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地理(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境内在荒漠环境中土质较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自然绿洲,而人工绿洲是伴随人类的出现及其定居和农耕活动而形成的。额济纳旗绿洲是阿拉善境内面积第二大的绿洲,下图为额济纳旗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示意1975—2010年额济纳旗绿洲面积变化情况(单位:km2)。读图完成1~3题。年份1975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自然绿洲林地42.9349.64162.53162.45162.45草地672.87816.48393.40558.42570.20水域92.96120.0278.89103.97103.97人工绿洲耕地197.87198.3838.4438.4439.64林地3.653.6517.7717.7717.77草地11.609.8026.2926.2928.21建设用地8.4810.6811.0311.0318.52水域0.000.000.000.0025.55小计1030.361208.65729.35918.37966.311.影响额济纳旗自然绿洲内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光照C.水源D.蒸发[解析]由材料可知,在荒漠环境中土质较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自然绿洲,而该地自然绿洲内草地面积会随着水源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因素为水源,故选C。C2.1990—2000年,额济纳旗人工绿洲面积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地区蒸发加剧B.上游大量用水,弱水水量减少C.限制放牧,草地面积增大D.人口激增,城市占地面积增加[解析]由材料可知,额济纳旗人工绿洲主要是得益于弱水的灌溉水源,而如果弱水上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大量引水,使得水量减少,额济纳旗的人工绿洲急剧减少,故选B。B3.苏泊淖尔边缘地带最易出现()A.沙漠化B.水土流失C.石漠化D.盐碱化[解析]由于苏泊淖尔地区为一内陆湖泊,地下水水位较高,且周围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边缘地带会出现土地盐碱化,故选D。D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浙江省于2014年底率先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并迅速将这一创新空间组织模式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下图为浙江省特色小镇核密度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浙江省特色小镇集聚程度最高的是()A.旅游B.高端设备制造C.时尚D.金融类[解析]核密度越大,说明集聚程度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金融类集聚程度最高。故选D。D5.信息经济和金融类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浙北杭嘉湖地区的原因是()①经济水平高②劳动力丰富③产业创新程度高④城市化水平较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信息经济和金融类特色小镇对信息化程度要求高,对人才素质要求极高。浙北杭嘉湖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产业创新程度高,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C6.浙江进一步发展特色小镇,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形成产业、文化、旅游聚合发展B.继续挖掘和放大特色小镇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的营造C.依据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D.注重特色小镇的协调均衡发展,建立不同特色小镇之间的有机联系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最有利”,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形成产业、文化、旅游聚合发展,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选择,A对;其余也是有利措施,但不是“最”有利,可排除。故选A。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该水库水位在108米时,面积在0.2公顷以上的岛屿有1078个,故又称千岛湖。1982年千岛湖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读2001—2011年新安江水库不同蓄水位对应的水域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7.与建库前相比,水库建成后()A.湖面风速显著减小B.湖面湿度明显降低C.湖泊周围下渗减弱D.湖泊周围无霜期延长[解析]与建库前相比,水库建成后,湖面比陆地的摩擦力小,湖面风速显著加大,A错。水域面积增大,湖面湿度明显增加,B错。水域面积增大,湖泊周围下渗增加,C错。湖泊具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故湖泊周围无霜期延长,D对。D8.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同蓄水位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恢复植被B.人工清淤C.填湖造陆D.生态补水[解析]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同蓄水位和水域面积都变小,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填湖造陆,导致库区的面积变小,C对。恢复植被,水土流失少,不影响库区面积,A错。人工清淤,蓄水量增大,不会使水库面积缩小,B错。生态补水与面积变化无关,D错。C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9~11题。9.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人口锐减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D.生态恶化[解析]结合材料“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因此该地是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最终导致该地区工业设施废弃或半废弃,故选择B选项。B10.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解析]结合材料“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环境,故选择A选项。A11.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A.甘肃玉门B.福建厦门C.辽宁鞍山D.湖北武汉[解析]甘肃玉门多石油资源,辽宁鞍山多铁矿资源,结合材料“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整治的措施有回填矿坑”等,成都和武汉没有矿区关闭形成的棕地,故选择C。C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谷子古称“粟”,脱粒后就是几千年来养活中国北方人的主粮(小米);属营养价值高,耐旱稳产的作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119.9°E,42.3°N)是中国旱作农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作物谷子的发源地。2012年8月18日,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然而,近些年来,谷子耕作传统被价格更高的玉米打破了,玉米成了敖汉旗农民种植最多的庄稼。由此,敖汉旗的生态环境变得日趋严峻。2014年,中国启动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减少玉米种植,适度发展耐旱作物,成为这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高产优质谷子品种和先进的“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敖汉旗谷子种植得以回归。今天,敖汉旗已然成为“中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方式。(1)分析敖汉旗地区种植玉米产生的生态问题。(6分)敖汉旗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玉米种植,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加剧了土地的沙化与退化(土地荒漠化);更易引发风沙等自然灾害。(6分)(2)解释敖汉旗地区回归谷子种植的原因。(6分)(3)谷子种植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说明该技术在春季所起的作用。(6分)谷子耐旱,适应性强,需水量少;当地传统农业种植品种,谷子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需求的增加;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持;国家政策引导;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任答三点得6分)春季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土壤的盐碱化;减轻风蚀,保持水土作用;垄沟集雨(雨水集流),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谷子植株根部,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有利谷子生长;覆膜具有增加地表温度;有效抑制田间杂草作用。(任答三点得6分)(4)指出敖汉旗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主要条件。(6分)敖汉旗是谷子的起源地,旱作农业系统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典型的旱作农业景观特征;独特的农耕技术和知识体系与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任答三点得6分)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目前,在澜沧江干流已建成13级首尾相连的水电站,罗梭江成为澜沧江下游鱼类的唯一洄游通道。在建的回龙山小水电站(位置见下图)设计的最高水位为640米,蓄水后将淹没上游35千米长的河谷,河谷两岸是茂密的热带雨林。水库里直接通过泄洪设施下泄而未发电的水,称为弃水。“十二五”期间,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相反云南全社会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2017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550亿度,损失约165亿元。(1)说明罗梭江河谷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8分)纬度低,热量充足;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多;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位于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8分)(2)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建成后将对罗梭江流域带来哪些影响?(8分)(3)分析云南水电弃水现象严重的原因。(2分)有利:提供水电,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4分)不利: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鱼类无法洄游,破坏自然保护区。(4分)水电开发过度,超过用电需求量。(2分)(4)有人建议云南引入高耗能企业,打造工业走廊。但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请提出质疑理由。(4分)高耗能企业可能造成新的环境风险(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基础薄弱。(任答两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