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作者:何晓燕中文001班阅读数:468编辑:gjs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二。其一,早在十六大前,邓小平就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且是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是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为其指导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看到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的顺利完成,中国的现实情况要求中国必须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然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建设小康社会呢?所谓小康社会,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认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最稳定,适合小康社会的结构。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实现城乡结构,社会体制的改革,即扩大“中产阶级”的队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东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仍然明显。要全面建设小康,必须加快西部建设,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东部地区除了向西部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援外,还需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使之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民主建设和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继续执行并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人类能和谐统一。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必将更加幸福美好。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的又一有力证明。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渐进性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日报社张耀光王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目标,但又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轻易实现的目标。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决不可盲目乐观、急于求成。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渐进性。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人均GDP也达到了1000美元,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个指标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只相当于“下中等收入的国家”的下限,而且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人均产量仍然处于世界后列;我国地区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而生产力的相对落后决定了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够健全;教育事业还不发达,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总的来看,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决定了它的渐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项造福中华民族的伟大系统工程,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要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的发展。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有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而农村的相对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它的渐进性。我国人口的70%在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突出表现在农村,目前还有3400万农村人口没有脱贫;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一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农村中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仍占相当的比重,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由于农村的科学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仍占相当的比重,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观念亟待提高;而农村中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还很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限于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可见,总体小康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全面小康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将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将是一个通过渐进的量的积累而逐步实现质变的过程。应当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政治、文化和资源状况等制约因素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也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改变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改变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不协调的问题,不可能靠短期的经济奇迹、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频繁的生产关系变动来加以消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工作,“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一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其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毕竟是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任务、要求和情况,因此,又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提出新措施、新办法。二要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它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要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进行创造性工作,切忌浮躁、浮夸、急于求成、盲目跃进。三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怎么样把广大群众的力量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并为群众谋求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我们应当着力思考的问题。四要保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而且要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生活环境的综合提升;不仅要着力解决硬指标,更要着力解决软指标、改善软环境。五要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一部分在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同时,要加强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使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总之,一定要从战略全局与长远发展的高度去正确认识和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努力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光明日报》2003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