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生态瓶设计与制作生态瓶设计与制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2.观察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态瓶内的变化。二.实验原理生态瓶是一个密封的生态系统,就像地球一样。生态瓶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内有小鱼、藻类、细菌、经过滤的海水、小石及空气。生态瓶中的小石代表地球的土地,有约三分二的水及三分一的空气,能量来源同样是阳光,当然还有生命:鱼、藻及细菌。小石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免被小鱼所吃,也为细菌提供生长地方,让其能作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之废物。生态瓶是密封的,因此不能加入任何食物或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生态瓶内进行的生态循环代表着简化了的地球生态循环。在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因此,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三.实验材料用具准备的塑料瓶(无色透明)、水(隔夜的自来水)、沙子和碎石、水草、水生小动物(斑马鱼2只)。四.实验步骤1.瓶子的准备准备一个无色塑料瓶,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2.在瓶底装入一层沙子和碎石,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取一些沙子和小石子,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3.在瓶子里“种”上几棵水草加入生态瓶中的植物一般为藻类,应该先将水加到位,然后再放植物,从而避免加水时把植物冲起来,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几个小时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4.放入水生小动物放入2条斑马鱼。大多数鱼都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鱼被突然换到不同水温的水中后,容易死去。因此,将鱼放进生态瓶也是有讲究的。可以在原来鱼所在的水缸中放进一个塑料袋,将鱼转移到这个塑料袋中,然后连水连鱼一起转移到生态瓶中。5.封闭生态瓶将生态瓶的瓶口密封,然后将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第二:生态瓶的制作及观察生态瓶的制作及观察我们小组将根据实验报告进行陈述。一.实验目的1.掌握由水-陆两个系统构成的微型生态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2.学会生态瓶内各种生物关系的选择和构建的技术。3.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二.实验原理1.陆生子系统的构建:植物-土壤-空气系统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并生长;土壤-空气给植物生长提供支撑和保障;2.水生系统的构建:水生动物-沉水植物-水底-底泥系统沉水植物从水体和底泥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给水生动物生长提供保障;底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和排遗物;3.水-陆两个子系统的耦联陆生子系统为水生子系统补充氧气;水生子系统为陆生子系统补充水分和矿质元素;4.生态因子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模拟酸雨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三.实验过程1,生态瓶的制作材料的准备和生物物种的选择材料:塑料水瓶若干,陆生和水生土壤(或沙基),无污染的自然水,醋酸,棉线等;生物物种:植物幼苗,沉水植物,水生动物;2.水-陆两个子系统耦联而成的生态瓶的构建3.生态瓶稳定性的观察和维护观察并记录瓶内生物的活动状况;根据瓶内生态因子的变化作简单的维护(加水等措施);4.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及结果预期四.实验记录第三:简易生态瓶制作简易生态瓶制作小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如下:(1)材料用具:水草、小水生动物(如小鱼、螺蛳)、河水、砂子、玻璃瓶、凡士林。(2)方法步骤:①瓶子处理: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②放砂注水:在瓶中放入1cm厚的砂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2/3。③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④加盖封口: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⑤放置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避光,放于阳面窗台上。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