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乡村文化说到乡村文化,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呢?可能大部分的人对此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在了解乡村文化之前,我们还得了解另外两个概念:乡村和文化。所谓乡村,亦称农村,它指的是针对城市来说,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较分散的地方。因而我们亦称它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在中国,乡村指的就是县城以下的广大农民所生活的地区。相对于乡村这个概念,我们更应该了解文化这个概念。乡村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一种,理解了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乡村文化。什么是文化?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最早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古中国,文化即是人文教化的意思。在现当代,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指凡是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尤指精神财富,亦即非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化由物质性要素、精神要素、语言要素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规范体系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其中物质性要素是文化的载体,精神要素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还具有创造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个性和共性几大共性。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也是文化的深刻内涵所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总和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从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重要作用:对个人来说,文化具有塑造人格,提升修养,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对集体来说,文化起着目标、规范和行动整合的作用;对社会来说,文化具有社会维系和社会导进的作用;对国家来说,文化起着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对整个世界来说,文化具有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以及推动世界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作用。当然文化除了上述正向的功能之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负向功能,它产生于文化滞后和负文化团体之中。相比较文化的正向功能而言,文化的负向功能所产生的危害也同样不容忽视,文革就是最好的例子。十年文革就是一场由于领导者的错误思想而发动的政治运动,这就是一种文化滞后的现象。在文革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遭到了破坏,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造成了国家的全面倒退。这种损失是我们难以承受的,也是我们忽视文化的负向功能所付出的惨痛代价。了解了乡村和文化两个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谈谈到底什么是乡村文化。所谓乡村文化,在我看来,乡村文化就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它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也有学者说,乡村文化就是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亦有学者这样说,农村文化就是指某一地域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认为乡村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它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种内涵——乡村居民淳朴敦厚、勤劳善良的价值观。文化有物质与非物质之分,乡村文化也不例外。乡村文化的物质方面包括乡村的房屋住所、劳动工具、生活器具、服饰以及艺术品等,是乡村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真正具有乡村文化内涵的还是乡村的非物质文化,它囊括乡村的风俗习惯、乡民信仰、乡间道德伦理、当地特有的语言、艺术以及一些其他约定熟成的东西。在这些物质与非物质的乡村文化之间蕴含的深刻内涵则正是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及乡村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存在的历史极为悠久。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下,乡村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与此同时慢慢形成和发展。因而在我看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很大一部分就是乡村文化,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虽然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包含城市文化,但在我看来乡村文化才十四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毕竟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乡村文化远远不是城市文化尤其是现当代的城市文化所能比肩的,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发展的结晶,是城市文化所远不能比拟的。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而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研究仍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乡村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随着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改善了,耕作方式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乡村的物质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乡村居民也摒弃了一些落后的观念,接受了进步的思想,接收了一场思想的洗礼,居民的价值观念也慢慢地在改变。中国的乡村文化看似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改变着。。。。。。可是,在这良好的表象之下,乡村文化的发展却潜藏危机。在我看来,当前的乡村文化与其说是在发展,倒不如说是正在被城市文化所同化、蚕食(这种同化在乡村精神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正呈现出一种衰败消亡的现象,而一些负文化却开始在乡村中悄然抬头。中国的乡村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乡村文化衰败和消亡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乡村文化的载体遭到了破坏。在乡村,一些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的一些文物、艺术品、建筑之类的遭到了破坏或遗失,其中尤以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破坏最为典型。在文革期间,许许多多的乡村的文物资源被破坏,给乡村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不断开发利用,许多的乡村文化资源也在不经意间被破坏掉了。二、乡村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乡村的习俗也正渐渐地被遗弃。随着乡村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乡村与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城市文化的因素也流向了乡村改变着村民尤其是乡村中的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他们被城市中传来的流行音乐、现代舞蹈等在内的现当代艺术所深深的吸引,反而对本地原有的戏曲、皮影、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提不起半点兴趣。环顾当今中国乡村,那些尚掌握有民间艺术的十有八九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的民间艺术家实在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那些传统的乡间习俗也越来越不为村民们重视,在渐渐地被遗弃,甚至某些习俗已永远的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不敢想象,当老一辈人物相继逝去之后,这些艺术、习俗将何去何从。三、乡村的伦理道德冲击和遭到践踏,出现了道德危机,最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孝道沦丧的现象。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可是,在当今时代下的乡村,孝道却遭受到了最为严重的践踏,出现了孝道沦丧的危机。一些乡村居民在城市文化带来的负文化的影响下,丧失了作为人做基本的道德——孝道,他们对父母不尊重,没尽好作为子女的义务——赡养父母,更有甚者还肆意地虐待父母,毫无半点道德可言。由此可见乡村的道德是遭到了何等地践踏与破坏,乡村道德危机是何等地严重,这不得不令人反思。而出现了这种严重的道德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败与消亡也就成为了必然。四、乡村居民信仰缺失,乡村中存在着信仰危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已不能满足一些乡村居民的需要,他们在乡村中看不到希望,慢慢地失去了对乡村的归属感,也就失去了对乡村的信仰,反而向往城市的生活,失去了对乡村生活的热情。久而久之,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更多的村民失去了对乡村的信仰,造成了乡村的信仰危机,也从侧面造成了乡村的文化危机。五、乡村文化失去了传承对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一代去往城市,留在农村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造成了一种隔代的现象,而这也导致乡村文化缺失传承的对象,也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衰败和消亡。乡村文化的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经济上来说,这是市场经济和城市经济对乡村经济的冲击所造成的结果。在这种冲击下,城市文化也随之流入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乡村文化的同时,更多地蚕食了原有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逐步被城市文化所同化,乡村文化的衰败与消亡也就无可避免了。其次,从教育上来说,乡村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在发展乡村经济的时候也就难免地对乡村文化造成了破坏。同时由于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当前乡村的现状和乡村文化的价值,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乡村文化,因而也就让一些优秀的乡村文化湮灭在了历史之中。再次,从制度上来说,户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城乡户籍制度上的差异使乡村居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和待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更多的乡村居民进城,有的甚至就此在城市中扎下根来,不再回到乡村,给乡村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机。最后,从根本上说,乡村文化衰败与消亡的原因是乡村在各种各样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遭到了破坏,乡村的伦理、道德、习俗、艺术等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是乡村文化消亡的根本原因。所以,挽救当前乡村文化衰败和消亡的危机刻不容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首先当务之急是重建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德行乃教育之本,要在乡村强化伦理道德教育,让村民重拾已丧失的道德;还要想办法开展相关的活动恢复乡村已经或将要小四的习俗、艺术等;同时还要重建乡村的基本的社会制度。二、在经济上,要加大对乡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增加乡村居民收入,增强乡村居民对乡村的归属感,愿意在乡村扎根。三、要在乡村大力开展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尤其是重视道德教育和对年轻的几代人的教育,改变乡村教育现状,实现乡村教育脱贫。四、尽快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户籍上的差异,提高乡村居民的福利待遇。五、要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弘扬和发展乡村文化,同时也要抵制城市的负文化的侵蚀,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气息。六、要注重乡村文化传承者的培养与教育,使乡村文化不至于再次面临传承危机。七、要注意让乡村文化在传承时不忘发展,要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前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但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性和本土性。乡村文化绝不能就此湮灭在历史之中,拯救乡村文化刻不容缓,乡村文化的拯救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