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哈哈哈嘻嘻哈哈高级中学•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第三单元第一节课的第一课时。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化石燃料综合应用的意义出发,将乙烯从石油化工产品引入、展开,并引导学生了解乙烯更为广泛的应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的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难点:加成反应的掌握及应用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上: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烷烃代表物甲烷的性质,这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了一定的帮助。2、施教对象: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不尽相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概念。2.了解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和主要化学性质。3.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2.联系烷烃性质,提高对乙烯性质和结构的把握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催熟水果的实践活动,了解乙烯的用途,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2、注意加强直观教学,从实验入手,通过现象,运用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的方式,经过分析综合得出结论。3、结合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发现”的方法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教学过程一.乙烯的物理性质二.乙烯的结构特点三.乙烯的化学性质四.乙烯的用途一.乙烯的物理性质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闻气味结论:无色、无味二.乙烯的结构特点和组成(对比)创设情境1.PPT展示乙烷、乙烯模型2.提供模型供学生自己组装提出问题1.比较分析乙烯的C、H与乙烷的不同之处2.填写表格,讨论分析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原子的相对位置学生活动1.通过PPT自己组装模型2.小组讨论乙烯的特点与组成3.填写表格学生反馈1.知道乙烯为平面构型2.乙烯结构简式书写是不能省略双键3乙烯的两个C之间是不能旋转的三.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教师启发)创设情境1.播放乙烯燃烧视频2.实验:①通入酸性高锰酸钾②通入溴的CCl4溶液提出问题1.思考为何燃烧时会有黑烟2.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是什么原理学生活动1.观察视频及实验2.小组讨论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学生反馈1.产生黑烟是由于含C量较高2.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但其褪色原理不一样,前者是乙烯被强氧化剂氧化;后者是发生了加成反应,消耗了溴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加成反应从实验②引出加成反应定义练习CH2==CH2+H—H→CH2==CH2+H—Cl→CH2==CH2+H—OH→我是溴分子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2、加成反应加成反应的反应实质乙烯溴分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CH2=CH2+Br2CH2CH2BrBr1,2-二溴乙烷除此以外乙烯还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催化剂△CH2=CH2+Cl2CH2ClCH2ClCH2=CH2+HClCH3CH2ClCH2=CH2+H2OCH3CH2OH催化剂加压加热1,2-二氯乙烷氯乙烷3.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中,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的分子,这样的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所以这种聚合反应又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定义: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nCH2=CH2[CH2-CH2]n催化剂——H:C::C:HHH....H-C=C-HHH二.乙烯的结构与组成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ρ略大于空气板书设计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简式:三.化学性质氧化性实验一:高锰酸钾褪色,乙烯被氧化。实验二:溴水褪色,加成反应加成反应: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举例CH2==CH2+H—H→CH3CH3CH2==CH2+H—Cl→CH3CH2ClCH2==CH2+H—OH→CH3CH2OH四.乙烯的用途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催熟剂1、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里含有C=C双键;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C.乙烯分子中C=C双键的键长和乙烷分子中C-C单键的键长相等。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120。C•2-6略•作业布置P723、5、8教学反思与讨论•这节课我努力将学生推到“舞台”前,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深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