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张晓风,1941年生,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她的作品“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散文代表作:《步下红毯之后》《我知道你是谁》读一读写一写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红灯酒绿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牙龈lánduòzhuìrǎnáochúshuòléidiàntīxiányín阅读文章,完成要求:1.说一说:文章通过行道树的自述,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感情)?找出原句概括。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快乐?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本文最富哲理的句子: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1.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2.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行道树献出浓阴制造清新迎接光明行道树献出浓阴制造清新迎接光明行道树原始森林的同伴一身烟尘玩凉凉的云吸露行道树城市的人们寂寞孤独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痛苦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明确:社会的需求,人们的需要就是神圣的事业。但它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来说,这就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就是“深沉”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里的“神圣的事业”指什么?为何又是痛苦的?它的深沉表现在什么方面?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里的“神圣的事业”指什么?为何又是痛苦的?它的深沉表现在什么方面?提示:可以从革命事业、国防事业、科学事业、教育事业等方面去想。“神圣的事业”指行道树以自我牺牲为代价,蒙受一身灰尘,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为城市制造清新、献出浓荫。5、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从个人利益角度讲,放弃家里的优越的处境,自己选择了站立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蒙受一身灰尘,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自然会带来痛苦。痛苦的磨练是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1、“堕落”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1、“堕落”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堕”,落、掉。“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行道树离开了原始森林这个家,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6、本文的行道树和奉献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本文的行道树和奉献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是散文领域里传统的表现手法,本文是借行道树的自白,来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首先,行道树离开了原始森林,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奉献者舍“小我”、牺牲个人幸福,为人们的幸福而辛苦忙碌、努力奋斗。其次,行道树和奉献者一样,他们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都会感到寂寞、孤独、苦熬,往往不被人重视、不被人理解。第三,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他们同样享受着深沉的幸福。面对行道树,我们惟有牢牢记住他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在追求中完成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愿我们像行道树一样,拥有高贵的心灵,美丽的人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Ⅰ:•1、作者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怎样?(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作者在文中一共写了几个“第一次”?详写了几个?奇妙——低回品味——喜悦、新奇奇妙——回味无穷——新鲜、刺激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详略得当:详写: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露营,做饭,坐火车,坐飞机,看雪,发表文章.)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Ⅱ:•1.为什么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能不能把“风情画”换成“风景画”,“风光画”?•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3.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4.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1、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雏形”是指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是指具备了整个形体,两者形容的外形很有差别。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