查,并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得出针对性的判断。是指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在及时、准确、全面捕捉突发事件征兆后,对各类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研判,为预警信息发布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