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PPT104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何舞动你的王者之剑-------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主讲:王孝民引言领导者不仅需要强化领导能力,还需要学习、掌握领导艺术。根据这个主题,主要讲三部分内容:一是什么叫领导与领导学;二是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三是领导决策与领导艺术。《论语》有言:“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官之位高,官之名贵,官之权大,官之威重,不言而喻。其言行举止,身体力行,系民生福祉,系城市命运。其身正,不令而行。反之,官气愈张,官焰愈烈,为群众所诟病,为城市之拖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权力”的解释是:“权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行动中,甚至是在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进行抵抗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权力,并不是尊崇,而意味着更多的克制,隐忍,三思而后行。权力的履行,不是张牙舞爪,不是耀武扬威,更不是为所欲为。一、领导与领导学(一)树立现代领导观念1.准确认识领导的含义和特征(1)领导的含义据查,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IrvingBarnard,1886~1961)最早(1938)给“领导”下的定义:“所谓领导,就是一个人影响其他人行为的能力。”此外,《西点军校领导魂》的作者赖瑞·杜尼嵩也讲过类似的话:“领导的精义——影响他人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标。”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往往喜欢从领导者的职责角度给领导下定义。毛泽东:领导者的职责,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美国四位总统顾问、《领袖的策略》作者华伦·丹尼士说:“提出能被别人接受的未来远景目标”,“将远景目标传达给组织成员,并使之转化为行动和成果”的人就是领导。尼克松则认为,不仅“决定什么是应该干的事”,“而且要说服他人去做好这件事”的人就是领导者。我国的学者提出一个经典性的定义: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影响、率领、引导被领导者以实现组织目标过程。有人把“组织目标”改为“领导目标”这个概念显然是以领导者为中心展开的,这是中国领导科学的特点。领导的最新定义:领导是决定做领导的人与决定跟随的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注重“追随”关系,更具有根本性)概而言之:领导者依据组织的法定授权,为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影响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为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概念也显然是以领导者为中心展开的.)(两个问题设置)领导的特征第一,领导活动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领导者单方面的私事;第二,领导活动要实现的目的是组织目标,而不是领导者纯粹的个人意志;第三,领导活动是一种程序性行为,而不是领导者个人的主观随意。第四,领导是高层次的社会管理,而不是一般的执行与落实;第五,领导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而不是特权。2.深刻领会领导的本质(1)领导的本质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就是改变他人态度和行为的能力)A.思想的影响力(思想影响力不等于思想控制力);B.职权的影响力(赏罚予夺);C.专长的影响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D.人格的影响力(品格、能力、知识、经验、个性)。(2)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主要体现在:合群共事;率众达标;协力创业。所谓领导,作为一种公共治理的新方式,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这句话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1页。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今天,我还是这个态度。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各个部门和地方,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注意这个问题。”领导就是服务,揭示了领导的精神实质,是对领导内涵的最高概括。3.正确把握领导活动规律领导活动的规律性就在于以下五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五个要素是:(1)领导者(2)被领导者(3)客观环境(4)群体目标(5)方式方法4.关于领导方法问题领导方法是实现领导宗旨和目的以及实现领导职能的各种手段、路径构成的复杂体系。唐太宗的主张——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故得其下。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9页。庄严的承诺两类风格的领导方法传统领导方法——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现代领导方法——抓大事,不问琐事!ABC分类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找出所要面对的全部问题第二步,对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第三步,找出当前急迫重要的问题A类——必须自己做的事情B类——可自己做也可给别人做的事情C类——应该由别人做的事情该方法的真谛在于:将日常事务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并使领导者明确“必须自己做的事情”两种效能的领导者:瞎忙的人——凡是经过他面前,来到他的办公桌上的事情,不分A、B、C,都要插手,自然会忙得不可开支,所以,该领导者称之为“瞎忙的人”瞎忙的人不仅自己低效能,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效能,整个组织的效能不高。精明的人——及时地将B、C类事情交给别人去处理,而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必须自己做的事情”的A类事情上面不仅他自己有效率,而且整个组织的效率也很高。•艾森豪威尔的感慨:作为一个行政长官,他必须克服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学会签署水平低劣的信件:也就是说,明知自己可以把信写得更好,也得在别人代写的信上签上他的名字。•英国证券交易所前主管N·古狄逊的主张:•一个累坏了的主管,是一个最差劲的主管。领导者的最大本事,是能让下属发挥最大本事。5.全面看待领导的地位和作用(1)领导的地位A.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B.科学与民意的交合点;C.各方利益的共同点;D.多种矛盾的超脱点;E.风云突变的转折点。(重庆暴雨洪水成灾)(2)领导的作用A.化繁为简B.化难为易C.化乱为序D.化凡为奇E.