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年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综述张卉(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通过文献综述法从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和发展的因素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的现状,整理相关自我同一性的测量。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理论中国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他认为个体一生要经历8个自我发展的关键性转折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身心发展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埃里克森更强调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已引起心理学、教育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阶段,他们要经历生理、认知以及社会角色各方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使大学生重新对自我进行审视,整合自己过去的经验,认识自己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更好的适应、把握当前的变化。而研究与教育的目的就在与帮助青年们顺利完成发展课题,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国内的学者对于大学生自我同一的确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于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如网络与大学生同一性的关系。五大人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关系。心理健康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这些研究使得人们更多的了解了自我同一性,人们开始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投入更多的关注,这为以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对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相对比较局限。本人对于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相关理论做出了阐述、揭示了研究现状、探究了原因、分析了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取向展望等。1自我同一性的概述1.1自我同一性的内涵同一性(identity)几乎是当代社会科学无所不在的概念,它编及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1]埃里克森[2]于1953年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一个与自我、人格和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学概念。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自我整合的一种形式(theformofegoidentity)[3],这可以使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感(thesenseofegoidentity),即个体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2从而使个体感受到鼓舞人心的信念。埃里克森先是从自我功能的意义上来定义自我同一性,认为自我同一性会使人体验到一种整合感。埃里克森在之后的传记中更加细致的描述这种自我同一感,“最令人满意的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社会的安宁之感。他最明显的情况是一种人身体的自在之感,一种自知何去何从之感,以及一种预期能获得有价值的人们承认的内在保证”[3]。他同时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时空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自己内在的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4】其形成过程对于个体来说也是一种危机。埃里克森将自己所提到的自我同一性分为几种不同的含义:“有一个时期它表明了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个时期则意味着个人性格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个时期是作为自己综合的一种标准;另外,它还作为一种与群体理想和同一性的内在一致性的保持。”[5]并赋予同一性三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即连续性(continuity)、一贯性(consistency)和一致性(sameness)。【6】尽管埃里克森在他的著作中多处对自我同一性下定义,然而从本质上说同一性就是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去?”这类问题的思考[7]。1.2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发展继埃里克森之后,学界关于同一性的内涵的界定日趋多元化和整合化。沃德曼(waterman,1985)认为同一性是个体清晰明确的自我肯定,包括期望、价值和信念,具有生存的目的性和方向感,他和布拉斯(Blasi)、格瑞特温特(Grotevant)、贝尔宗克(Berzonsky)等都强调从过程内涵等角度来考察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8】贝尔宗克(Berzonsky),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将同一性纳入一个认知建构的、信息加工的框架,提出同一性风格模型。这三种风格分别为:(1)信息风格(informationstyle)(2)规范风格(normativestyle)(3)扩散-逃避风格(diffuse-avoidantstyle)。马西亚(James.E.Marcia,1966)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模型。他认为同一性是一种自我结构(self-structure),是由个人的驱力、信念和生活经历等内在自我建构而成的内在组织,并以探索(Exploration)和投入(commitment)两个主要维度为线索,将自我同一性概念操作化,建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Status)的理论模型,将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9】:同一性获得(identityachievement,高探索与高承诺)、同一性延缓(identitymoratorium,高探索与低承诺)、同一性早闭(identityforeclosure,低探索与高承诺)和同一性扩散(identitydiffusion,低探索与低承诺)。马西亚认为个体的同一性的形成要经过同一性扩散、早闭状态向同一性延缓、获得的状态转变的过程。1.3自我同一性的维度划分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首先,围绕“同一感”、“连续性”、“整合”及“内部联系”等四个可观察的角度及每个角度所体现出的个体背景之间关系的差异,将同一性划分为3个相关维度:(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ntity。此层面的自我同一性分为自我综合和个人性格的连续性,指儿童期自居作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的基本信念;(2)个人同一性,即自我(self)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个体表现出的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3)作为环境定向的层面的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8】其次,根据同一性的划分,学者们将自我同一性分为四个方面:(1)“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主我”即主观的我,指作为同客观环境区别和主动行动的我。“客我”即客体的我,指作为知觉、观察对象的我。(2)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这两者的统一,实质也是“主我(I)”和“客我(me)”3的统一的另一种形式。