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对于京城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国、都、京、畿、邑」等,都含有「京城」义。其中尤以「京都」、「京师」、「京畿」在史籍和诗词中最为常见。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城市称「京」,「京」是国都,故称「京都」,又称「京邑」。《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据考,古人营建京城必建于高处,为观察外界敌情以便防御。故「京」字从「高」,其初义是人工筑起的高土堆。《尔雅·释丘》:「绝高为之京。」后引申为「大」义。古代的「都」有「国」义,故国又叫作「都」,都,天子或诸侯所居而设有「宗庙」以供祭祀的地方,故有宗庙者方可称「都」。京城又称「京都」。诸侯的首邑称「都会」。都,是京城的意思,大曰都,小曰邑,最大的城市称「都」。现代汉语中的「都会」、「都市」即由此而来。古代的小国称「邑」,故「邑」也可作「京城」、「国都」义。大夫的封地称「邑」,如「食邑」、「采邑」。《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由于邑之建制相当于后来的县,故旧时县令雅称为「邑侯」,属下的百姓,言其为一县之长,称之为「邑尊」。《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著絶世於皇极,显祸败及京都。晋左思《咏史》诗之一:边城若鸣鏑,羽檄飞京都。唐白居易《琵琶行》序:听其音,錚錚然有京都声。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京都特设总税务司。杨朔《万丈高楼平地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遥遥对峙,形成渤海海峡,正是兵书上所说的咽喉地带,无怪乎都称这儿是京都的门户。汉张衡《东京赋》:京邑翼翼,四方所视。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诗:舆驾还京邑,朋游满旁畿。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与京邑。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京邑之盛,莫如今日。在都城范围之外的地方叫作「野」,是奴隶们居住作息的地方。《周礼·地官》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鄙是乡间居民的行政组织,酇是都城之外的地方,即郊野。国与野,都与鄙,是我国最早的城乡对立。汉朝班固写有著名的《两都赋》,这「两都」就是东汉的首都洛阳和西汉的首都长安。后来对国家中央直辖机关所在地称「都」,如「首都」、「陪都」。此外,还有「留都」,明朝末年便有这一建制,这是指首都已迁去而原首都中央各机构六部仍然留置,历史上称之为「留都」,是留守的意思,明太祖建都南京,以开封为北京,以为留都,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陪都制度只存在于以古代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各国,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陪都现象。陪都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但是比较正规的陪都始于西周。西周都城在关中的镐京,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因而在洛阳首建陪都。此后,历代的大小王朝等,无不模仿周朝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或政权不只两京。设置陪都原因:1.便于管理。一些朝代由于都城偏居边地,不利统治者管辖全境,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如西周的雒邑、明朝初年的北京开封府。2.边疆入关。由于该政权兴起于边疆地区,建都在边区,后来该政权强大,入主中原,为了便于控制全国而迁都内地,之后将原都改为陪都。如金朝的上京会宁府、清朝的盛京奉天府。3.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都城本为全国政治军事的中心,但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在接近经济文化中心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营建陪都。如隋唐朝洛阳。4.临时因素。皇帝或政府因巡幸或躲避战乱临时住过的地方。如南宋的杭州(临安府)、中华民国的陪都重庆。5.龙兴之地。君主的兴起之地(或出生地、祖籍),为了突出其地位以显示与其他地区不同因而设置陪都。如武周的北都并州、明朝的中都凤阳府。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夏朝继承,商朝发展,西周趋于完善,后世遵从之。炎帝都陈,而别营曲阜,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别置逐鹿,来往无恒,夏朝大禹都阳城,而别都安邑,启居阳翟,亦重视安邑,商朝前期有三亳(北亳、南亳、西亳),后期的殷和成汤之故都(《史记-殷本纪》),“至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至邯郸,沙丘,皆为离宫别院”,西周初年设立雒邑。当时周公旦将东方的雒邑建为新都成周,用来集中监视叛心不定的前商朝贵族。成周洛邑和宗周丰镐两都并重,此后,这一习惯被不少朝代沿用。东周敬王时成周和王城分庭抗礼,有东西都或者上下都之称。战国时期,燕国在武阳设下都,赵国在易阳设立信都,魏国以邺为陪都,齐国有五都。秦和西汉京师在长安,在洛阳设置南北宫,新莽以长安为新室西都,洛阳为新室东都。东汉首都在洛阳,称东京或京师,另将西汉故都长安设为西京,在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南阳设立南都。三国中的曹魏有五都,分别是首都洛阳,以及谯、长安、邺城、许昌四个陪都,洛阳为中都,其他以方位定京号。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以洛阳为南都,后再设长安为西京,胡夏以统万城为北京,长安为南台(都),代国以盛乐为北都、平城为南都,东魏北齐时期,高欢自洛阳迁都于邺,称上都,又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下都、别都。北周平齐之后,升洛阳为东京,设置六府官,号东京六府。