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电子教材主讲:包仁第一章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①产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到确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②无产阶级开始进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这一斗争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提供出经济上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①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②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理论;③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此外,还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理论。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吸收继承的主要成果是:①研究方法,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流通转向生产领域;②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a.提出劳动二重性;b.说明了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不违背价值规律。)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理论基础,是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构成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运用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揭示生产关系内在的、自身运动发展的经济规律,从而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①生产关系本身是个体系,包括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决定其他,其他对生产有反作用。②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体系的性质。③在分析研究生产关系时,要结合生产状况,用生产力标准检验、评价和变革生产关系。④要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这两个层面来分析研究生产关系。从经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生产关系,着重分析生产关系的实质、经济制度的性质;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分析生产关系,着重分析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分析社会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资源配置的方式。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就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2、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相应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总称。3、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①经济体制的经济制度为基础,要体现经济制度的性质和要求;②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是可以选择的,选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③改革就是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探索,目的是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二、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从经济体制也就是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看,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2、自然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的特征是“交换”。3、从自然经济只能过渡发展到商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逾越的阶段。4、商品经济自身的发展,要经历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这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通常不是独立存在的;发达商品经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内容上包括: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价值规律。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体现在:①提出劳动二重性原理,指出抽象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②说明了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不违背价值规律,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因为:总平均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生产价格等于总价值。3、我们随着改革的实践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体现在,深化了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具体表现:①劳动的内容:不仅生产线上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而且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也在创造价值。并且,科技、管理人员的劳动作为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价值更多贡献更大。②劳动的范围:不仅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在创造价值,而且某些非物质生产部门甚至某些精神生产部门的从业者,他们的劳动也在创造价值。四、商品理论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对立表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买卖对方价值和使用价值只能得其一;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二者缺一不可。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生产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反映生产力。②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并非都有价值,都是商品;有价格的东西并非都有价值。③对同一种商品来说,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用此原理可以分析说明“按质论价”、“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a.表示的关系不同;b.性质不同;c.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因素之一;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的旧价值。)③劳动二重性原理的地位: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b.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和枢纽。3、商品价值量决定:①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必须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②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怎样的变化,从社会角度看,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4、商品、价值、货币从本质上看都不是物,而是反映着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换的经济关系。这种等量劳动相关换,现实上表现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在进行等价交换。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要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五、货币理论1、货币的概念,本质和它的产生①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②货币是自发产生的,货币的产生导致了商品经济中危机的可能性。③货币的产生是价值形式自身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a.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b.扩大的、总和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态;d.货币形态。④价值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要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性。(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2、货币的职能①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前提在于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②货币通过价格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自身的计量单位叫价格标准。③影响价格变动的五个方面因素。④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这四个职能时各自的特点:a.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b.流通手段:必须的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由此导致纸币的产生;c.贮藏手段:本质上应当是金属货币,但在币值稳定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纸币。d.支付手段的出现,增加了危机的可能性。⑤纸币和使用货币在来源上的区别;(纸币来自流通手段,使用货币来自支付手段)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表现形式的区别:a.流通手段:一手钱一手货;b.支付手段:先给货后付款。3、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①货币需求总量与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纸币流通规律的对立面,都属于经济运行的不正常状态,都属于货币发行中的问题。③经济运行的三种状态。经济过热对应通货膨胀,市场疲软对应于通货紧缩。④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基本经济对策:a.通货膨胀对应紧缩政府财政支出,减少固定资本投资,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b.通货紧缩对应适当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固定资本投资,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六、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地位、内容、表现形式和三个主要作用。2、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形式。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两个方面。①供求价格机制与价格规律表现形式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价格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靠它们实现的,由此可以分析价格改革的必要性及方向。②竞争机制对应于价值规律的第二和第三个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此可以分析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兴衰成败可以说明为什么企业只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3、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一、资本和劳动力1、资本总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起点和终点不同;中间环节不同;流通目的不同)2、资本的概念和实质(带来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生产关系、运动、历史范畴)。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4、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形成条件、价值构成和使用价值)。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收入和报酬。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而是由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创造出来。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工人在其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在其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划分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的依据,是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家购买的生产资料属于不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属于可变资本。3、划分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的作用和意义:①揭示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不变资本即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生产创造出来的。②说明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等于三、绝对剩余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1、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点:是资本家用来提高剩余价值率,也就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2、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重要特点。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全社会劳动率普遍提高为前提,它的现实起点是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4、超额剩余价值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因果关系:前者是起点,后者是结果。四、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1、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实质:用剥削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剥削和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内在动力,外在压力)。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扩张其规模的两种基本形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微观表现,它能够增加社会资本总额。3、资本集中不能增加社会资本总额,但却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五、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对利润率的影响1、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概念。必须是资本的技术构成变了,价值构成也变了,才叫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2、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造成全社会总的利润率水平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对工人剥削的减少。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大于本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小于本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这表明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