“主我(I)”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希望,在头脑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就是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及其各种社会关系等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3)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统一。时间上“自我同一性”包含着自己和他人对自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认识,并且能够认识自己的过去是怎样的,将来会怎样,并把这两者整合统一,发现现实自我中。(4)自我和环境的统一。即“主体(I)”和“客体(me)”的统一。自我是指行为和意识的主体。环境是自我以外的客观存在,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众所周知,自我是在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自我会与社会环境发生联系。【10】2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2.1主观2.1.1性别Archer(1989)和Bergh&Erling(2005)提出自我同一性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42]-[43]特定生命时期生理和心理,不同领域中男生女生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意识形态领域、人际关系领域。并且因为男女生性格、兴趣、探索方式以及投入的时间的不同,对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都会产生差异。2.1.2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进入大学,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对自我的认识大都停留在主观臆想的状态。但大学生活的过程中,自我出现了激烈的分化,即出现了“主体(I)”和“客体(me)”。开始出现不满自我、不接纳自我的问题。如,我原本认为自己很出色,但现实中有很多人要比自己还出色。原来认为自己是很完美的,但是现在开始看到自己其实有许多的弱点、缺点……开始面临如何客观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的优点和缺点。2.1.3对社会认识偏差自我同一性还包括连带感和归属感,即个体感到自己从属某一社会、国家和集团。一些大学生不能正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则不具备适应社会的知识技能,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这种连带关系,或没有良好的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会对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带来困难。[11]2.2客观2.2.1家庭方面2.2.1.1亲子关系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会使大学生丧失自我的探索的机会;而过于独断、严厉的父母又使得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从而对自我的认识模糊;以上这两种状况都不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12]相反父母与子女之间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能够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独立、自主的探索自我的发展,较容易形成稳固、独立的自我同一性。2.2.1.2父母的人格范型父母的人格范型影响着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内容。因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的形成首先就是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并将其吸收,形成一个新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父母作为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其价值观、人生观都对大学生有所影响。2.2.1.3父母的期望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如果父母的期望过高与学生本身的期望发生冲突,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迫使学生产生“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父母所期望的那样的人”的想法以及负面情绪,这在4客观上剥夺了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可能。【11】2.2.2学校教育2.2.2.1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应试”为中心,教师以“大纲”为依据,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统一要求和讲授,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中失去了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也非常的小。这种理念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获得的多少,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这种理念为主导方式的教学,将学生的发展置于被动的地位。而教育理念中的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空想阶段,教育者对于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从而导致学生对自我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认识不清,学习生活的观念模糊乃至错误,因而,学生很难找寻到自我,同时形成和发展成为被动的自我同一性。[12]2.2.2.2学校集体归属感大学生所归属的集体主要是学校、班级、学生社团,这些集体以不同的方式如人际氛围、精神面貌将自己特有的目标、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体现出来,从而会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产生影响。反之如果大学生的追求和集体相符、一致,这种集体使是大学生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2.2.3社会环境2.2.3.1社会文化埃里克森强调社会环境对同一性确立的重大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前提,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大学生对于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大学生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扬还是消极颓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代大学生的主导心境。2.2.3.2社会中成人的模型和成人的榜样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有两个过程显得特别的重要:“一个过程是探索可供选择的信念、价值观和职业目标;另一个过程是致力于挑选出来的信念、价值观和职业目标。”【13】由于大学生思维发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探索信念、树立价值观、设立职业目标还需要通过具体性形象去效仿。如追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学生在自己所喜爱的明星身上看到了他们所理解、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如果社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借此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同一性。2.2.3.3社会给予的成长环境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的时期。在此期间社会的气氛对于大学生有所影响。大学生可以利于这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观、价值观从中进行选择、尝试,经过多次反复的尝试循环,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