化险为夷(二)什么叫领导学一般领导学教科书上说,所谓领导学就是“研究领导行为规律、原则与方法的科学”。当我们把领导当作学科来研究的时候,也有人认为领导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例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就认为,领导“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著名诺贝尔奖得主西蒙教授认为领导行为涉及“非程序化决策”。军事领导学者普里尔说:“将领无固定模式”。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更是明确地指出:“在这里,智力活动离开了严格的科学领域,即离开了逻辑学和数学领域,而成为艺术”。可见,领导的所作所为“是处理模糊型、随机性问题的”,是难以量化表示的。因此领导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一种美好的合金。历史上领导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关注领导特质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这一阶段的领导理论研究,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心理学家们从个人的个性心理持征出发,试图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找出领导人同被领导人在心理特征方面的区别。其主要目的是企图制定出一种有效领导者的标准,以此作为选拔领导人和预测其领导有效性的依据。(1)斯托蒂尔(R.M.Stogdill)归纳的领导特质:A.身体特性。如身高、体重、外貌等。B.社会背景特性。如社会经济地位、学历等。C.智力特性:判断力、果断性、知识广博精深、口才流利等。D.个性。如自信、机灵、见解独到、正直、情绪平衡稳定、不随波逐流、作风民主等。E.与工作有关的特性。高成就需要、愿承担责任、工作主动、重视任务的完成等。F.社交性特性:善交际、广交游、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作精神等。(2)成为领导者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领导者,有些因素是重要的:第一、“先天性”要素:体力、智力、性格;第二、“修炼性”要素:意志力、品德、后天的学习、积累、修炼;第三、“经验性”要素(艺术性要素):领导技巧、手段、智慧。领导者的特质来自于自身的性格、气质、修炼和积累。(3)对特质理论的评价忽视了下属的需要;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没有对因果关系进行区分;忽视了情境因素。西点军校前校长潘模说:“给我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病者,我都能把他训练成一个领导人”。由此,特质论阶段宣告结束。2.关注领导行为(风格)阶段(20世纪40—60年代)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的组织程度和文化水平日益提高,企业管理思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人的因素、被领导者的因素成了领导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领导问题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主要是研究领导者的素质、特性,转而为主要研究领导行为本身。既然领导效能并非取决于其特质,那么应该关注其行为。但事实证明,如若对象不同,同样的领导行为,有的奏效,有的难以奏效。比如,对蓝领宜指导,对白领宜协商。(1)勒温(K.Lewin)的作风类型理论(1)专制作风,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2)民主作风,权力定位于群体。(3)放任作风,权力定位于职工个人。(2)里克特(R.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A.专制集权式领导作风。B.仁慈集权式领导作风。C.协商民主式作风。D.参与民主式领导作风。宋庆龄的美丽与哀愁(3)领导行为理论研究的共同特点A.找出领导行为的独立维度结构维度:关心任务、组织关怀维度:关心人B.领导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多元的、相互独立的,领导行为是这些相互独立因素的组合,组合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领导方式领导行为理论成为培训的一种方法.(三)主张领导权变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权变指的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固定为一种方法、一种对策。重要的是要适应特定的情境。比如:领导者的地位、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组织内的信息沟通情况等都应具体考虑。情境领导模式领导方式要取决于下属的行为模式对工作失职者——指挥方式对工作尽力者——教练方式对讨价还价者——激发方式对工作尽职者——授权方式领导权变理论的缺陷没有放在大环境、大系统中思考。领导环境决定领导有效程度领导环境的变化是推动领导变革的重要变量领导者能否有效地驾驭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领导活动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任何领导者,都是一种考验,非常重要。4.主张领导交易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实际是一种交易。比如,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提供“服务”,被领导者向领导者提供“服从”。领导越是服务“到位”,被领导者越是“认同”,二者同心同德,必能达到目标。这显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商业化渗透。5.主张领导变革阶段(20世纪80-90年代)这是随着20世纪后期世界科技发展加速而出现的理论。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研究者认为,只有主动适应、引导推动变革的人,才能做领导者。只会按常规办事的人,只能算管理者,而不能算领导者。追求变革是领导者的本质特征。在现实中,人们很容易将“领导”与“管理”二者弄混,由此导致领导者干了管理者的事。其实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管理与领导:联系和区别管理的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领导的功能:激励、指导、沟通、解决管理:让别人去做事情领导:激励别人去做事情管理:dothethingright领导:dotherightthing管理者:处理复杂问题,以消极,非个人化的态度面对目标,回避风险。领导者:处理变化问题,以积极、个人化的态度面对目标,寻求冒险。管理者: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回避单独行动,按角色与他人联系。领导者:关心的是观点,通过开发愿景确定方向、传达愿景、激励他人克服障碍实现愿景,以一种更为直觉和移情的方式与他人互动。也有学者认为“领导”与“管理”二者之间存在着七大不同之处:(一)考虑未来,还是考虑现在?尼克松说:领导者、领袖“代表未来”,“代表历史的方向”,故多考虑未来,而管理者考虑的只是“今天和明天”。(二)关注外部,还是关注内部?领导者更多地关注组织的外部,如环境的变化、对手的威胁、市场的机会等等;而管理者更多地关注组织内部,如员工如何管理、财务运行状况、生产进度等。(三)重在决策

1 / 10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