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牌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A.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D.齐桓公成为天下共主2.战国时期,魏惠王大挖鸿沟,把黄河、淮河连为一体,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使得媿都大梁城(今河南开封)成为“诸侯四起,条达辐辏”之地。“(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材料表明A.鸿沟促进关中平原发展B.大梁城以经济功能为主C.水运利用带有军事色彩D.水利推动区域长途贸易3.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A.使土地私有开始合法化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C.意在维护土地私有制度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4.汉武帝时期,政府对冶铁、煮盐、酿酒等行业实行官营,并禁止诸侯国铸钱。上述措施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皇权专制C.促进商人崛起D.形成藩镇割据5.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有出租铺。这表明当时A.宅第逾制现象明显B.市民的商业观念发生了改变C.工商业者与政府的矛盾突出D.坊市分离制度难以維持6.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B.民众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潮流C.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D.南宋政府不注重官民着装规定7.我国历代朝廷常常分割地方事权,将军事、民政、财政、司法诸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以使其相互牵制。这一做法A.有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通过削弱相权保障了皇权独尊C.完善分权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消除了地方势力膨胀割据的隐患8.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9.1844年,美国特使顾盛抵达澳门。当清廷得知其有进京呈递国书的要求时,给钦差大臣耆英的唯一指示就是阻止这一行动。为此,耆英不惜与之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反映出清政府A.对外奉行投降政策B.继续推行闭关政策C.竭力维护天朝体面D.有效抵抗外来侵略10.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发起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B.日本经济问题凸显C.中国政治日益黑暗D.西方转变侵略手段11.右图是191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A.外国烟草在华销售锐减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侵略C.南洋公司的营销策略体现实业救国精神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12.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革命。”这说明当时A.国家工作重心是社会主义革命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是首要任务C.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D.改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13.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科学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一工作法A.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了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了管理体制转变14.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A.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15.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B.西班牙人养成了奢靡的不良C.金银未在本国转变为资本原始积累D.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16.资料显示,某时期英国的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这一时期英国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B.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C.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D.积极推进自由主义贸易17.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使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C.意味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D.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18.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A.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D.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19.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增加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是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20.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B.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苏联工业化建设迅速开展D.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21.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料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据此可知,“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A.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C.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22.1962年9月,苏联经济学教授利别尔曼在《真理报》上发表了题为《计划、利润、奖金》一文,核心思想扩大企业权限,关心最大经济效果,基本手段是加强经济刺激,史称“别尔曼建议”。该建议A.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B.认可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C.强调了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的地位D.成功指导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改革23.为了找到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相信地圆学说的意大利水手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展开了海外探险,结果,碰到了美洲大陆。对这一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提法。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四种说法分别强调的角度是①“当时如果没有哥伦布,也一定会有别人碰到美洲大陆”②“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③1984年,美洲学者建议称之为**两个文明会合”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大陆相遇500年”A.①文明平等②全球文明③欧洲屮心④必然性原因B.①全球文明②欧洲中心③必然性原因④文明平等C.①欧洲中心②必然性原因③文明平等④全球文明D.①必然性原因②欧洲中心③全球文明④文明平等24.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成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的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25.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笑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号召工人接受低水平工资以降低成本B.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率以保护本国市场C.鼓励国内各行各业充分发挥生产能力D.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第33题20分,第34题14分,第35题16分,共50分。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因西北陆路通道阻塞,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与宋通商的国家除了日本、高丽以外,还有散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海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东北非洲海岸的海南诸国与西天诸国共50多国两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等处设置市舶司与市舶务,主管进出口贸易市舶收入不少,仁宗皇祐年间,岁入53万余贯,南宋高宗时达到200万余贯。——李春裳、侯力《中国古代史教程》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朱元璋时期厉行海禁政策的理由。(6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心;“飞鸽传书”;“击鼓通信”近代早期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19世纪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20世纪初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对广大农民的让步,被叫做“农民的布列斯特”,是为新经济政策的开端。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农民有了余粮,于是在苏维埃政权下恢复了曾经被严格禁绝的市场交易,恢复了货币、交换、价值、市场机制的运用,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许多概念,把市场引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虽然1920年代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包括列士在内,当时并没有从政治体制的角度考虑改革问题。由于在经济上向长期被看作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农民作了让步,作为补偿,在政治上反而朝加强专政的方向发展。——郑异凡《列宁的一次改革尝试》材料二中国、越南、古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都实行了经济改革。而这些改革在不同程度了“政策”的烙印,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运作模式。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经济总量逐年高速增长。“新经济政策”的生命力因此在当代具有显著的意义,最终指明了继斯大林模式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盛维充、王艾青《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