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法学》形考作业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A)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教育法的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教育法的(A)是指以一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形成的门类齐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A.体系B.渊源C.规范D.原则3、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被称为(B)。A.自学法B.调查研究法C.比较研究法D.系统思考法4、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D)的权力。A.监督B.领导C.管理D.领导和管理5、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B)和特定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点。A.目标B.调整对象C.义务D.环境6、颁布于(B)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A.2006B.1986C.1980D.19947、下列方法中,(B)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A.调查研究法B.比较研究法C.系统思考法D.文献阅读法8、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D)。A.工作准则B.法律条文C.基本要求D.行为规则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A)有权制定法律。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10、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B),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A.法律关系B.价值准则C.工作标准D.行为规范11、在我国教育法的体系中,(A)被划分为教育基本法层次。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2、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二者均为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B)所享有的利益。A.受教育者B.一定主体C.教育者D.学校13、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的规定,体现了我国教育的(B)原则。A.方向性B.公共性C.终身性D.平等性14、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它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D)效力。A.对事的B.对人的C.对组织的D.对人或组织的15、教育权主体与受教育权主体通过一定的(B)使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A.义务B.权利与义务C.目标D.权利16、社会教育权是指来自于行使国家教育权机构以外的(C)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A.个人B.社会组织C.社会组织或个人D.公民17、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D)和奖惩。A.名称B.效力等级C.适应范围D.处理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此项规定为(D)规范。A.禁止性B.政策性C.授权性D.义务性19、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C)及其规律。A.教育法律权利B.教育法律义务C.教育法律现象D.教育法律意识22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规定,属于(B)规范。A.授权性B.义务性C.禁止性D.补偿性21、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专指(C)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A.国家权力机关B.教育行政部门C.国家司法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2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B)义务教育。”A.按时入学接受B.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C.完成D.入学接受23、广义的教育立法是指(C)依据法定的权限,创制、修改、补充和废止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A.国家教育行政部门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机关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24、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做的解释,称为(B)。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法定解释D.官方解释25、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A)A.客体B.内容C.主体D.结构26、《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凡年满(A)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A.十五B.十八C.十四D.十六27、法律草案的(A)是指立法机关对于经过审议的法律草案正式表示同意与否的活动。A.通过B.公布C.审议D.提出28、教育法律法规的解释可以分为(B)和非正式解释两种。A.司法解释B.官方解释C.行政解释D.立法解释2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C)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A.8B.5C.6D.730、下列各项中,(B)属于国家监督。A.社会团体监督B.教育行政部门监督C.人民政协监督D.民主党派监督31、下列各项中,(C)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A.学校资金B.教师讲课C.学生的受教育权D.学校名誉32、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专门知识和(C)的教育。A.基本理论B.应用技术C.操作技能D.基本素质33、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称为(B)证书。A.学业B.学历C.毕业D.非学历3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认可的社会组织,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进行的综合或单项考核和评价,称为(A)。A.教育评估B.教育督导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3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规定,不满(D)周岁的是无行为能力人。A.16B.18C.14D.1036、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程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D)、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公布。A.法律议案的审议B.法律议案的受理C.法律草案的受理D.法律草案的审议37、我国学位又按哲学、经济学、法学等(A)个学科门类授予。A.13B.12C.11D.1038、下列各项中,(D)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3A.教师财产B.学校设施C.学生利益D.教育部39、合格评估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A)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鉴定认可的制度。A.新建学校B.普通高校C.所有学校D.民办学校40、下列各项中,(B)由国务院制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教师资格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41、从(C)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我国建立了学位制度。A.1975B.1991C.1981D.199242、教育法律(B)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A.事件B.意义的行为C.事实D.规范43、非正式解释又可称为(B)解释。A.法定B.学理C.官方D.有权44、成人教育,是指通过业余时间、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A)进行的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岗位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A.成年人B.学生C.公民D.青少年45、狭义的教育立法是指(B)依据法定的权限,创制、修改、补充和废止教育法律的活动。A.最高国家权利机关B.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及其常设机关C.国家机关D.国家教育行政部门46、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权利受到侵害时诉请国家提供保护的权利,称为(B)。A.行为权B.请求权C.人身权D.要求权47、《教师资格条例》由(C)制定。A.教育部B.地方国家权力机关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48、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程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A)。A.公布B.适用C.解释D.实施49、教育法的(C)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A.适用B.解释C.遵守D.实施50、下列各项中,(A)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A.学生实习B.国家C.学生的受教育权D.家庭教育权31、下列各项中,(D)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A.学生实习B.学校资金C.学校名誉D.教师的教育教学权32、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A)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A.其监护人B.本人C.学校D.教师3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A)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A.6B.5C.8D.734、我国《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凡年满(B)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A.18B.15C.14D.163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A.16B.10C.14D.18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考核、工作成绩考核和(C)。A.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态度考核B.学历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C.业务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D.业务水平考核、职业道德考核37、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为(B)。4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8、学生申诉方式属于(D)方式。A.诉讼救济B.立法救济C.司法救济D.非诉讼救济39、广义的教育立法是指(D)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创制、修改、补充和废止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教育行政部门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D.国家机关40、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专指国家(A)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A.司法B.教育C.权力D.行政41、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称为(A)规范。A.义务性B.禁止性C.法定性D.授权性42、就现行法而言,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主要采取过错责任原则和(A)责任原则。A.过错推定B.严格C.补偿D.公平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项规定属于(C)规范。A.说明性B.授权性C.义务性D.禁止性44、《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属于(A)。A.规章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法律45、家庭教育权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C),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被监护人提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A.其他亲属B.直系亲属C.其他监护人D.监护人46、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A.诉权专属B.主管不定C.被告举证D.不得调解47、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D)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A.教育教学行为B.教育行政关系C.教育教学活动D.教育社会关系48、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为(B)。A.教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的校长制B.校长负责制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D)。”A.知识分子B.公务人员C.劳动者D.专业人员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C)不能申请行政复议。A.不发放有关费用B.行政处罚行为C.不服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D.行政强制措施51、义务教育的根本特性是(B),其目的是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A.普及性B.强制性C.主体性D.自觉性52、教师聘任制的运行是指教师聘任合同具体发生(C)的过程。A.调控作用B.实际成效C.法律效力D.主导作用5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