唐朝定都长安,但仍重视洛阳。唐高宗显庆六年定洛阳为东都,武后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后定太原(古称晋阳)为北都,唐中宗神龙元年,改神都为东都,罢北都,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太原为北京,改东都为东京,京师为西京,并短暂定河中府为中都。安史之乱后,蜀郡和凤翔又封为南京和西京。上元元年,又以江陵为南都,罢南京成都府,宝应元年后罢西京、南都京号,只保留上都京兆府,东都河南府,北都太原府。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以开封为首都,称东都开封府,以洛阳为西都河南府。后唐定都洛阳,称洛京,旋改东都,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称东京开封府,以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其后的五代朝代中不少都沿袭如此。在这期间,魏州、真定、太原、西安等也曾当过陪都。十国中的南唐定都江宁府,号西都,以江都府为东都,吴越以西府杭州为首都,又以东府越州为陪都。北宋以开封为首都,称为东京,立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应天府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大名府为北京。南宋时期,临安称行在,建康则为陪都。西夏以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首都,称为东京兴庆府,立灵武为西京西平府。辽朝以上京临潢为首都,又以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后改为析津府;以云州为西京大同府;以东平郡为东京辽阳府。统和廿五年又建中京大定府为首都。金朝最初以会宁府为首都,称上京;临潢府为北京;辽阳府为南京;大定府为中京;大同府为西京。贞元元年迁都燕京,即今北京市,称中都大兴府。并改原南京为东京,废去临潢府北京名号,改原中京大定府为北京,立开封为南京。金朝末年,金宣宗迁都南京开封府,又立洛阳为中京金昌府。元朝定都北京,称大都,以旧都上都开平府为陪都,并称两都,1307年元武宗于旺兀察都之地建中都。明朝朱元璋建都应天府(今南京)。洪武元年曾设开封府为陪都,洪武十一年罢。洪武二年,设凤阳府为陪都,称中都。明成祖将首都迁往北京,应天府南京则作为陪都,嘉靖年间又定安陆为兴都承天府。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尊赫图阿拉为兴京,沈阳为盛京,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又以旧都盛京(今沈阳)为陪都。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以洛阳为行都,西安为陪都,二战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将中央机关迁往重庆,也称陪都。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以北平和重庆为陪都,“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内战失利,搬迁到台湾后,位于台北、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仍然将首都标注为位处大陆的南京市,某程度上台北市仅属临时首都。旧时国都称「京师」。「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公羊传·桓公九年》)「众」,人众的意思。《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是处处。」「京师」之称始于此。后遂以国都称「京师」。「京师」又指文物人才萃集的地方,也作「京华」。魏晋时,因避司马师名讳才改称「京都」。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三国志一》:黄初元年,京都有事於太庙。晋史臣避景帝(司马师)讳,称京师为京都。关于「京师」出典又一说,据清顾炎武《肇域志》云,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后周文王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孰说为是,有待于史家们考证。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称「畿」,也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故称「京畿」,也称「畿辅」。《国语·楚语上》韦昭注:「方千里曰畿。」古代谓国都拥有千里之地,乃形容其广。「京畿」也作首都之别称。「辅」系指汉代之「三辅」。京畿一词出现于中国唐朝,当时将唐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清代对直隶省(今河北省)别称「畿」,如河北省的方志称《畿辅通志》。京城,国都,首都都是一个意思。不过京城是书面语,首都是口语,平时很少用到京城。中国重要王朝的京都在民间被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分类。东京:今洛阳(历史上又称“中国”、“洛州”)南京:今南京(历史上又称“金陵”、“建康”)西京:今西安(历史上又称“长安”、“奉元”)北京:今北京(历史上又称“燕都”、“北平”)两都:指周朝至唐朝的东西两都,即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两京:指明朝的南北两京,即南京应天府和北京顺天府。四大古都:传统史学将南京、北京、西安、洛阳合称为四大古都,四大古都是最早把中国历代古都并称的说法,也是公众认知最高、最深入人心的说法。五大古都:1920年代在学术界出现了把开封列为古都之一,形成五大古都的说法。六大古都:30年代,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都”,但是并未被大众所接受。1983年,陈桥驿教授出版了他主编的《中国六大古都》一书,将杭州列入大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说法。七大古都:1988年,地理学家谭其骧提议安阳为古都,后安阳被认定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说。八大古都: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