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阶段检测卷一(七年级上册)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1.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A.东北人擅长冲浪B.蒙古族牧民居住在蒙古包中C.藏族同胞穿藏袍D.重庆人喜欢吃火锅A通过此题要知道:人们的活动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东北地区处于内陆,不直接临海,且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故A项不正确。2.下列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B)B图一在有极点的经纬网上判定方向,根据极点确定南北,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得出A点在B点的东南;图二中N表示北极,AB在同一纬线上,确定B点的东西南北,可知A点在B点的正西;图三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判定A点在B点的西南;图四中纬度向北度数增大,表示北半球,确定B点的东西南北,连接AB可知A点在B点的东北。A.西北、正东、西南、西北B.东南、正西、西南、东北C.西北、西南、西北、西南D.西南、东北、西北、西北3.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了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右手在东半球,左手在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由图中的(B)B根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分析题干可知: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即东边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的纬线是0°纬线,故地理位置为(0°,20°W)。A.甲B.乙C.丙D.丁4.G20杭州峰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贝贝想在地图上查找各成员国的位置,最好查阅(D)A.世界气候图B.世界城市图C.世界地形图D.世界政区图D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贝贝想在地图上查找各成员国的位置,应查阅世界政区图,故本题选D。读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5~6题。5.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半球分别是(A)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6.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C)A.20°EB.160°WC.20°WD.160°E5.A6.C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半球分别是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第6题,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经线为界,即20°W向东到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20°W之间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的经线①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所以该经线是20°W。7.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C)C如图中的亚洲三大文明古国可以看出,这三大文明古国都是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不全是热带地区,也不全是湿润地区,故选C。A.都位于热带地区B.都位于湿润地区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8.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其代表建筑是(C)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其代表建筑是基督教堂,十字架是其最典型的标志。9.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B)B读图可得,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是沿河流分布,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AB两地气温描述正确的是(B)A.A地气温高于B地气温B.导致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因是海陆位置C.A地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大陆的气温高D.B地气温高于20℃1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B)A.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总是低于陆地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C.纬度越高气温越高D.海拔越高气温越高10.B11.B第10题,读图可知:A地是陆地,B地是海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A地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A地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大陆的气温低,B地的气温在10~20℃。第11题,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北半球的高低纬度气温差别大于南半球,高山、高原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的气温。12.读等值线分布模式图,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b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A)A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图中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可判定是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相反,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故选A。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13.下图为安第斯山东西两侧A、B两地的降水情况,造成图中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A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西部迎风坡降水多,东部背风坡降水少。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14.根据下列气候资料,判断(C)C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如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表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说明位于南半球。月份14710全年气温(℃)2117121616.6降水(mm)12478529506A.该地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B.该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C.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该地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15.现代经济正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的(A)A.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B.雄厚的科技力量C.洁净的环境D.便捷的交通A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利用其掌握的高新技术,扩大企业规模,投资国外发展中国家,进行企业转移,它们看重的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土地资源等,制造出的工业产品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16.某地理兴趣小组到图示地区进行野外实践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图中河流从A点到小桥段的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2)若图中测得A点到小桥的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4千米。(3)兴趣小组分别沿甲、乙两条路线考察,走比较容易的是乙线路,原因是乙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4)某同学在河边的A地看到GPS设备上显示的海拔高度为49米,则在B地的同学看到GPS上显示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A。(填字母)A.48米B.49米C.50米D.51米(5)若图示地区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则该地区适宜种植的水果是B。(填字母)A.苹果、桃子B.柑橘、香蕉(6)此图显示的地区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7)鸡冠山位于A点的西南方向。解析:第(1)题,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图中河流从A点到小桥段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若图中测得A点到小桥的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厘米×200000=400000厘米=4千米。第(3)题,乙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兴趣小组可以沿乙路线考察。第(4)题,某同学在河边的A地看到GPS设备上显示的海拔高度为49米,根据图中两条等高线的位置、距离判断B点距离50米等高线比A点位置距离50米等高线要远一些,则在B地的同学看到GPS上显示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48米。第(5)题,我国的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的水果是柑橘和香蕉。第(6)题,该地区地表崎岖不平,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为丘陵。第(7)题,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鸡冠山位于A点的西南方向。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指出图中A、C两地的经纬度位置:A(60°W,60°N)、C(40°E,40°S)。(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B地,位于东半球的是BC地,位于西半球的是A地。(3)从低、中、高纬度看,B在低纬度,A点在B点的西北方。(4)从五带看,A在北温带。解析:第(1)题,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60°W,60°N),C点的经纬度是(40°E,40°S)。第(2)题,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B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读图可知,A点的经度是60°W,B的经度是0°,C的经度是40°E,位于东半球的是BC两地,位于西半球的是A地。第(3)题,读图可知,A点纬度是60°N,B点纬度是0°,C点纬度是40°S。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此判断,B在低纬度,C在中纬度;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A点在B点的西北方。第(4)题,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A点纬度是60°N,从五带看,A在北温带。18.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5分)(1)图1中所示,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23.5°N;①点的经纬度是(0°,23.5°N)。(2)图2中A、B两地位于热带的是B,该地区的聚落主要沿公路分布。(3)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100米。解析:第(1)题,图1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其纬度是23.5°N;①点的经纬度是(0°,23.5°N)。第(2)题,图2中A、B两地位于热带的是B,该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该地区的聚落主要沿公路分布。第(3)题,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100米。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地球表面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有些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例如地震。但更多的是感觉不到的,因为这些运动进行得极其缓慢。例如,大家熟悉的喜马拉雅山,是今天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列山脉(最高处海拔约8848.13米),但在距今四五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山那里还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大约在一千二百万年前,现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地区,当时高程只有约海拔一千米。据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现在仍以每年3.3~12.7毫米的速度不断上升。可见,地壳运动的速度虽很慢,但由于经历长期的活动,地壳运动对地壳变形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甚至引起剧烈的海陆变迁。材料二岩石受力引起变形示意图材料三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2)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挤压或张裂)而形成的。(3)我国地处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4)当遇到突发地震时,下列正确的避震措施是(B)A.立即冲出屋外B.立即抱头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C.从窗子或楼上跳下去逃生D.在室外时,可抱着高大建筑物解析:第(1)题,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第(2)题,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