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幸福的回忆word教案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幸福的回忆》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并通过重音、停顿、速度、语调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重点读好课后作业第2题中的4个句子。2、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汇聚、慈祥、和蔼、爽朗、珍贵”等词语。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4、感受作者热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学会体会人物感情,感情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人物的感情,通过恰当的语名重音、停顿、速度、语调表达出来。四、教学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小黑板。五、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看课文插图、谈话。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位老人吗?(简介邓小平)他抱着的这位小朋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演奏2、教师激情导入。画面中的小朋友是一位幸运的小朋友,当他7岁的时候在峨眉山上见到了全国人民爱戴的邓小平爷爷。他是一位幸福的小朋友,不仅听到邓爷爷亲切的教诲还和邓爷爷合影留念,你年画面中的他在邓爷爷的怀抱里是多么幸福啊!因此不管是什么时候,每当他看到照片都会回忆起那一段幸福的往事。出示课题:幸福的回忆(有感情地读课题)二、听课文录音,思考:小作者回忆了什么事,为什么说这是“幸福”的回忆?三、讨论问题,初步体会到小作者“幸福”的原因。四、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识记字形。2、划出生字所在的新词,想想词义,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五、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词语,正音,重点检查:“慈、忍、蔼”的字音。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1)查字典理解(课堂作业1):汇聚、慈祥、和蔼、爽朗(2)找近义词:留念()步伐()(3)分析理解:合影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重点指导个别长句。六、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我”觉得真幸运?“我”的回忆是从什么引起的?2、交流讨论。出示句子:我真幸运,7岁时就见到了全国人民敬爱的邓小平爷爷,还与他老人家合影留念。(1)什么是幸运?(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幸运?(学生回答时,教师在“7”岁“敬爱”“邓小平爷爷”“合影留念”这几个词上打上重点符号。)(3)“我”当时的心情怎样?(幸运、幸福)(4)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语速,重音的落点。(5)学生评议(从语速、重音、停顿上),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3、哪一组关联词说明是照片引起了我“我”的回忆,“每当------就------”4、指导读每当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读出激动的语气)5、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七、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作业本2、3题。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回顾学习方法。二、学习教学提示。1、默读提示语,思考:怎样才能读得有感情?划出有关的句子。2、交流。(概括:(1)理解内容。体会感情,(2)注意语句的重音、停顿、速度的快慢、声音高低。)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1980年7月6日,“我”随妈妈在峨眉山游玩时发现了什么?2、交流讨论,用上“发现”、“原来”回答问题。3、听说邓爷爷来了,“我们”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妈妈,我要看邓爷爷,我要看邓爷爷!”妈妈马上背起我,加快步伐赶上去。)4、按照“抓重点词(我要看、马上、加快、赶)——体会人物感情(急迫、激动)——注意语调(较高)、语速(较快)朗读”的过程,采用示范读、指名读、齐读的形式指导朗读。5、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四、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我”挤进人群,看到邓小平爷爷是什么样的?邓爷爷怎样亲切地和“我”谈话?2、交流讨论。(1)当我看不到邓爷爷时,我心情怎样?从哪句话体现出来?(2)指导朗读。出示句子:我忍不住大声地嚷起来:“邓爷爷,邓爷爷,您在哪里,我要看看您!”(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急切的心情,两个“邓爷爷”一个比一个声调要高,声音要响亮。)(3)指铭读描写邓爷爷外貌的句子,进一步理解“慈祥和蔼”的意思。(4)想一想邓小平的话应该怎么读?(和蔼可亲)我当时的心情怎样,该怎么读?(兴奋、语调较高)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读。(5)说说邓爷爷对“我”的希望是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五、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这张珍贵的归照片是怎样照成的?2、交流讨论。(1)指名回答(邓爷爷邀请“我”和“妈妈”合影留念)。(2)当时“我”的心情又怎样?出示句子:“千里马,和爷爷照张相好不好?”我太高兴了,连忙转身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和爷爷照相!我要------”A学生尝试朗读。B通过朗读交流(邓爷爷的话和蔼亲切,读出问的语气,语速较慢;我的话兴奋、激动、语速较快,语调较高。)3、指导读好“我紧靠着邓爷爷,甜甜地一笑”,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六、小结。这节课,我们怎样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七、作业。完成作业本5、6。2、《一定要争气》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童第周的资料。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注意引导学生将他们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二、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仔细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画出不懂的词句。2、再次读课文,思考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把不理解的记下来。3、理清课文的思路,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的事。三、初读课文,检查自学。1.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文要读通。2.提问学生上述问题。提出未解决的全班讨论。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提示学生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末”字与“未”字区分开。“未”字上横稍短,“末”字上横长。“试”右边是“式”,没有撇。“瞧”是左右结构,左面是“目”,里面是两横。“考”下面不能多横。区分“震”与“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也都有“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振兴、振奋”用“振”;“震惊、震荡、地震”用“震”。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法,进行辅助练习。例:末()试()震()未()式()振()绩()愤()退()迹()奋()褪()四、理解词义: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愤”字为例:“愤”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发愤”。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愤”字作为带点字,查字典,找出“发愤”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发愤”一词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体会“发愤”一词在本课中是童第周在文化基础差,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的情况下,自己下决心努力学习。(2)依照上述方法,理解“耐心”、“钻研”、“再三”等词语。耐心——字典中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课文中指童第周不急躁,不厌烦,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剥掉了青蛙卵的外膜获得了成功。钻研——指深入地进行研究,课文中指童第周不声不响地深入研究。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校长让他跟班试读。五、指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即:读通文。六、作业:熟读课文,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2.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的哪两件事?二、抓住两次“一定要争气”,精读感悟文中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借助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可采取以下步骤开展教学: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带有“一定要争气”这个词语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让学生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一定要争气。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3.句式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知道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1)童第周在________情况下,心里想:一定要争气。(2)童第周________终于为________争了气。三、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1.指名读1~3自然段,让学生思考: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心想一定要争气?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2)提问,讨论:“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再三请求”进一步表现出童第周当时求学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联系上文,“才”字在这个自然段出现了三次,但意思并不一样。可采用根据句意判断词义的方法,训练学生领悟词义的能力。3.出示练习:判断句中“才”字的意思。“才”字有三种解释:①刚刚;②仅仅,只有;③勉强(1)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2)平均成绩才45分。()(3)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在上述判断带点词的连续句中,第1句“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的“才”字是“刚刚”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绩才45分”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的“才”字是“勉强”的意思。通过这样的练习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词义,即据句选义。同时,也要通过反复练习朗读,来进一步体会童第周渴望学习的坚强信念。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刻苦钻研。4.出示重点句:“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5.课堂讨论:发愤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下文,说说童第周是怎样更加发愤学习的?(1)理解词义:“发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2)让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标画出童第周怎样发愤学习的句子。(3)指名让学生回答。课文是从两方面叙述的:一是“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二是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路灯关了,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学习。这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童第周振作精神,无论白天还是深夜都在发奋苦读。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赶上了别的同学,而且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4)讨论:童第周为什么在半年之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呢?让学生用文中句子来回答。“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这段话共有三句,既是童第周的内心表白,也是他发愤学习的精神支柱。包含三层意思: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别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5)句式训练,让学生练习用因果句子,说完整话。①因为“我不比别人笨”,所以________。②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因为我________。四、学习4~5自然段。1.指名读4~5自然段。2.出示重点句:“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